川芎中阿魏酸和川芎嗪的提取及检测方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芎中阿魏酸和川芎嗪的提取及检测方法研究
李艳清;周良芹;王蓉;于海莲;邹时英
【摘要】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川芎中的阿魏酸和川芎嗪,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检测,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有效成分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川芎嗪的最佳工艺方案为提取时间25min,微波功率400W,超声波功率400W,搅拌速度400r/M: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方案为提取时间25min,微波功率400W,超声波功率600W,搅拌速度500r/M.
【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9)001
【总页数】5页(P55-59)
【关键词】川芎嗪;阿魏酸;超声波-微波;高效液相色谱
【作者】李艳清;周良芹;王蓉;于海莲;邹时英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四川自贡6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7+2
前言
川芎是伞形科的一种中草药,其块根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1],研究表明川芎具有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扑伤痛、偏头痛及心绞痛等[2-5].川芎嗪(chuanxiongzine)即四甲基吡嗪及阿魏酸是川芎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其含量的多少是评价川芎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6,7].川芎嗪和阿魏酸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生物酶解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及膜提取法等[8-10].其检测方法多为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薄层扫描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11-14].
为保证药材有效成分的品质与含量,本研究对川芎嗪和阿魏酸的提取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微波提取技术和超声波提取技术都是现代中药提取的新工艺,故采用超声波和微波协同萃取,结合了微波和超声波的优点,同时提取川芎中的阿魏酸和川芎嗪,有利于减少浪费,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并用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满足分析的要求.
阿魏酸(HPLC≥98%)、盐酸川芎嗪(HPLC≥98%)、乙醇、甲醇(色谱纯)、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恒温水浴锅、微波-紫外-超声波三位一体合成萃取仪(MC85-3)和高效液相色谱(安捷伦1100);川芎购买于自贡市某药房. 2.1 川芎样品前处理与纯化
将购买的川芎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70℃下干燥12h后粉碎,过40目筛.称取
5.00g川芎粉末于四口烧瓶中,加入200mL乙醇(95%),浸取1h后用微波紫外超声-三位一体合成萃取反应仪提取,静置0.2h冷却至常温,真空过滤,滤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乙醇定容,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HPLC检测,计算提取率.
2.2 提取条件的优化
2.2.1 单因素试验根据前期的有效试验,确定了五个影响川芎有效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微波-超声提取的因素,分别是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微波功率、超声功率和搅拌速度.每个因素选择了五个连续不同的值,进行单因素试验.
2.2.2 正交试验选择乙醇为提取溶剂,可以减少溶剂挥发,便于用微孔滤膜过
滤样品溶液.选择对提取结果影响较大的提取时间、微波功率、超声功率和搅拌速
度为川芎中有效成分提取的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将样品在乙醇中浸泡24h后提取,正交实验如表1所示.
2.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2.3.1 流动相的选择以甲醇的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设定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294nm,柱温30 ℃.考察20%-80%不同比例的甲醇对川芎嗪和阿魏酸混
合标准品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甲醇比例为20%时各特征峰出峰明显,峰形完整且相互分离,故选择20%为最佳甲醇比例.
2.3.2 波长的选择以20%的甲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设定流速0.5mL/min,柱温30℃.在波长250-350nm的范围下对川芎嗪和阿魏酸标准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川芎嗪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94nm和314nm.综合考虑,要同时测定两种物质,故选择测量波长为294nm.
2.3.3 流速的选择在294nm波长下,以20%的甲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柱温30℃,考察0.2-1mL/min的流速对川芎嗪和阿魏酸混合标品的分离测定效果.结
果表明流速为0.7mL/min时各特征峰相互分离较完全.
2.3.4 温度的选择采用30℃柱温,可减少流动相黏度、降低柱子压强并改善分离效果,故将色谱柱温度设定为30℃.
3.1 川芎嗪和阿魏酸标准品的液相色谱图
以20%的甲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294nm波长,流速为0.7mL/min,柱温为30℃条件下,测定川芎嗪和阿魏酸标准品的液相色谱图,见图1,进样量为10μl.
由图1可见,阿魏酸和川芎嗪的特征峰相互分离,且各特征峰对称.阿魏酸特征峰
保留时间为1.621min,川芎嗪特征峰保留时间为3.496min.相同色谱条件下可根据保留时间对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其峰面积可对样品中的川芎嗪和阿魏酸进
行定量分析,从而计算得到提取率.
3.2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将实验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样品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峰面积,计算得到其相应的提取率,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使用乙醇提取川芎中的川芎嗪和阿魏酸时,当提取时间在5-
25min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增加,阿魏酸的提取率逐渐缓慢的增加,川芎嗪的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在15min时提取率达到最大.
3.3 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图3为不同提取温度对川芎嗪和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温度的高低,影响川芎嗪和阿魏酸的溶出率,同时也对川芎中所含的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川芎嗪和阿魏酸提取率.由图3可见,川芎嗪的最佳提取温度为50℃,温度过低川芎嗪的溶出率比较低,当温度过高川芎嗪的提取率会降低;对于阿魏酸来说,低温不利于提取,温度在50-70℃的提取效果较好.
3.4 微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
图4为提取过程中微波功率对川芎嗪和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功率过低时川芎嗪和阿魏酸的提取率低,随着功率的增大,川芎嗪的提取率逐渐增大,300W时达到最大,阿魏酸的提取率缓慢增加,400W时达到最大.微波功率超过400W时,两者的提取率均急剧下降,可能是因为微波功率过大破坏了有效成分的结构.
3.5 超声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
在微波-超声波一体化提取时,超声功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在实验条件下,超声波通过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取生物有效成分.由图5可见,在200-600W的超声波功率范围下,随着功率的增加阿魏酸提取率均逐渐增大,在500W时川芎嗪的提取率达到最大,故500W为川芎中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佳微波功率.
3.6 搅拌速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由图6可以看出,搅拌的速度对于阿魏酸的提取率的影响比较小,但搅拌的速度
不能过低,否则川芎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会降低,搅拌速度过高容易产生漩涡,不利于提取时的控制.因此由得出搅拌速度确定在400-500r/M时,比较合适.
3.7 正交试验结果
3.7.1 正交试验方案按照实验条件提取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将提取液摇匀、静
置后取上清液过0.45μm微孔滤膜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分析,对照川
芎嗪和阿魏酸标准液的色谱图,计算得到提取液中相应有效成分的含量,如表2
所示.
3.7.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由表3可见,川芎中川芎嗪提取因素的影响因素大小
顺序为A>C>B>D,即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搅拌速度;最佳提取方
案为A3B3C1D2,极差分析可以看出,提取时间对川芎中川芎嗪的提取有高度显
著影响,微波功率和超声波功率对川芎中川芎嗪的提取有显著影响.试验得到提取
川芎嗪的最佳工艺方案为提取时间25min,微波功率400W,超声波功率400W,搅拌速度400r/M.川芎中阿魏酸提取因素的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A>C>B>D,即
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搅拌速度;最佳提取方案为A3B3C3D3,极差分析可以看出,提取时间对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有高度显著影响,微波功率和超声波功率对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有显著影响.试验得到提取川芎中的阿魏酸的最佳工
艺方案为提取时间25min,微波功率400W,超声波功率600W,搅拌速度
500r/M.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川芎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川芎嗪和阿魏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川芎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min,微波功率400W,超声波功率400W,搅拌速度400r/M;阿魏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min,微波功率400W,超声波功率600W,搅拌速度
500r/M.
【相关文献】
[1] 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01.
[2] 李尚珠,黄平平,刘春华,等.川芎嗪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3(6):412.
[3] 黄美杏,陈学远,龙学明,等.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5(19):602.
[4] 万军力,王昌留,崔胜忠,等.川芎嗪对大鼠浸水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J].中草药,2000,31(2):115.
[5] 韩姝.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
志,2005,6(10):124.
[6] 温月笙,贺庆容,薛孔方,等.川芎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1986,17(3):122-126.
[7] 肖永庆,李丽,游小琳,等.川芎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7):519-521.
[8] 欧英富,雍红.川芎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选择[J].山东,中药,2007,47(14):72.
[9] 叶瞡.川芎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J].浙江省科学技术研究院,2009,(15):126.
[10] 戚志华,徐媛,张琰,等.对当归胶囊中当归、川芎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期刊论文]-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21).
[11] 路绪文.风痛宁中4种中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J].李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994-995.
[12] 何薇,曾祖平.“本草热汤包”中当归、川芎的薄层层析鉴别[J].李时珍国医国
药,2002,13(9):553.
[13] 郭丹,陈娜娜,侯连兵,等.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生发灵酊中阿魏酸和大黄酸的含量[J].中草药,2005,27(4):402-404.
[14] 李雅,郭建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麻颗粒中川芎嗪的含量[J].湖南中医药导
报,2004,7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