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指标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
方法:120例老年CHF患者辨证分型为心肺气虚组(35例)、气阴两虚组(30例)、气虚血瘀组(29例)、阳虚水泛(26例),对四组患者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LVEF、CO、CI、NT-proBNP 值进行检测,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对比不同证型患者的检测结果。
结果:四组患者的NT-proBNP、LVEF、CO、CI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及生存质量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心肺气虚组与气阴两虚组的NT-proBNP、CO、CI、LVEF值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阳虚水泛和气虚血瘀组(P<0.05)。
结论:CHF的中医证型与各项心功能指标有着密切了解,心功能指标监测对CHF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医辨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diac function and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elderly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diac function and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elderly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patients.Methods: 12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F were differentiation typed cardiopulmonary Qi deficiency syndrome group (35 cases), Yin Deficiency group (30 cases), QDBS group (29 cases) and Yang deficiency water pan group (26 cases). Detected the NYHA, LVEF, CO, CI and NT-proBNP levels, and asses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our groups, and compared the test results.Results:Four groups of patients of NT-proBNP, LVEF, CO, CI level, NYHA functional clas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 NT-proBNP, CO, CI, LVEF value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Qi deficiency syndrome group and Yin Deficienc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Yang deficiency water pan and QDBS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elderly CHF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heart function parameters, detection of heart function parameters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CHF
[Key words]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rdiac function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种功能性疾病或心脏结构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组复杂的进展性临床综合征,其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多伴有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心肌重构和血流动力紊乱[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CHF的临床发病率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CHF在祖国医学中属水肿、喘证、心悸、胸痹范畴,中医辨证将
其分为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四型。
为了解CHF辩证分型与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为CHF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对120例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进行了检测、对比,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中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中医辩证分型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相关内容,分为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四种证型。
1.1.2 纳入标准年龄≥60岁;符合上述慢性心力衰竭西医诊断标准者;符合上述中医证型诊断标准者。
1.1.3 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引起的心力衰竭者;合并肝肾、脑、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肺栓塞者;精神异常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1.4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男65例,女55例,年龄60~81岁,平均(76.58±8.57)岁,病程0.5~20年,平均(5.2±
2.4)年。
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0例,Ⅲ级61例,Ⅳ级29例。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组:心肺气虚组(35例),男19例,女17例,平均(75.87±9.54)岁;气阴两虚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76.98±10.54)岁;气虚血瘀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平均(75.28±9.87)岁;阳虚水泛(26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76.08±8.74)岁。
四组患者的男女构成比和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由主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脉象、舌象表现,参考CHF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心功能指标检测、生存质量评估。
心功能指标具体包括:LVEF(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CO(心输出量)、CI(心脏指数)。
1.2.1 LVEF检测在患者入院后3d内,对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取左侧卧位,通过超声扫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房内径,并在心尖四腔切面下,运用单平面法测得LVEF。
1.2.2 NT-proBNP检测在患者入院当天,采集3ml静脉血,运用定量免疫荧光NT-proBNP 测定仪、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测试板检测NT-proBNP水平。
1.2.3 CO、CI检测在患者入院当日,使用GE Dash4000型无创监测系统进行心排量监测。
检测前,患者静息30min,取仰卧位,对局部皮肤消毒后将电极贴片贴于两侧腋中线延长线与颈根部的交点处和胸部腋中线与剑突下缘的交点处,设置参数,输入患者的相关信息,对患者的心功能动态监测60min,每10min取一次CO、CI数值,共取6次计算平均值。
1.2.4 NYHA心功能分级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一般活动不会引起心绞痛、气促、心悸、疲乏等症状,判定为Ⅰ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活动可引起心绞痛、疲乏、心悸、气促,但静息状态下无任何不适,判定为Ⅱ级;体力活动受限明显,轻度活动即可以引起心绞痛、疲乏、心悸、气促,判定为Ⅲ级;无法进行任何体力活动,静息状态下仍有心绞痛或心衰症状,判定为Ⅳ级。
1.2.5生存质量评估在患者入院后第2d,运用明苏尼达生活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包括心理维度、生理维度、其他维度共21个条目,各条目计0~5分,最高分105分,评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3 观察指标记录、对比四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LVEF值、CO值、CI值、NYHA 心功能分级及生存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组计量资料比较进行F检验,组间两两比较进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T-proBNP、LVEF、CO、CI水平方差分析显示,四组患者的NT-proBNP、LVEF、CO、CI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心肺气虚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CO、CI与气阴两虚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阳虚水泛和气虚血瘀组(P<0.05)。
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三组的LVEF值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阳虚水泛组,P<0.05。
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的NT-proBNP、LVEF、CO、CI水平比较(s
x )
组别(n) NT-proBNP
(pg/ml)LVEF
(%)
CO
(L/min)
CI
(L/min·m2)
心肺气虚(35) 825.6±65.7 50.42±9.60 3.45±0.66 2.36±0.33 气阴两虚(30) 1667.8±111.2a48.95±6.52 3.41±0.47 2.31±0.47 气虚血瘀(29) 2566.9±187.4ab48.88±7.87 3.14±0.49ab 2.09±0.36ab 阳虚水泛(26) 3510.5±200.7abc42.72±9.20abc 3.13±0.51ab 2.03±0.39ab
注:经方差分析,F=7.687,P<0.05。
再进行两两t检验,a、b、c,分别表示与与心肺气虚组、气阴两虚组、气虚血瘀组比较,P<0.05。
2.2 NYHA心功能分级四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心肺两虚、气阴两虚组的NYHA心功能Ⅱ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气虚血瘀和阳虚水泛组,P<0.05。
见表2。
表2 四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对比[n(%)]
组别(n) Ⅱ级Ⅲ级Ⅳ级
心肺气虚(35) 15(12.50)12(10.00)8(6.67)
气阴两虚(30) 11(9.17)14(11.67)5(4.17)
气虚血瘀(29) 6(5.00)14(11.67)9(7.50)
阳虚水泛(26) 1(0.83)13(10.83)12(10.00)注:对总体数据进行R×C列卡方检验,X2=11.463,P<0.05。
再进行两两卡方检验。
2.3 生存质量评分四组的生存质量评分经方差分析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心肺气虚与气阴两虚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其外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气虚血瘀和阳虚水泛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其外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两外两组,并且阳虚水泛组的生理维度评分和总评分显著低于气虚血瘀组,P<0.05。
表3 四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
x ,分)
组别(n) 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其他维度总评分
心肺气虚(35) 26.58±7.63 9.96±5.38 16.67±7.31 75.58±30.58
气阴两虚(30) 25.87±8.74 9.88±5.42 15.47±8.24 74.85±29.51
气虚血瘀(29) 22.41±7.58ab7.25±4.51ab13.62±7.08ab43.28±8.65ab
阳虚水泛(26) 20.33±6.54abc7.22±5.14ab13.24±6.14ab40.79±7.21abc 注:经方差分析,F=4.510,P<0.05。
再进行两两t检验,a、b、c,分别表示与与心肺气虚组、气阴两虚组、气虚血瘀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CHF是由肺胀、喘证、胸壁等脏腑疾病迁延不愈,或情志劳倦、先天禀赋异常累及心用、心体,致脉络瘀滞、气化失常、水液紊乱而发病[4]。
有学者认为老年CHF 的病机主要为宗气下陷,还有学者认为阳虚水泛、气虚血瘀是CHF的主要病机,心阳及心气虚亏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水饮内停、瘀血阻滞为标,阳虚气虚为本[5]。
中医将CHF辩证分为四种常见证型:心肺气虚型、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阳虚水泛型。
其中心肺气虚型症见气短、心悸、乏力,症状在活动时加重,面色苍白、神疲咳喘、舌质淡,脉虚数或沉细;气虚血瘀型症见胸胁痛、心悸气短、胁下痞块、颈部青筋突出、下肢浮肿,唇甲青紫,面色晦暗,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结代或涩;气阴两虚型症见疲乏、心悸气短、盗汗或出汗,面颊暗红、口干、心烦头晕,舌红少苔,脉结代或细数无力;阳虚水泛症见咳吐泡沫痰、心悸气喘不得卧、畏寒肢冷、面部及肢体浮肿,口唇青紫,烦躁出汗,腹胀尿少,面色灰白,舌暗红,苔白滑,脉结代或细促[6-7]。
心肺气虚为发病基础和的始动因素,宗气不足则心肺不利,而致心肺气虚;气虚久则气化失常,阴血化生不足、阴液外溢、气虚不固,而致气阴两虚;气行而血行,气虚则温运无力,血滞脉内,致气虚血瘀;阴阳互为根本,无阴,阳无以化,无阳,阴无以生。
气阴虚损久则心阳受累,而行血、化气、蒸化水液无力,致血瘀加重,痰浊、水饮形成,出现阳虚水泛之证候[8]。
由此可见,CHF患者的中医证型大致会经历心肺气虚到气阴两虚,再到气虚血瘀,最后到阳虚水泛的发展规律。
心肺气虚型相当于CHF的初期病理变化,病情较轻,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则为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阳虚水泛则相当于心功能失代偿期,病情最为严重。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中,心肺气虚与气虚血瘀两种证型共有65例,占54.17%,可见心肺气虚和气虚血瘀是较为常见的CHF证型。
阳虚水泛和气阴两虚证型共55例,占45.83%,其中阳虚水泛26例,占21.67%,在四种证型中的占比最小。
国内有文献报道[9],气虚血瘀和气阴两虚证型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多为ⅡⅢ级,而心阳虚脱、阳虚泛水、心肾阳虚整形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多为Ⅳ级和Ⅲ级患者。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证型CHF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显著性差异,心肺两虚、气阴两虚组的NYHA 心功能Ⅱ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气虚血瘀和阳虚水泛组,P<0.05。
这一结果与前述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NYHA心功能分级是现代医学评估CHF患者心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高级别的NYHA说明心功能的恶化程度越明显。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心肺气虚和气阴两虚证型的病情较轻,而气虚血瘀和阳虚水泛证型的心功能损伤程度更为严重。
NT-proBNP是由心脏细胞释放的活性肽物质,心室肌细胞在容量负荷及压力调控下会增加NT-proBNP的代偿性释放,血浆中的NT-proBNP浓度会在心功能不全时明显升高,其是反映心功能受损程度的重要标志物[10]。
CO、CI和LVEF也是临床反映心功能损害程度的常用指标。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心肺气虚组与气阴两虚组的NT-proBNP、CO、CI、LVEF 值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阳虚水泛和气虚血瘀组(P<0.05),且各项指标水平有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的规律。
说明CHF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NT-proBNP、
CO、CI、LVEF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着密切了解。
综上所述,老年CHF的中医证型按照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的顺序进展,随着中医证型的持续进展,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也会相应地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则会随之下降。
CHF的中医证型与心功能指标有着密切了解,心功能指标监测对CHF 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鹏,罗堃,余意等.357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772-773.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 1076-109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89-90.
[4] 龚乃鹃,李青,陈婕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指数及CRP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6):336-337.
[5] 吴乐文,吕健,杨帆等.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血尿酸水平及心力衰竭分期相关性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988-989.
[6] Yu,S.-N.,Lee,M.-Y..Bispectral analysis and genetic algorithm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recognition based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J]aaa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2012,42(8):816-825.
[7] The physiological role of cardiac cytoskeleton and its alterations in heart failure[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iomembranes,2014,1838(2):700-722.
[8] 李斌,贾四杰.心脏重塑与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关系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7):22-23.
[9] 杜柏,胡元会,商秀洋等.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脑钠素及心功能关系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5(12):1043-1045.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