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三章 处方前研究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S-t直线,其斜率等于Kint。单位常用mg•cm-2•min-1。 Kint>1 mg•cm-2•min-1,其吸收不受溶出速度的限制。
二、药物的固态性质 (一)盐型:钠盐、钾盐、精氨酸盐、盐酸盐、硫酸 盐、 甲磺酸盐、富马酸等 结晶度、溶解度、渗透性、刺激性、熔点、多晶型
Table . MW, log P and steady state flux values of ibuprofen ionic drug salts
药物申报中药剂学研究主要内容
1、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2、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3、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4、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 或者对照品。
另外还须提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 容器的选择依据。
此Hale Waihona Puke 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亚稳定型或不稳定型→稳定型
不过转变时间不一,有的几分钟,有的需几年。 假晶型或溶剂化物:溶剂分子以一定的计量比结合在
化合物的晶格中 无定形:分子的无序排列(堆积)形成,结晶度为零
3、研究多晶型的方法
(1)溶出速度法: (2)X射线衍射法:每一种晶型代表不同的晶格排列,因而X射线
谱不同。 (3)红外分析法:不同的晶格排列将影响分子中键的能量而改变
[BH+]
●通过不同pH值时的药物溶解度的改变测定pKa值。
●己知[HA]或[B]和pKa,预测任何pH时药物溶解度(非
解离型和解离型溶解度之和)。
2. pKa测定:pKa值为50%的酸(或碱)被中 和时的pH值。用滴定法测定。
对于在水中很难溶的药物(如有些胺类), pKa的测定可在有机溶剂(如乙醇)中进行滴 定,以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如5%、10%、 15%、20%)进行,将结果外推至有机溶剂 为0%时,即可估算出水中的pKa值。
的大小。 药物 RH50%以下贮存。 泡腾制剂 RH低于40%制备和贮存。
●测定方法:将药物置于已知相对湿度的环境中 (贮于具有饱和盐溶液的干燥器中)进行吸湿性试 验,一定时间达到吸湿平衡后,测定吸水量(增 重)。
(四) 粉体学性质
1.粒度和粒度分布:显微镜法、筛析法和电感应法等。 2.粉体的形状:球形、针状、片状 3.粉体的密度和孔隙率
M=C1V1-C2V2
则:
P=C2V2/M
在测定条件下,大多数药物都有解离,P为表观分配
系数。
(三)固有溶出速率:
恒定表面法,1.3cm片,50rpm,500ml,固有溶出速度 常数(intrinsic dissolution rate constants, Kint)。
Noyes-Whitney公式:
红外光谱。 (4)热台显微镜:当加热到相变点时,晶体出现双折射现象和 (或)外表变化。多晶型是化学药物的普遍现象; (5)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差示热分析法(DTA):
(三)吸湿性 ●定义:药物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收水份的性质
称为吸湿性(hygroscopicity)。 ●吸湿程度:药物的性质,环境相对湿度(RH%)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 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图: 基于QbD理念的制剂设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处方前研究
一、药物主要理化性质的测定
(一)溶解度和pKa
1. Handerson-Hasselbach公式:pKa和pH的关系
[A-]
对弱酸性药物
pH=pKa+log---------
[HA]
[B]
对弱碱性药物
pH=pKa+log----------
Hasselbach公式计算。 非解离溶解度:固有溶解度
S:表观溶解度
(二)油水分配系数
油相中的药物浓度Co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相中的药物浓度Cw
例如辛醇/水,氯仿/水.
Co,Cw:非解离型药物溶解度。
测定方法:用V2ml有机溶剂提取V1ml的药物饱和 水溶液,测得平衡时V2中的浓度为C2,水相中的剩余 药量M
Figure . A plot of bisulphate (triangle), besylate (square) and clopidogrel (diamond) ionisation as a function of solution pH
(二)多晶型(polymorphism)
1、定义和意义: ●同一药物具有一种以上的晶格排列和晶胞参数,
第三章 处方前研究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药物制剂设计:是根据临床用药需要、药物理化和
生物学性质,进行药物剂型设计和处方工艺优化的研
究工作。
目的:药物制成适合于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制剂产品。
安全、有效、稳定、方便、质量可控 二、制剂设计主要内容: 处方前研究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选择合适的剂型 选择合适的辅料和工艺 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
称为多晶型现象。 ●晶型不同,密度、熔点、溶解度、稳定性和机械强 度等)不同。 ●引起体内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等药品质量差异。 药物:醋酸可的松,无味氯霉素、利托那伟等
如利托那韦胶囊混悬剂和软胶囊(冷藏)。
2、晶型的基本分类
稳定型 亚稳定型: 高能态,熔点低,溶解度大,溶出速度大。 不稳定型: 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更大,但不稳定。
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CPP) •获取可保证CQA的各CMAs和CPPs的变化区间。这 些由多个关键指标和参数的可变化区间组成的多维空 间称为设计空间。
知识空间
该空间中, 采用实验设 计法,获取 足够有关目 标产品的信 息
图 设计空间示意图
设计空间
该空间中, 设计原辅料 用量和工艺 参数,能制 造出符合质 量要求的产 品。
Tab.Three-Factor, Three-Level Factorial Desig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X1,X2 and X3 on the Respirable Fraction (%) from a Metered Dose Inhaler
第四节 新药制剂的研究和申报
dc/dt=SD/Vh(Cs-C)
式中S小片表面积,D药物扩散系数,V溶出介质体积, h扩散层厚度,Cs饱和溶液浓度,C时间t时药物浓度。
如果Cs》C(C<15%Cs),则
dc/dt=SDCs/Vh 同乘以V得: dW/dt=SDCs/h
上式中,W为溶解的药量,积分得
W=SDCs t/h 或 W/S=DCs t/h
真密度t、粒密度g和松密度b 孔隙率:粉体层中孔隙所占有的比率。 =(Vb-Vt)/Vb=1-(Vt/Vb)
4. 粉体的流动性 •休止角:tan=H/r •流速: •压缩度 C=(f-0)/f 100% 0为粉体松密度;f轻敲量筒法的最紧密度。 C<20%,流动性好;C达到40-50%,差
三、稳定性研究
3.溶解度测定: (1) 平衡溶解度测定: 溶剂有水,0.9%NaCl,0.1molHCl和pH7.4的缓冲液。 (2)pH-溶解度曲线测定: 测定不同pH 值时药物的溶解度。作pH-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S=非解离型溶解度(SHA或SB) +解离型溶解度(SA-或SBH+) 其 中 解 离 型 浓 度 ( SA- 或 SBH+ ) 可 用 Handerson -
(一)药物的稳定性
1.影响因素 1)光 :4000lx 以上光线下进行 2)温度: 60℃ 3)湿度:30~90%RH 4)pH值 5)氧化剂:H2O2
2.加速试验 1)液体药剂:用化学动力学方法进行加速试验,预
测有效期。
2)固体和半固体制剂:40℃和75%RH条件下,加 速六个月预测有效期。
(二)辅料配伍的研究 1、固体制剂配伍研究 ●药物和辅料混合,密闭于小瓶。
室温和55℃,一定时间(如2星期)。 ● DSC:药物辅料混合物
另外设药物和辅料单独试验组。
2、液体制剂配伍研究
●pH-反应速度图 logK-pH作图,求最稳定pH值(pHm)。
●附加剂对稳定性影响
四、生物药剂学研究 1.吸收:Caco单层细胞模型 2.药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tmax,Cmax,AUC,Ka Vd Ke、 MRT
第三节 药物制剂的优化 一、“质量源于设计”的制剂优化:
•目的:获取保证产品质量的设计空间 •明确制剂关键质量指标(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
如溶出速率,均匀度,AUC,治愈率等 •评价各处方和工艺因素对CQA的影响(实验设计法) 关键原辅料指标(critical material attribute,CMA),
三.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制剂设计
的新理念
QbD理念:产品质量不是通过检验实现的,而是通过设计赋予的。
定义目标产 品的质量特 征和关键指 标
系统的处方 和工艺研究
确定关键原料 指标和关键工 艺参数范围
(design space )
对原料和工 艺流程进行 在线质控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 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 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控制空间 该空间
为通常的 工作空间。
二、实验设计方法(design of experiment)
●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或全因子试验设计 ●星点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
效应面分析法(reresponse surface method) ●正交设计(orthogonal design)
二、药物的固态性质 (一)盐型:钠盐、钾盐、精氨酸盐、盐酸盐、硫酸 盐、 甲磺酸盐、富马酸等 结晶度、溶解度、渗透性、刺激性、熔点、多晶型
Table . MW, log P and steady state flux values of ibuprofen ionic drug salts
药物申报中药剂学研究主要内容
1、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2、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3、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4、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标准品 或者对照品。
另外还须提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 容器的选择依据。
此Hale Waihona Puke 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亚稳定型或不稳定型→稳定型
不过转变时间不一,有的几分钟,有的需几年。 假晶型或溶剂化物:溶剂分子以一定的计量比结合在
化合物的晶格中 无定形:分子的无序排列(堆积)形成,结晶度为零
3、研究多晶型的方法
(1)溶出速度法: (2)X射线衍射法:每一种晶型代表不同的晶格排列,因而X射线
谱不同。 (3)红外分析法:不同的晶格排列将影响分子中键的能量而改变
[BH+]
●通过不同pH值时的药物溶解度的改变测定pKa值。
●己知[HA]或[B]和pKa,预测任何pH时药物溶解度(非
解离型和解离型溶解度之和)。
2. pKa测定:pKa值为50%的酸(或碱)被中 和时的pH值。用滴定法测定。
对于在水中很难溶的药物(如有些胺类), pKa的测定可在有机溶剂(如乙醇)中进行滴 定,以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如5%、10%、 15%、20%)进行,将结果外推至有机溶剂 为0%时,即可估算出水中的pKa值。
的大小。 药物 RH50%以下贮存。 泡腾制剂 RH低于40%制备和贮存。
●测定方法:将药物置于已知相对湿度的环境中 (贮于具有饱和盐溶液的干燥器中)进行吸湿性试 验,一定时间达到吸湿平衡后,测定吸水量(增 重)。
(四) 粉体学性质
1.粒度和粒度分布:显微镜法、筛析法和电感应法等。 2.粉体的形状:球形、针状、片状 3.粉体的密度和孔隙率
M=C1V1-C2V2
则:
P=C2V2/M
在测定条件下,大多数药物都有解离,P为表观分配
系数。
(三)固有溶出速率:
恒定表面法,1.3cm片,50rpm,500ml,固有溶出速度 常数(intrinsic dissolution rate constants, Kint)。
Noyes-Whitney公式:
红外光谱。 (4)热台显微镜:当加热到相变点时,晶体出现双折射现象和 (或)外表变化。多晶型是化学药物的普遍现象; (5)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差示热分析法(DTA):
(三)吸湿性 ●定义:药物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收水份的性质
称为吸湿性(hygroscopicity)。 ●吸湿程度:药物的性质,环境相对湿度(RH%)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 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图: 基于QbD理念的制剂设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处方前研究
一、药物主要理化性质的测定
(一)溶解度和pKa
1. Handerson-Hasselbach公式:pKa和pH的关系
[A-]
对弱酸性药物
pH=pKa+log---------
[HA]
[B]
对弱碱性药物
pH=pKa+log----------
Hasselbach公式计算。 非解离溶解度:固有溶解度
S:表观溶解度
(二)油水分配系数
油相中的药物浓度Co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相中的药物浓度Cw
例如辛醇/水,氯仿/水.
Co,Cw:非解离型药物溶解度。
测定方法:用V2ml有机溶剂提取V1ml的药物饱和 水溶液,测得平衡时V2中的浓度为C2,水相中的剩余 药量M
Figure . A plot of bisulphate (triangle), besylate (square) and clopidogrel (diamond) ionisation as a function of solution pH
(二)多晶型(polymorphism)
1、定义和意义: ●同一药物具有一种以上的晶格排列和晶胞参数,
第三章 处方前研究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药物制剂设计:是根据临床用药需要、药物理化和
生物学性质,进行药物剂型设计和处方工艺优化的研
究工作。
目的:药物制成适合于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制剂产品。
安全、有效、稳定、方便、质量可控 二、制剂设计主要内容: 处方前研究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选择合适的剂型 选择合适的辅料和工艺 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
称为多晶型现象。 ●晶型不同,密度、熔点、溶解度、稳定性和机械强 度等)不同。 ●引起体内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等药品质量差异。 药物:醋酸可的松,无味氯霉素、利托那伟等
如利托那韦胶囊混悬剂和软胶囊(冷藏)。
2、晶型的基本分类
稳定型 亚稳定型: 高能态,熔点低,溶解度大,溶出速度大。 不稳定型: 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更大,但不稳定。
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CPP) •获取可保证CQA的各CMAs和CPPs的变化区间。这 些由多个关键指标和参数的可变化区间组成的多维空 间称为设计空间。
知识空间
该空间中, 采用实验设 计法,获取 足够有关目 标产品的信 息
图 设计空间示意图
设计空间
该空间中, 设计原辅料 用量和工艺 参数,能制 造出符合质 量要求的产 品。
Tab.Three-Factor, Three-Level Factorial Desig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X1,X2 and X3 on the Respirable Fraction (%) from a Metered Dose Inhaler
第四节 新药制剂的研究和申报
dc/dt=SD/Vh(Cs-C)
式中S小片表面积,D药物扩散系数,V溶出介质体积, h扩散层厚度,Cs饱和溶液浓度,C时间t时药物浓度。
如果Cs》C(C<15%Cs),则
dc/dt=SDCs/Vh 同乘以V得: dW/dt=SDCs/h
上式中,W为溶解的药量,积分得
W=SDCs t/h 或 W/S=DCs t/h
真密度t、粒密度g和松密度b 孔隙率:粉体层中孔隙所占有的比率。 =(Vb-Vt)/Vb=1-(Vt/Vb)
4. 粉体的流动性 •休止角:tan=H/r •流速: •压缩度 C=(f-0)/f 100% 0为粉体松密度;f轻敲量筒法的最紧密度。 C<20%,流动性好;C达到40-50%,差
三、稳定性研究
3.溶解度测定: (1) 平衡溶解度测定: 溶剂有水,0.9%NaCl,0.1molHCl和pH7.4的缓冲液。 (2)pH-溶解度曲线测定: 测定不同pH 值时药物的溶解度。作pH-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S=非解离型溶解度(SHA或SB) +解离型溶解度(SA-或SBH+) 其 中 解 离 型 浓 度 ( SA- 或 SBH+ ) 可 用 Handerson -
(一)药物的稳定性
1.影响因素 1)光 :4000lx 以上光线下进行 2)温度: 60℃ 3)湿度:30~90%RH 4)pH值 5)氧化剂:H2O2
2.加速试验 1)液体药剂:用化学动力学方法进行加速试验,预
测有效期。
2)固体和半固体制剂:40℃和75%RH条件下,加 速六个月预测有效期。
(二)辅料配伍的研究 1、固体制剂配伍研究 ●药物和辅料混合,密闭于小瓶。
室温和55℃,一定时间(如2星期)。 ● DSC:药物辅料混合物
另外设药物和辅料单独试验组。
2、液体制剂配伍研究
●pH-反应速度图 logK-pH作图,求最稳定pH值(pHm)。
●附加剂对稳定性影响
四、生物药剂学研究 1.吸收:Caco单层细胞模型 2.药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tmax,Cmax,AUC,Ka Vd Ke、 MRT
第三节 药物制剂的优化 一、“质量源于设计”的制剂优化:
•目的:获取保证产品质量的设计空间 •明确制剂关键质量指标(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
如溶出速率,均匀度,AUC,治愈率等 •评价各处方和工艺因素对CQA的影响(实验设计法) 关键原辅料指标(critical material attribute,CMA),
三.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制剂设计
的新理念
QbD理念:产品质量不是通过检验实现的,而是通过设计赋予的。
定义目标产 品的质量特 征和关键指 标
系统的处方 和工艺研究
确定关键原料 指标和关键工 艺参数范围
(design space )
对原料和工 艺流程进行 在线质控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 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 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控制空间 该空间
为通常的 工作空间。
二、实验设计方法(design of experiment)
●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或全因子试验设计 ●星点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
效应面分析法(reresponse surface method) ●正交设计(orthogonal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