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多高层建筑结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结构受力及设计要点
1.全部荷载由梁柱承担; 2.框架侧向变形由梁柱弯曲变形与柱轴向变形两部分组成; 3.整体侧向变形呈剪切型变形; 4.应设计为双向框架结构; 5.隔墙应采用轻质隔墙或轻质填充材料。 6.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
2.2 剪力墙结构
利用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承受竖向、水平荷载的结构。 墙体本身也可作为维护和房间分隔构件,该结构形式主要应 用于高层住宅和旅馆。 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承载力高、水平荷载下的侧向变
3)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 但在防震缝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2.9.2 伸缩缝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同时已建成的结构在温度 变化时也会有热胀冷缩,这种变形受到约束时就在结构内部 产生应力,甚至造成开裂。温度应力的危害在房屋的底部和 顶部最明显,底部楼层的变形受基础的约束显著,而顶部楼 层由于日照的直接作用,温度变化剧烈,温度应力较大。解 决办法常用的有设置后浇带,宽度可采用700-1000mm,两 侧留出钢筋头,待气温较低、收缩变形完成一定程度时采用 搭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再浇注微膨胀混凝土。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宜符合下表规定:
高层建筑允许采用不规则结构,但需采取计算和构造方 面的有效措施,要尽可能避免特别不规则结构,不允许采用 严重不规则结构。
2.9 设缝的规定
2.9.1 防震缝
1)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
结构不规则,不设防震缝。
2)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为 70mm;超过15m,6、7、8、9度分别每增加5m、4m、3m、 2m,加宽20mm;框剪和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课 分别采用框架结构防震缝宽度的70%和50%,但都不小于 70mm。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 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第二节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布置原则
主要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 结构、筒体结构、束筒及巨型框架。
2.1 框架结构
主要承重构件由梁、柱组成的结构。 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易于满 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结构受力方面,框架结构自振周期 长,地震反应小,经合理设计后可具有良好的延性。 缺点:抗侧移刚度小,地震作用下侧向位移大,易使填充墙 开裂,并引起非结构构件的破坏。建筑高度不能过高,一般 在15层以下。
三、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按材料分)
按照承重结构材料类型可分为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两种。高层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 方便快捷等优点,但缺点是造价高、耐火性能差,大量防火 涂料的使用也影响工期与造价。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造价低、耐火性能好、侧向刚度 大、截面形式多样等优点,缺点是构件尺寸较大、自重大、 使用空间受限。
框架本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呈剪切型变形,而剪力墙则 呈弯曲型变形,当二者通过楼盖协同工作时,变形必须协 调,侧向变形将呈弯剪型。根据以上分析的受力特点,框架剪力墙结构无论是承载力还是侧向变形都较纯框架有较大的 提高,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
1) 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它方向双向布置,墙肢截面简 单规则;
70年代开始我国高层建筑有了较大发展,主要用于住 宅、旅馆和办公楼,层数一般在20-30层。
1.3 国外高层建筑简介
1883年美国芝加哥建成的11层家庭保险大楼为近代高 层建筑的开端,国外较著名的高层建筑有:美国,帝国大厦 (纽约,381m,102层)、世界贸易中心(纽约,402m,110 层)、西尔斯大厦(芝加哥,443m,110层)、水塔广场大厦 (芝加哥,262m,76层);马来西亚,石油大厦(450m,88层,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朝鲜,柳京饭店(305m,101层,最高 的钢筋混凝土大厦)。
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
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3.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贯通; 4.高层建筑宜设地下室。
2.8.3 不规则结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规定的三种平 面不规则类型和三种竖向不规则类型,平面不规则类型包括 扭转不规则、楼板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 1)当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 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时,为扭转不规则; 大于1.5倍时,为扭转严重不规则。
体,即形成板柱-剪力墙结构,该结构适用于抗震设防烈 度不超过8度且高度有限制的建筑中。
2.5 框架-支撑(抗震墙板)结构
支撑框架:框架中设置支撑斜杆,多用于钢结构; 框架-支撑结构:框架+支撑框架。 受力特点:支撑框架侧向刚度大,承担水平荷载多,其作用
类似于剪力墙。 支撑框架的类型:中心支撑框架和偏心支撑框架。
形小。 缺点:墙体间距不能过大,平面布置不灵活,结构自重大,
材料强度无法充分发挥,不能满足公共建筑使用要求。 当剪力墙的高宽比较大时,可视为一个受弯为主的悬臂 构件,其侧向变形是弯曲型。
底部大空间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2.3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是指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荷载的结构体 系。即保留了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具有 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在该结构体系 中,剪力墙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荷载,是主要抗侧力体系。 框架则主要承担竖向荷载,以及少量的水平作用。
2.8.2 结构竖向布置
1.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 内收。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采 用竖向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2.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 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 80%;
3.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 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
一、高层建筑概述
1.1 高层建筑的定义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2002)中定义: 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高层建筑 高度一般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的距离,不包括局部突 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1.2 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
我国高层建筑在解放前很少,50-60年代陆续建成一 些,如1959年的北京民族饭店,高47.4m,12层;1964年的 北京民航大楼,15层,高60.8m;1968年的广州宾馆,27 层,高88m,是60年代我国建成的最高建筑。
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 弱部位;宜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2.8.1 结构平面布置
1.平面宜简单、规则、 对称,减少偏心; 2.平面长度不宜过长, 突出部分不宜过大。 3.不宜采用角部重叠的 平面图形或细腰形平面;
4.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 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 级高度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平均值的 1.5倍。B级高度相应值为1.2,1.4。 5.当楼板平面比 较狭长、有较大 的凹入和开洞而 使楼板有较大削 弱时,应在设计 中考虑楼板削弱 产生的不利影响;
6) 较长的墙肢宜开设洞口将其分成长度均匀的若干墙段,墙 段之间用弱连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 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
2.4 板柱-剪力墙结构
板柱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无梁楼板和柱组成。 优点:施工方便,使用空间大,布置灵活; 缺点:节点抗震性能差,整体刚度小。 通过设置剪力墙,或将楼、电梯间做成钢筋混凝土筒
国内主要高层建筑(374-500m)
主要高层建筑介绍 台北101大厦
西尔斯大厦
世贸大厦
平壤 柳京饭店 105层 320米 三千个房 间 金字塔型建筑
金茂大厦
采用ETABS和 ANSYS两种通 用有限元软件 进行结构计算。
CCTV大楼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结构示意图
二、高层建筑设计的特点
2.8 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原则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 适用的最大高度及高宽比限值
《高规》一般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
构体系,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避免因
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 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
有效措施予以加强。宜: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具有合理
目前大多数高层建筑采用混合结构,即钢框架或型钢混 凝土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筒体所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框架柱 多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或型钢混凝土柱,框架梁多采用型钢混 凝土梁或钢梁。为加强结构承载力与抗侧刚度,混合结构中 还经常采用加强层、巨型支撑、伸臂桁架等结构形式。
课后思考题
1.高层建筑的定义? 2.高层建筑设计特点? 3.目前高层建筑大多采用的结构形式?
2.6 筒体结构
由单个或多个筒体承受 荷载的结构体系。筒体可分 为实腹筒、框筒和桁架筒。 前面提到的剪力墙围成的筒 体称为实腹筒。在实腹筒的 墙体上开出许多规则排列的 窗洞所形成的开孔筒体称为 框筒,它实际上是由密排柱 和刚度很大的窗裙梁形成的 密柱深梁框架围成的筒体。 如果筒体的四壁是由竖杆和 斜杆形成的桁架组成,则称
2)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 30%,l/Bmax>0.3时,为楼板凹凸不规则。
3)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如楼板有效宽度小于 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层面积的30%, 或较大的楼层错层,为楼板局部不连续。
竖向不规则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 续和楼层承载力突变。 1)侧向刚度不规则
为桁架筒。
束筒或多筒体系:两个以上框筒(或其它筒体)排列在
一起形成的束状结构称为成束筒。例如美国西尔斯大厦就 是9个框筒组成的正方形筒体。成束筒结构的刚度和承载能 力比筒中筒又有提高。
2.7 巨型框架
利用筒体作为柱子,在各筒体之间每隔数层用巨型框架 连接,筒体与巨型梁之间即形成巨型框架。由于巨型框架的 梁、柱截面很大,抗弯刚度和承载能力也很大,因此它的抗 侧刚度比一般框架大很多。
中心支撑框架:支撑斜杆的轴线交汇于框架梁柱轴线的 交点。基本形式有单斜杆支撑、人字形 支撑、V形支撑、K形支撑和交叉支撑。
注意:抗震结构不采用K形支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偏心支撑:支撑连接位置偏离梁柱节点,每根斜杆应至少一 端与框架梁相连,在梁端或梁跨中形成消能梁段。 基本形式有:单斜杆、人字形和V形等。 地震作用下,消能梁段腹板剪切屈服,通过腹板 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支撑斜杆、框架柱 和消能梁段以外的梁均保持弹性,其抗震性能明 显优于中心支撑框架。
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成为高层建筑的控制因素。高层结 构设计不仅需要较大的承载能力,还需要较大的刚度控制水 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位移。
控制侧向位移的原因: 1)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人不舒服,影响使用; 2)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填充墙或建筑装修出现裂缝或损
坏,也会使电梯轨道变形; 3)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主体结构出现裂缝甚至损坏; 4)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结构产生附加内力甚至倒塌。
2)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柱、剪力墙、支撑在某层中断,其内力由水平转换构
件(梁、桁架)向下传递。
3)楼层承载力突变 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
高层建筑中有个别项目超过上述不规则类型的指标,则 此结构为不规则结构;若有多项超过不规则类型的指标,或 某一项超过不规则指标过多,此结构为特别不规则;若有多 个项目超过不规则的指标比较多,或某一项超过了严重不规 则的上限,则为严重不规则。
2) 剪力墙应尽量布置在结构区段的楼梯间、电梯间、平面 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3) 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T、[形等型式; 4) 剪力墙应贯通建筑物全高,避免刚度突变,洞口应尽量做
到上下对齐;
5)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 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工程中避免设伸缩缝的措施 1)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较大的部位
提高配筋率; 2)顶层采用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高层建筑在顶部设置双墙或双柱,做局部伸缩缝; 4)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小水泥用量,加入外加剂; 5)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