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党建工作创新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制度
党建工作创新制度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我党以改革创新精神来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
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制度创新在基层党建中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结合本校党支部实际,特制订了以下工作创新制度。
一、以创新的思路和要求,树立形成党员终身学习观念
1. 树立“责任创新”观念。
通过强化学习的大局意识、目的意识、责任意识,把支部的学习放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去认识,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去支配、指导支部的学习。
2 . 树立“应用创新”观念。
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把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科技知识转化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创新转化成实践创新。
每个教工党员除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外,还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参与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等学术活动。
3. 树立“素质创新”观念。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贸易交往中,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使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
只有不断地加强广大干部自身学习,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党纪国法、作风纪律等教育,才能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形势面前,把握时局,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经受住考验。
通过树立上述“三种创新”观念,形成了“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的永久学习、终身学习观念。
的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计算机科学系教工党支部发挥表率作用,使终身学习真正成为“ 21 世纪的生存观念”。
二、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为重点,适时新更规范化的学习内容
结合本支部工作特点和实际,创建学习创新型支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重点规范好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内容,特别是能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要求、更新的思路,不断学习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的知识,让干部群众学有所得,感到学习解渴管用,在工作实践中尝到学习的甜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1 .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
做到了精学马列,尤其注重学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等体现基本理论的最新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并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广大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2 .进一步强化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学习。
把全面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指导、开展党建重大问题的学习研讨。
根据学院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系部工作实际,深入研究解决怎样快发展、怎样发展快等课题。
3 .不断强化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的学习,以学习效果为根本,推动党支部学习考评的机制、制度、方法创新。
从而为进一步实现目标管理而奠定根底。
三、加强党支部的思想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
1 .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进一步的规范了党支部的根底工作。
完善了“ 三会一课” 的制度,认真落实了党建目标责任制。
坚持党员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原则性,同时探索组织生活从内容到形式的生动性、活泼性和实效性。
2 .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
积极按照党章规定:“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严格把好了党员发展的入口关,加强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
按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做好了新党员发展工作。
党员能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作到保质保量发展。
3 .继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要求全体党员在日常工作中起好先锋模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为党增光添彩。
4 .发扬党内民主,坚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党支部支委和小组组长经常找党员谈心、谈学习、交流思想、解决问题。
四、加强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
1 .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加强系部老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努力创设思想工作的新的载体,形成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2 .发挥支委会成员和全体党员作用,深入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
今年,许多教师都能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3 .落实了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开展“爱心大行动”活动。
支部积极号召学生积极向家庭困难的学生展开捐助,大家积极响应号召,给予了需要帮助的同学极大的帮助。
制度创新最终要落实在执行上,党的基层组织制定的制度也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严格执行。
不遵守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行为,必须受到惩处,否则就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制度创新也就会流于形式。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