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 声音的特性课后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声音的特点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以下列图,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可研究()
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音色与振幅的关系
D.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2.海洋中的鲸鱼在害怕的时候会发出巨大的尖叫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巨大的声音主要反响了响度这一声音特点
B.巨大的声音主要反响了音调这一声音特点
C.尖叫声主要反响了响度这一声音特点
D.尖叫声主要反响了音色这一声音特点
3.(2017·山东威海中考)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以下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4.依照以下列图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蝙蝠能够发出频率为400 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 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5.以下列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6.以下列图是儿歌《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菲菲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间,音调逐渐变高,关于音调变高,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大
B.菲菲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
C.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
D.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长
7.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若是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们(选填“能”或“不能够”)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8.以下列图,在同一个轴上固定三个齿数不相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9.以下列图,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相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若是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10.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他一听便知是哪个青年歌手在歌唱。
这是依照声音的来判断的。
王皓的奶奶夸赞该歌手的声音很尖,这是指该歌手唱歌时发声的高。
★11.小明平时喜欢吹口琴。
一天他把口琴翻开,发现口琴的琴芯以下列图,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相同的一排铜片,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
小明发现: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要低,比较小明的发现及表示图填写下面的发现。
(1)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选填“快”或“慢”)。
(2)图中的Ⅰ区是音区, Ⅱ区是音区, Ⅲ区是音区。
(均选填
“高”“中”或“低”)
(3)在同一孔处用不相同的力度吹口琴时发生变化的是。
研究创新
★12.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
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经谈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资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考据以上猜想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相同规格的琴弦,以下表:
(1)为了考据猜想一,应采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考据猜想二,应采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考据猜想三,小明采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
为。
参照答案
1.B剖析: 音叉发声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故能够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A剖析: “巨大”说明声音特响亮,即声音的响度大;“尖叫”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3.B剖析: 声音的特点有音调、响度和音色。
题目中的“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声音的响度,故正确的选项是B。
4.C剖析: 从题中所供应的信息看,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Hz,故A错;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而蝙蝠发声频率中有高于20000Hz的,人不能够听
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B错;15Hz 的声音低于人的听觉下限,振幅再大,人耳也不能够听到,故D错。
5.D剖析: 由题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振幅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幅大,因此甲的响度大。
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
6.B剖析: 音调是由声音振动的频率决定的,A错误。
音调变高,声音的频率变大,说明菲菲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B正确,C错误。
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短,D错误。
7.剖析: 物理学中把每秒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昆虫每秒振动的次数是300次,即
6002s=300Hz;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300Hz在此范围内,因此人类能听得见这种声音。
答案: 300能
8.剖析: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题图中齿轮旋转时,纸片与下面的齿轮接触时振动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答案: 下面
9.剖析: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发声体是瓶内水面上方的空气柱。
空气柱越长,则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空气柱越短,则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因此由低到高的四个音阶对应的瓶子序号是丙、乙、甲、丁。
答案: 丙、乙、甲、丁
10.剖析: 音色是由发声体自己决定的,不相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不相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由于音色不相同,依旧能够将他们差异开来;声音很尖,指声音的频率高,即发声的音调高。
答案: 音色音调
11.剖析: (1)依照题意可知,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音调较低,显然是这种铜片振动得较慢。
(2)观察题图知,Ⅰ区的铜片最长,振动频率最低,是低音区,Ⅲ区的铜片最短,振动频率最高,是高音区;Ⅱ区是中音区。
(3)吹同一孔的力度不相同,该孔铜片振动的振幅不相同,声音的响度也不相同。
答案: (1)慢(2)低中高(3)响度
12.剖析: 研究声音的音调的影响因素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猜想一是研究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资料有关,则琴弦的长度、横截面积要保持相同,改变琴弦的资料,能够选③⑤进行实验;猜想二是研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资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长度,能够选④⑤进行实验;猜想三是研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资料和长度相同,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
采用①②时,长短都应是20cm。
答案: (1)③⑤(2)④⑤(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