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和做出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出和做出的区别
一、‚做‛和‚作‛都有‚从事某项活动‛的意思,一般认为,‚做‛表示具体的动作,‚作‛表示抽象的动作。
“作出”和“做出”,比如‚作出贡献‛、‚作出选择‛、‚作出让步‛、‚作出决定‛,这里‚贡献‛‚选择‛‚决定‛都不是具体直接的一个东西;而‚做出一幅鬼脸‛‚做出一个高难动作‛‚做出一道难题‛中动作涉及的对象都是具体事物。
“作出”多为不可见的,思想上的,抽象的,如此,“做出”多为行为上的,可见的,物质的。
二、1、“作”的行为对象一般是抽象的意识形态的(通俗讲往往是动名词),如:作贡献,作奉献,作服务,作报告,作决策。
2、“做”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物质的实践的(往往是纯名词),如:做人,做事,做工作,做作业等。
3、有一些例子值得推敲:作文章,这里的文章是抽象的,意思是在某一件事情上动脑筋、出新招、花气力;而做文章,则是指文字材料的构思、撰写等具体行为。
三、在现代汉语的书面形式中,‚作‛、‚做‛既沿袭了历史上的习惯用法,又有所规范。
‚作‛、‚做‛的用法大致如下。
1
(一)从语体色彩来看:区分‚作‛、‚做‛用法的基本标准是‚文‛与‚白‛。
‚作‛多用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特别是文言词语均用‚作‛,成语几乎全用‚作‛;‚做‛则多用于具有口语色彩的词语。
这种情况与‚作‛出于文言,起源很早,而‚做‛出于北方白话,起源很晚有关。
前者如:作成(成全)、作罢、作别、作答、作伐、作废、作古、作践、作结(收尾)、作乱、作孽、作陪、作祟、作态、作息、作谢、作业、作揖、作俑、作战、操作、创作、动作、耕作、工作、劳作、写作、制作。
成语一般用‚作‛。
例如:当牛作马、敢做敢当、敢作敢为、故作高深、胡作非为、矫揉造作、苦中作乐、弄虚作假、述而不作、无恶不作、为非作歹、为虎作伥、为人作嫁、惺惺作态、寻欢作乐、以身作则、自作聪明、自作多情、自作自受、作恶多端、作法自毙、作壁上观、作奸犯科、作茧自缚、作如是观、作善降祥、作威作福。
后者如:做鬼、做媒、做梦、做买卖、做眉眼(使眼色)、做圈套、做人家、做人情、做生活、做生意、做手脚。
(二)从语义内容来看:‚作‛表示的动作性不强,意义比较抽象、泛化;‚做‛表示的动作性强,意义比较具体、实在。
前者如:作案、作保、作弊、作恶、作风、作梗、作价、
2
作脸、作数、作速、作为、作伪、作用、作证、作准(作数)、炒作、合作、协作、运作、恶作剧。
后者如:做饭、做菜、做鬼脸、做家务、做手势、做姿势、做游戏、做针线。
(三)从语法特征来看:宾语是双音节动词,多用‚作‛,在这种情况下,宾语成为名物化的动名词,‚作‛的动词性已经虚化;宾语是双音节名词,多用‚做‛,表示做某件事或某方面的事。
前者如:作报告、作测试、作比较、作补充、作变动、作处理、作点拨、作调查、作斗争、作分析、作贡献、作回应、作介绍、作解释、作决定、作努力、作判断、作思考、作说明、作调整、作妥协、作牺牲、作修正、作演讲、作咨询。
其中的‚作‛,现在也用‚做‛,但依过去惯例一般用‚作‛后者如:做工程、做功课、做记号、做家务、做课题、做事情、做事业、做物业、做项目、做学问、做业务。
至于常用的‚作出‛一语,用法与前者大体相同。
一般带双音节动词,如‚作决定‛、‚作努力‛,也可以说成‚作出决定‛、‚作出努力‛;少数情况带双音节名词,如‚作出成绩‛、‚作出结论‛等。
‚作出‛与‚做出‛,可以通用,但用‚作出‛更合乎书面语的特点和使用习惯。
另外,作单音节动词而不带宾语,一般用‚做‛。
例如:做好、做成、做实(将事情做得扎实、落实)、做完、做得好、3
做大做强、做到老(学到老)。
此外,与后面带‚作‛的词语搭配,一般用‚做‛,而不再用‚作‛。
例如:做作、做作业、做动作、做工作、做作文、做小动作。
(四)从词义分别来看:各有适用范围,又有交叉重叠。
1.只用‚作‛或多用‚作‛
(1)‚起(起身、兴起、出现、发作等)‛之义,只用‚作‛。
例如:日出而作、兴风作浪、枪声大作、振作,以及作怪、作呕、作响、隐隐作痛、勃然作色等。
至于‚作声‛与‚做声‛,《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做声‛,但‚默‛字条的用例有‚默不作声‛;《辞海》只收‚作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作声‛为正条兼收‚做声‛;《汉语大词典》二者均收且释义相同。
因此,二者通用,并可优先选用‚作声‛。
(2)‚写作、创作‛之义,‚作‛、‚做‛习惯用法有别。
作家、作者、作画、作曲、作文(写文章)、作序、作传(写传记)等,依惯例用‚作‛。
作诗,依惯例多用‚作‛,但用‚做‛也无不可,《现代汉语词典》‚做‛字条就以‚做诗‛为用例。
后面是双音节词或多音节短语,常用‚做‛。
例如:做文章(写文章)、做小说、做一张画、做一篇序、做几首诗、做两支曲子等。
做文章、大做文章,比喻抓住一件事加以炒作或借题发挥,均用‚做‛。
‚书写‛之义,只用‚作‛。
例如:‚仓促,也作仓猝。
‛‚作品、文章‛之义,只用‚作‛。
例如:4
作文(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大作、仿作、佳作、杰作、力作、拟作、伪作、习作、原作、著作、拙作、诗作、剧作、处女作、代表作做饭等。
(3)‚当成、作为‛之义,多用‚作‛。
例如:成语‚过期作废‛、‚认贼作父‛、‚作死马医‛(俗语为‚死马当活马医‛),均用‚作‛。
这与‚作‛很早就有‚当成、作为‛之义有关。
例如,《尚书〃舜典》中就有‚朴作教刑(以木条抽打作为学校的刑罚)‛之语。
据此,‚以理论作指南‛等,一般用‚作‛。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前面引用的吕叔湘先生的话:‚区别的办法基本上还是用‘文’和‘白’做标准……‛
‚作为‛不论是表示行为,还是表示作出成绩或可做的事;也不论用于‚当成‛之义,还是用于‚就人的某种身份或事物的某种性质而言‛之义:都只用‚作‛。
出版物上时有将‚作为‛误为‚做为‛的情况。
‚作为‛绝不能写成‚做为‛,所作所为、有所作为、无所作为、大有作为,均用‚作‛。
2.只用‚做‛或多用‚做‛
(1)‚制作、制造‛之义,除保留的成语和其他书面词语外,现在通行用‚做‛,而不再用‚作‛。
例如:做家具、做软件、做衣服。
(2)‚当、充任、担任‛之义,现在多用‚做‛。
例如:做官、做榜样、做恶人、做好人、做母亲、做奴隶、做职员、做商人、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做伴‛、‚做客‛、‚做贼心虚‛,5
又分别写成‚作伴‛、‚作客‛、‚作贼心虚‛,两种词形可通用。
《现代汉语词典》选取前一种词形,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选取后一种词形,《汉语大词典》则两种词形均收。
《新华词典》‚作伴‛、‚做伴‛均未收;只收‚作客‛、‚作贼心虚‛,而未收‚做客‛、‚做贼心虚‛。
(3)‚结成某种关系‛之义,‚举行、举办‛之义,均用‚做‛。
前者如:做亲、做夫妻、做搭挡、做对头、做邻居、做朋友。
后者如:做寿、做礼拜、做满月、做弥撒、做生日、做筵席。
3.‚作‛、‚做‛有大致分工
(1)‚从事某种活动‛之义,或用‚作‛或用‚做‛,或通用。
‚作‛多用于一般性的活动,且动作性不强,其用法与‚进行‛相当,意义很虚。
例如:作安排、作采访、作承诺、作冲刺、作沟通、作构思、作观察、作扩展、作检讨、作交代、作交流、作思考、作提示、作修改、作要求、作引导、作注释、作指示等。
其中的‚作‛,现在也常用‚做‛。
‚做‛多用于具体性的事务或职业性、专业性的工作。
例如:做工、做课(举行示范性或实验性的公开课)、做活儿、做题、做药(从事药物推销工作)、做账、做保险、做慈善(做慈善事业)、做广告、做卡片、做建材(做建材生意)、做IT、做楼盘、做手术、做网页、做珠宝(做珠宝生意)、做房地产,以及做保养、做交易、做实验、做营销、做运动等。
‚做事‛一词,现在只用‚做‛。
‚做主‛与‚作主‛,两种词形可通用。
《现6
代汉语词典》采用的是‚做主‛,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作主‛为正条兼收‚做主‛,《汉语大词典》则不分正、副条兼收‚作主‛、‚做主‛。
‚处理事情或制作物品的方法‛之义,现在通行用‚做法‛,而不用‚作法‛。
但‚作文或作画的方法‛与‚施展法术‛两义,只用‚作法‛,而不用‚做法‛。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的成语‚作法自毙‛,意为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也不能用‚做‛。
作派‛与‚做派‛,用法有别。
作派,指派头即故作的姿态、架势,又指作风或做法。
做派,即做功,指戏曲表演中演员的动作和表情。
做功,或指戏曲表演中演员的动作和表情,或指物理学上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移动,只能用‚做‛。
(2)‚假装、做作‛之义,多用‚作‛。
如前面所举的‚装模作样‛、‚装聋作哑‛、‚装腔作势‛,现在通行用‚作‛,而不用‚做‛。
造作、作态、故作姿态、强作笑颜,只用‚作‛。
作开心状、作痛苦状之类,因具有书面语色彩而多用‚做‛,但用‚做‛也不是绝对不行,《现代汉语词典》‚做‛字条就有‚做痛苦状‛的用例。
做样子、做姿态,则用‚做‛。
‚表演‛之义,有‚做戏‛一词,用‚做‛;成语‚逢场作戏‛,用‚作‛。
来自港台的半意译半音译词‚作秀(putonashow)‛,也可写为‚做秀‛。
4.‚作‛、‚做‛可以通用
7
(1)‚用做‛之义,‚作‛、‚做‛一般通用。
《现代汉语词典》
(2005年第6版)将‚做‛字条的义项⑥释为‚当做‛,并举例:‚树皮可以~造纸的原料|这篇文章可以~教材。
‛用的是‚做‛。
而《辞海》‚满江红‛词条:‚植物名……全草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用的是‚作‛。
做抵押、做纪念等,也可用‚作‛。
但‚副词作状语‛之类,依惯例,用‚作‛而不用‚做‛。
(2)‚成、为‛之义,‚作‛、‚做‛通用。
其用法是附在其他动词之后构成动补结构,后面带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行为或动作的结果。
这种用法出于北方白话,因此用‚做‛字有更强的理据性。
《汉语大词典》就以‚当做‛为正条,而以‚当作‛为副条,这是有词源根据的。
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一义项用‚作‛反而更为普遍,因此‚作‛、‚做‛可通用。
《现代汉语词典》‚当做‛、‚当作‛均未收,但其1996年第3版、2002年第4版均将‚看‛字条下的‚看做‛词条释为‚当做‛,而将‚作‛字条的义项⑥释为‚当作;作为‛,在‚作‛、‚做‛用法的处理上并不统一(《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6版已作修改)。
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当做‛、‚当作‛均未收,但在‚看‛字条下收‚看作‛为正条,释义为‚看成、当作‛,并在‚看做‛词条后注明:‚现在一般写作‘看作’‛;《新华词典》‚当做‛、‚当作‛均未收,但将8
‚作‛字条的义项⑤释义为‚当作;作为‛。
其实比做、变做、当做、叫做、看做、视做、算做、写做、用做、装做等,其中的‚做‛,都可以换成‚作‛,甚至可以优先选用‚作‛,因为这有词频统计的可靠依据。
以《人民日报》1995年至2000年约3亿字的全部文本为基础语料进行统计,结果是:当作2240(数字表示词频。
下同),当做500;看作1073,看做199……前一种词形的使用频度远远高于后一种词形(见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项目《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因此‚当作‛等不仅与‚当做‛等通用,而且更切合语言文字应用的实际情况。
我们的结论是:‚做‛源于‚作‛,‚做‛承担了‚作‛的一部分语义;二者既有不同的语义分工和习惯用法,又有一定语义范围的通用关系。
因此,对‚作‛、‚做‛用法分明有别的,绝不可混淆;但‚作‛、‚做‛在许多情况下是可以通用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五日星期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