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时代特点影响绘画作品的风格,北宋时期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的时代背景包括()
①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②文人阶层不断扩大
③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④理学的兴起是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
2. (2分) (2017高二下·南溪期中) 清代学者储大文曰:“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在此他认为()
A . 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 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C . 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 . 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
3. (2分) (2017高三上·怀仁期中) 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
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 . 汉代中外朝制度
B . 汉代察举征辟制
C . 隋唐三省六部制
D . 宋代设参知政事
4. (2分) (2017高二上·横峰期中) 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③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④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5. (2分) (2017高二上·重庆期中)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这一认识()
A . 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B . 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C . 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 . 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6. (2分) (2017高二下·如东期中) 下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
作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
同时,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
A . 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
B . 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C . 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
D . 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
7. (2分)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 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热”。
于是正式向国民党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据此可知,中共中央提出这一主张是在()
A . 国民革命前夕
B . 西安事变爆发后
C . 抗日战争后期
D . 渡江战役打响前
8. (2分)(2019·晋中模拟) 下表是1950-1980年中国部分年份城镇人口比重表
此表反映出我国该阶段城镇化的特点是()
A . 政策导向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B . 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人口增长
C . 城市人口的比重增长不大且不稳定
D . 城市人口的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9. (2分) (2016高三上·湖北期中) 格罗特的《希腊史》中记载:“我们只要读读阿提卡演说家所遗留下来的在陪审法庭上发表的演说,就可以知道其中有许多都是鼓舌如簧的欺骗,离开本题的诳语,以及诉之于同情、愤恨和偏见的各种各样的说词。
”作者的观点是()
A . 演说在审判中具有决定作用
B . 演说是陪审制度的组成部分
C . 雅典陪审制度存在缺陷
D . 雅典民主程序上的不足
10. (2分) (2017高二上·济南期中)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
①把反封建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②把反宗教神学推进到尊重科学信仰自由
③把宣传人性推进到建立“理想王国”
④把尊重人推进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1. (2分)“科恩在任职期间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
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
”据此推断科恩是()
A . 荷兰的殖民官员
B . 印尼的民族英雄
C . 西班牙的探险家
D . 法国的殖民总督
12. (2分) (2020高一下·卫辉月考) 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就是优先发展()
A . 重工业
B . 轻工业
C . 服务业
D . 金融业
二、综合题 (共6题;共60分)
13. (10分) (2019高三上·霍邱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国的农业又有了新的跃进。
明清两代的农业著作大为增多,体现了农业的新发展。
粮食作物的种植是农业的中心,16世纪引进的玉米和甘薯后来推广到全国,增加了全国粮食的总产量。
除了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也有所发展,如桑、棉、简麻等。
无论是农民还是地主,他们新的选择完全是从营利出发的,地主将一部分土地用于粮食以外的其他农产品生产。
一部分农户开始了新的选择,放弃了作为主业的粮食生产,专门从事其他类型的农业,成为蚕农、棉农、茶户、果农等。
——摘编自薛国中《16至18世纪的中国农业革命》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革命开始大张旗鼓推进。
随着人口的增长,实行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由此,中小地主开始呼吁政府和议会支持领主圈地,议会以立法形式颁布了一系列的圈地法案。
圈地运动促进了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资本主义农场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提高土地的收益,英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改革家,如汤森德勋爵推广了四圃轮作制;苏格兰人安德鲁·米克尔发明了一款可以使用多种动力的脱拉机,解放了人力。
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琼斯所指出的:“在18世纪的英国,如果没有农业变革,没有农业产出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便不可能实现。
”
——摘编自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8世纪中国农业“新的跃进”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农业革命的不同。
14. (5分) 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
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
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15. (10分)(2017·云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
传统户籍制度是与中国王朝体制相联系的一项基本制度。
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
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
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
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
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
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
——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
材料二: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
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其将“人籍”(注:人籍记载出生、成婚、死亡等有关人之身份的事项)与“户籍”(注:户籍记载入籍、除籍等户口变动的事项)分立。
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
1915—1927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
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关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
新的户籍法律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早期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6. (15分)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材料一: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
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3) 1954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17. (10分) (2018高三下·安徽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底,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要求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俄,并计划在1941年冬季到来以前结束战斗,然后再继续解决英国问题。
希特勒曾对他的亲信说过:“如果我们想要统治世界,我们就必须征服俄国。
”社会主义苏联是其实现称霸世界野心的最大障碍,同时,德国企图通过进攻苏联给侵略战争输血。
但在入侵苏联之前,希特勒并没有完全低估苏联的抵抗能力,从各个方面都作了周密的安排,全面完成了入侵的一切准备工作。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德国出动了17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苏联出师不利,损失惨重。
但苏联领导人很快就冷静下来,并采取了新的军事部署,打乱了德军通过“闪击战”在3个月内吞并苏联的冒险计划。
到1942年2月底终于转危为安,莫斯科战役以德军的惨败而结束。
——摘编自张开荣《世界通史·现代史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希特勒推出“巴巴罗萨”作战计划以及出师告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德战争的影响。
18.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五四”时期,爱因斯坦曾二度访问中国。
“五四”的许多激进分子,为了表明列宁的民主是与爱因斯坦的革命科学相结合的,提出了“民主和科学”这个通俗口号。
中国人认为革命飞跃和爱因斯坦主义是一致的。
——A·弗里德曼《爱因斯坦和毛:革命的比喻》
材料二:一位工人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说:“总的感到对爱因斯坦这个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应狠狠地批判,
应该摸这个老虎屁股。
”1973年,《复旦大学学报》第三期发表了李柯的文章《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文章说:“牛顿沿着形而上学的道路,把时空看成是高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最后成了神学。
爱因斯坦沿着唯心论的道路,也使时空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实质上也成了绝对时空,最后也不能不走上为神学张目的道路。
”
——胡化凯《“文革”期间的爱因斯坦批判》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与“革命飞跃”的联系。
提倡爱因斯坦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中国人从哪两个角度对爱因斯坦进行了批判?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导致中国人对爱因斯坦评价不断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综合题 (共6题;共60分)
13-1、
13-2、
14-1、
15-1、
15-2、
16-1、
16-2、
16-3、
17-1、
17-2、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