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远离低分陷阱,发挥正常水平(27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再一次来到饭厅,眼睛落在盘子里,那四个“小家伙”还完完整整地躺着,一个都没有少。 怎么回事?妈妈再不吃,咳嗽就会加重的,那可怎么行啊?怎么才能让妈妈把枇杷吃了呢?幼小的 眉头,拧成一个小疙瘩,可是,我还是没有想出办法。
【升格点评】 第一段加入了具体生活情境,使整个氛围真实可感。第二段加入了为枇杷 做标记这一细节,为下文情节发展做好铺垫。第三段对原文进行充实,并由前 文的铺垫引出联想,深化了写作内容。第四段稍作修改,使内容更充分。 【特别提醒】 摆脱流水账式的叙述,安排必要的铺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①充分 体会文章各情节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安排一种能够融于各情节之中的铺垫 内容。②铺垫内容要合乎情理,铺要铺在情理之中,而不能给人一种牵强的印 象。③铺垫内容要有一定的巧妙性,要落墨出奇,让人在铺的过程中体会到一 种意料之外的感觉。
剥开果皮咬一口,一定会有酸甜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来……“咳咳……”沉浸在遐想之中的我,被 妈妈的一阵咳嗽声拉回了现实——妈妈病得厉害,不吃些枇杷止咳怎么行?我下意识地咽了口吐沫。 突然,我的心里冒出一个小小的想法。四个枇杷吃完,妈妈的病肯定就会好的。于是,我按照枇杷 个头儿大小,在每个枇杷上面做了一个记号:少两阵儿咳嗽,少四阵儿咳嗽,少六阵儿咳嗽,不咳 嗽。我知道,妈妈肯定会先吃小的,而把大的留在最后吃。看着标好号的枇杷,我心里一阵欣喜。
妈妈洗完衣服走了过来,看着我眼盯着枇杷却不舍得吃的样子,用手指头在我头上轻轻地点了 一下,拿了一个塞在我的手里,说:“薇薇,吃吧。”她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是充满了温柔。 “不!”我干脆地拒绝了,“妈妈,还是您吃吧!我出去玩了。”我丢下枇杷,一溜儿烟地跑出去 了,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又暗自庆幸自己经受住了考验。
二、 行文散漫,线索模糊不清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 分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如果安排叙述过程时随心所欲,缺少线索意识,就会使 整个文章主题不集中,逻辑不鲜明。
【示例】 以“留恋”为话题写作 【原文片段】 学校翻新,一栋旧楼完成了历史的使命。清晨,清洁工老王将楼门口垃圾道 上的铁盖打开,清理着里面的一些杂物。每一下,都那么认真,都那么细致。
看着盘子里那四个枇杷,我真想拿起来吃一个。可是,妈妈病了,不停地咳嗽,如果吃 一些枇杷,就可以止咳。所以,这几个枇杷还是应该留着妈妈吃。于是,我对着盘子看了看, 下意识地咽了口吐沫,便要走开。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看着我不舍得吃的样子,立刻拿了一个塞在我的手里,说:“薇 薇,吃吧。”她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是充满了温柔。“不!”我干脆地拒绝了,“妈妈, 还是您吃吧!我出去玩了。”我丢下枇杷,一溜儿烟地跑出去了。
记叙文常见低分陷阱及对策
一、缺少铺垫,叙述就如流水账
铺垫,就是为了使情节更充分展开,巧妙地安排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 为高潮的到来酝酿一种浓厚的氛围。缺少了必要的铺垫,叙述的过程就显得简 单、平庸,如流水账。
【示例】 以“亲情”为话题写作 【原文片段】
这个冬天,妈妈受了风寒,每天都咳嗽个不停。外婆知道后,就送来了四个枇杷给妈妈 化痰止咳。
教务主任早晨散步,经过这栋旧楼,看着楼外墙上爬满的青藤,心中不免 感慨:毕竟是老了,也确实该拆除了。看到脚下有一块破碎了的标志牌,他拾 起来,扔到旧楼的墙根下:反正这里也要拆了,多一点垃圾也无所谓。
【失误分析】 文章写面对一座旧楼将要被拆除时两个人的心理,清洁工老王从责任的角 度出发,意识到即使这栋楼虽然要拆除了,但也不能让它带着垃圾走。而教务 主任则将垃圾放在楼的墙根下,认为反正要拆除了,多点儿垃圾也无所谓。两 种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这种对比,缺少一种线索的连缀。如果以作者 的思想情感为线索,将两个人物联系到一起,效果肯定会更好。
【升格片段】
“咳……咳……”每一声咳嗽,都像要把嗓子吐出来。每一声,都让我的心跟着疼一下。这 个冬天很冷。妈妈受了风寒,每天都咳嗽个不停,从早到晚,总要咳七八阵儿。外婆知道后,就 送来了四个枇杷,说是可以化痰止咳,让妈妈每天吃一个。
四个枇杷安静地躺在盘子里。拿起来闻闻,一股淡淡的、如茉莉花般的清香沁人心脾。如果
【升格片段】 学校翻新,一栋旧楼完成了历史的使命。清晨,清洁工老王将楼门口垃圾道 上的铁盖打开,清理着里面的一些杂物。每一下,都那么认真,都那么细致。“ 老王,今天就拆了,还清理它干什么啊?”教务主任路过这里,高声对老王说。 一边说着,一边将脚下的一块破碎了的标志牌拾起来,扔到旧楼的墙根下。老王 抬起头,慢慢吞吞地说:“别看楼旧了,可它干净了几十年,它给学生提供了这 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怎么能够让它带着一点污秽走呢?”教务主任仿佛感觉到 了点儿什么,他默默地走到楼的墙根下,拾起那个破碎的标志牌,放在不远处的 垃圾桶里。“老王,你说得对,楼虽然旧了,但它给我们带来过很多值得留恋的 东西。”说完,他也帮老王一起打扫起来。
【升格点为线索,将清洁 工老王与教务主任这两个人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先通过他们两个人的行为的对 比,表现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再将两个人的思想进行统一,使整个情节做 到了结构严谨。 【特别提醒】 行文的线索,可以提示阅卷者清楚地把握写作思路。如果把写作内容比作珍珠 ,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彩线。摆脱行文散漫的陷阱,可以选择 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思想感情等为线索,合理组织文章内容。 具体安排时,可以选择一个具体对象,以清楚的叙述逻辑将全文贯穿起来,也可 以用明暗两条线索构起文章的骨架。
素材课堂
高考作文,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阅卷者。阅卷者的判断被什么左右?肯 定会被主观左右。千篇一律中,阅卷者的感觉往往会麻木,而那些落入俗套的 作文,又怎能得到高分?很多考生平时训练时不注意避开低分陷阱,最终只能 在高考考场上陷入被动,留下人生的遗憾。
最常见的低分陷阱有哪些?又该如何摆脱呢?本文旨在给即将跨进高考门 槛的考生一些特别的提醒,希望每一个考生都能够轻松摆脱低分陷阱,发挥正 常水平。
当我再一次来到饭厅时,真希望那四个枇杷已经被妈妈吃掉了,这样我才不会动起“歪 脑筋”。但是,那四个“小家伙”还是完完整整地躺在盘子里,这可怎么办啊?
【失误分析】
开头以简洁的文字,点明了写作中心,但缺少具体情境,显得不够自然。第二段想吃枇杷 却又忍住不吃,能体现亲情,但缺少具体细节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第三段心理描写、对话描 写有一定基础,仍不到位,可进一步加工。第四段写了自己面对枇杷时的困惑,可适当想象,使 之更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