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有力支撑。
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素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新形势下,如何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湖南省芷江县纪委专门组织开展了一次关于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相关情况的调研,并作了一些理性思考。
一、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辖28个乡镇,302个行政村,农村党员一万多人,占全县党员总数的76.4%。
通过几年的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环境整治,各行政村村容村貌得以较大改观。
在不断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乡风文明”为主题,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与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相结合,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促进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广大村民崇尚文明廉洁。
1.丰富载体,加强廉政宣传。
为使廉政文化进农村更加贴近农村生活和农民群众,芷江侗族自治县不断创新丰富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廉政文化进农村的覆盖面。
一是送知识下乡。
针对农村党员群众缺乏廉政知识的情况,县纪委通过向各乡镇赠阅《廉政文化读本》和向全县党员发送廉政短信等,从多视角提示党员干部加强廉洁自律。
二是送文艺下乡。
县纪委组织各乡镇观看新编反腐倡廉历史阳戏剧《满朝荐》,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做到警钟长鸣,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政治防线。
结合“三
动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
同时,还组织乡镇、村两级干部集中学习党政纪条规知识并开展检查测试活动。
通过巩固廉政文化建设阵地,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筑牢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不断弘扬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二、廉政文化进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些农民和干部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腐败是当领导才有的,因此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也就不需要廉政文化,因此忽视了廉政文化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是农村廉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据调查,目前全县还有一部分村没有设立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
部分村没有文化娱乐场所和娱乐设施,有的甚至连村部也没有,更不要谈廉政文化活动室。
此外,还缺乏电影播放、录像播放等设备,农民文化娱乐活动较少。
三是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单一。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定文化,是廉政的特殊性与文化的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
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廉政文化进农村,仅仅通过在农村悬挂廉政标语、送几场廉政戏和电影,很难在广大农村形成一种廉政氛围。
同时,廉政文化内容的选择缺乏针对性,有的选择了廉政格言,大部分是古人名言,群众看不懂,理解不了。
廉政教育内容老化、形式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廉政文化在农村中的作用
(一)“搞好三个结合”。
一是廉政文化建设与村两委班子建设相结合。
在村两委班子建设中,与两委班子组织建设同步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下设村务监督和财务监督小组,使村班子和干部工作从开始就置于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之中;建立“双述双评”制度,村干部公开述职述廉,群众评议班子、评议干部,测评满意度,使村干部始终绷紧廉洁从政这根弦;在思想建设方面,以廉政文化、廉政意识的输入教育为主。
要把重点放在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身上,要通过广泛开展廉政文化专题教育,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
定期开展廉政文化学习日活动,通过学习廉政警示案例,进行警示教育;通过学习法律、法规、政策、廉政格言警句等,进行从政道德教育,促使其廉洁从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是廉政文化建设与村公共事业建设相结合。
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公共事业的推进,无论是村室建设,还是村容村貌整治,廉政文化始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设立廉政图书室,作为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阵地,提供有关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的相关书籍、报刊及反腐倡廉类书报杂志,方便党员群众阅读。
在广大农村醒目位置悬挂廉政格言警句,张贴廉政宣传画,时时处处影响基层党员干部言行,在农村营造尊廉、崇廉、爱廉的良好氛围,树立农村党员群众的廉政文化意识。
三是廉政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
注重引导和发挥民间组织和群众团体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寓教于乐。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党的政策方针、反腐倡廉教育内容宣传到千家万户。
同时注重发挥专业宣传队伍在宣传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充分
利用他们在硬件设备、节目质量、演出水平上的优势,针对农村居住分散、生产季节性强、管理体制相对松散的特点,组织文艺骨干,编排优质节目,深入到农村党员生产生活一线开展“宣教”活动,加深廉政文化的渗透力。
(二)“确保两个落实”。
首先是确保责任落实。
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为廉政文化建设直接责任人,各项廉政文化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通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营造乡镇、村齐心协力抓廉政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其次是确保资金落实。
廉政文化建设,是文化和经济积累,只有投入保障到位,才能做好工作。
(三)“建立一个机制”。
要建立健全廉政信访举报和处理机制。
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要公开述廉诺廉践廉。
为方便群众监督举报,增强监督透明度,应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通过群众举报监督的渠道,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要加强乡镇基层信访室建设,设专人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并建立处理信访问题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对群众反映和举报问题的及时正确处理,促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
四、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几点启示
一是廉政文化进农村是创新党建工作,融洽干群关系的必然选择。
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既能进一步筑牢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又可以用健康向上廉政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提高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廉政监督的能力和积极性,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永葆党的先进性。
二是廉政文化进农村是提升村民素质,建设富裕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
通过廉政文化这种潜移默化式的熏陶,春风化雨式的滋润,使
村民的素质教育从无形变为了有形,由量变提达到质变,提高了教育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三是立足实际,创新特色是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根本保证。
廉政文化建设既不必大的投入,又没有条件的限制,村村都可以搞。
但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因村制宜,创新特色,不断地挖掘和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和形式,让更多党员干部和群众乐于参与,易于接受,增强影响力和渗透力,才能使群众真正成为廉政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和享受者,让廉政文化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中入耳、入脑、入心,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