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启发:陪伴成长,磨砺抗挫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儿启发:如何磨练孩子的抗挫力?
人生之旅,犹如攀登一座巍峨的高峰,其过程可分为三种状态。

初者,为放弃者,遇到困难便习惯性地躲避;中者,为扎营者,易于途中驻足,于舒适之地逃避挑战;终者,为攀登者,他们勇往直前,全力以赴,故能成就伟业,实现终极目标。

当孩童遭遇困境,亦如面对高峰的考验。

他们或许会沦为放弃者,或停留在舒适区成为扎营者。

然,欲使孩子成为那站在山顶的10%的攀登者,父母需从小陪伴其塑造抗挫之力。

培养策略一:拒绝放弃。

面对孩子的学习困扰,许多家长展现出两种负面情绪:一者针对学习态度,责备孩子不够努力,要求其投入更多精力;二者关注学习能力,埋怨成绩不佳,故增加补习与学习量。

然而,家长忽略了重要事实:这些负面评价恰恰加重了孩子的心理挫败感,使他们更愿逃避与放弃。

因此,在解决学习态度与质量问题之前,家长应先自我反思,是否真正理解了孩子的挫败与心理需求。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应避免指责与打压,而应与其一同深入内心,探寻更深层次的问题与期望。

挫折难免,但每一次挫折都蕴藏着巨大的成长机会。

培养策略二:跨越舒适区。

我们常常对孩子呼喊:“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然而这种口号只是对抗挫力的误解。

有些父母不知如何安慰孩子,只是一味地说:“宝贝,你一定会做得更好。

”这些话语只给孩子带来短暂
的安慰与虚假的安全感,让他们重回舒适区。

当孩子再次遇到问题时,他们仍不知如何应对内心的挫败与现实中的困难。

其实,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

他们只是暂时缺乏应对逆境的心理素质与实践经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引导,帮助孩子转移挫折带来的痛苦,潜移默化地传递抗挫力的新思维模式。

我们可以尝试三个转移痛苦的小技巧:首先,经常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扛”。

这种精神支持能够减轻孩子在逆境中的痛苦。

其次,转移孩子对恐惧的注意力。

当孩子陷入纠结、焦虑或恐慌时,家长应避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以免孩子陷入更深的困境。

最后,将大困难拆解成小困难。

孩子往往把小事夸大,感到无法承受。

家长应及时回应孩子的不良情绪,并与他们一同将大困难拆解成小困难,然后示范解决方法,逐个克服。

培养策略三:勇敢成为攀登者。

前两种策略着重于父母的角色来帮助孩子走出逆境。

然而,真正提升孩子的抗挫力还需从孩子自身出发。

他们需要培养四种“心理资产”:对所做事情的兴趣、不断练习以进步、为自己的兴趣找到意义和目标、始终保持希望。

一个人的坚韧精神主要源自这些心理资产。

只要孩子找到兴趣、目标和希望,他们就能勇敢面对身心痛苦和时间考验。

因此,孩子的抗挫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兴趣、目标和期望的追求。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以乐观的心态拥抱孩子的恐惧和焦虑;以幽默的言语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带领孩子见识更大的世界、树立更远大的志向。

只有孩子的内心足够强大才能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
折。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浸在挫折中不能自拔,长时间沉浸在痛苦中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提升抗挫力就是积累心理资产、满足心理需求、转移心理痛苦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