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桐城]王士祯《将至桐城》与《放鹇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至桐城]王士祯《将至桐城》与《放鹇图》篇一: 王士祯《将至桐城》与《放鹇图》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临溪的小路似乎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我刚好翻过桐城和舒城交界的北峡关。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是桐山。
北峡关在桐城市北四十里古峡石山,因在城北,两山相峙,故名北峡关。
地势极其险要,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吴魏峡石之战即在此。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
龙眠如画里,夕阳山外山。
龙眠山风景绝佳,擅江北名山之秀,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
无数历史名人隐居于此,辟有各种山庄、别业,如李公麟龙眠山庄、宰相张英的赐金园等。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将家书托付给黄耳灵犬,思乡的心由白鹇鸟带回故乡。
黄耳:陆机家犬。
陆机,魏晋时期著名诗文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人。
《松江府志》有记:机有快犬曰黄耳,性黯慧,能解人语。
随机入洛,久无家问。
机作书,以竹筒系犬颈,令驰归。
复得报还洛。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眼前就是龙眠居士李公麟所描绘的龙眠山水,我能否仿效前贤归隐此地,终老斯乡。
龙眠:即被誉为“宋画第一”的李公麟,字伯时,桐城人,善白描。
晚年隐居于故乡龙眠山中,建龙眠山庄,自号龙眠居士。
曾绘有《龙眠山图》,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专门提及此画。
拓展阅读
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晚次鄂州》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
上鼓鼙声。
《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章台夜思》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除夜有怀》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旅宿》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桃源行》王维
内容来自http://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内容来
《夕次盱眙县》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内容来自诗词名句网http://
《放鹇图》
:画面右上角禹之鼎隶书题:“放鹇图”。
左上角录王士禛诗一首,并题:“庚辰长夏雨后,大司寇王公因久寓京师,检诗为题,命绘放鹇图,仿佛六如居士笔意,漫拟请政,恐神气闲畅,用笔高雅不及焉。
禹之鼎。
”“庚辰”为清康熙三十九年,禹氏时年54岁。
前后隔水有王氏门生王原、史夔题2则。
:此幅作品是禹之鼎晚年人物肖像画的精品之作,表现的是清代著名文人王士禛因久客京师思念故里而放鹇出笼的故事情节。
图绘王士禛坐于庭前椅榻之上,手执书卷作沉思状,面前一小童正将笼门打开放出白鹇。
画面上云气缭绕,远山迷蒙,山下屋宇隐现于云气之间,一派空阔清幽之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身居高位的主人公思念故里、欲脱却樊笼的内心情感。
情景交融,将王氏诗中的内容和诗中所含的内在意韵通过绘画充分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极富感染力。
此图之肖像刻画的逼真生动,与存世王士禛其它肖像相较几无二致,但神情磊落、气度洒脱的气韵则有它图所不能到者。
画法融墨骨法与江南法为一体,表现出禹之鼎绘画艺术成熟期的典型风格,代表了禹氏中晚年肖像画的艺术水平。
:禹之鼎,字尚吉,号慎斋,江都人。
清康熙二十年官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入畅春园。
善画人物、山水,尤精写真。
初师蓝瑛,兼学宋元诸家。
肖像画面貌多样,对白描法、墨骨法、江南法都有研究,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独具一格,一时名公小像多出其手,其肖像画在清代中期有“当代第一”之誉。
白鹇又名银鸡。
雄鸟上体和两翅白色,密布黑纹。
羽冠和下体都是灰蓝色。
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波纹,它在林中疾走时,从远处望去,很象披着白色长“斗蓬”,被风吹开露出灰蓝色的内衣。
眼裸出部分赤红,脚亦红色,鲜艳显眼。
雌鸟全身呈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和雄鸟相比十分逊色。
白鹇在白天隐匿不见,喜欢在晨昏活动。
觅食时边走边叫,叫声粗糙。
走路时经常左顾右盼,如果发现敌情,则立即逃走。
白鹇不善飞,只有遇障碍或迫不得已,才展翅飞起。
夜间栖息在树枝上,爱清洁,经常做沙浴。
哈尼族有代表性的吉祥物是白鹇鸟~
白鹇还是清朝五品官员朝服补子的图案,朝服有补,顶戴分为朝冠和吉服冠2种,
文官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官员平时办公穿的常服图案又有不同:文官一律用鸟类来区别等级高低,文官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鸬鹚,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将至桐城》作者为清代文学家王士禛。
其古诗全文如下: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临溪的小路似乎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我刚好翻过桐城和舒(]城交界的北峡关。
斜阳西下,几行红叶树后是连绵起伏的龙眠山。
将家书托付给黄耳灵犬,思乡的心由白鹇鸟带回故乡。
眼前就是龙眠居士李公麟所描绘的龙眠山水,我能否仿效前贤归隐此地,终老斯乡。
篇三: 桐城县最早得名于唐至德二年
桐城县最早得名于唐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禄山叛唐改当时的同安县为桐城县。
桐城最高山峰为华崖山,海拔1065米。
桐城最大河是大沙河。
境内长74.79公里。
桐城最大湖泊是与枞阳共有的菜子湖,东西长22公里,南北平均宽约8公里。
桐城最大水库是牯牛背水库,建于1965年4月,总库容8180万立方米。
桐城最早的户口记载是明洪武十六年〈1383〉,当时居民10427户,58562人。
桐城最早记载的地震发生在明建文元年〈1399〉三月。
桐城最早的水电站是1958年3月建成发电的麻山嘴儿冲水电站。
桐城最早的小学是光绪三十年春〈1904〉在县城建成的崇实学堂。
桐城最早创办的报纸是民国元年的〈投子晓钟报〉
桐城最早进入中国文学史册的是唐著名诗人曹松,著有〈曹梦征诗集〉
清乾隆年间桐城人方观承绘制的〈御题棉花图〉是我国最早的棉作学图谱。
桐城派称雄清代文坛200多年。
拥有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作家群体。
北宋桐城画家李公麟被誉为宋画第一。
1958年9月,桐城气候站开始进行气象预报,这是境内最早的天气预报。
桐城最久远的古遗址是鲁王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大学生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硕士/博士,最多的教授/博导
桐城的院士/搏导/教授/大学生/出国留学的占全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国近2000个县级区域是最高的之一,桐城拥有全国最年轻的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段路明教授,28岁时当博导,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桐导师在量子领域的一个成果被国际称为段-郭界限,其导师郭光灿为中科院士(段路明的介绍中只说他是Tongcheng,China吧。
因为他聪明,14岁上大学,28岁做博导,人家32岁还叫最年轻的,他28岁就做,强。
桐城拥有安徽省创立最早的中学-桐城中学,2002年建校100周年,比合肥一中还早一年
? 桐城拥有安徽省最多的院士
桐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桥——石湖桥
桐城为全国第三大包装印刷基地
桐城——同丽江、凤凰等一起被称为中国最值得去的十个小城
桐城——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市
桐城八景——桐梓晴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枞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归帆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
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
六尺巷——“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桐城文庙——桐城文化的象征
桐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