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
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①、①依次代表()
A.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多糖
B.糖蛋白、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
C.磷脂分子、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分子、磷脂分子、多糖
2.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 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
C. 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
D. 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
3.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①“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①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①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4.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3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3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一定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
B.细胞器乙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细胞器丙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D.硝化细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有甲和丙
5. 抗利尿激素(ADH)也称为血管升压素,该激素可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DH能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B.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通过血液运输到靶细胞
C.ADH通过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促进水的重吸收
D. 水分子逆相对含量梯度从A侧运输到B侧
6. 图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其中核孔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是双功能(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双向性的核质物质交换通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rRNA的场所
B.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①①①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C.DNA聚合酶、核糖体蛋白、D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都需要消耗能量
D. ①①进出细胞核消耗的A TP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形成的
7. 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8. 生活中有以下现象:①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①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

以上现象说明()
A.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 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 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9.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核苷酸的种类及碱基的种类分别是()
A. 1、4
B. 5、8
C. 4、4
D. 5、4
10. 水熊虫是一种被称为不会灭绝的多细胞真核生物。

在遇到危险时,其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甚至完全变干,而安全以后恢复正常。

能在沸水、固体冰块、放射线以及真空环境中生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不会灭绝的水熊虫体内细胞也会发生衰老和凋亡
B. 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随细胞不断长大而降低
C. 干燥条件下,水熊虫的新陈代谢并未真的完全停止
D. 完全变干的水熊虫体内没有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
11. 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速率与其膜上的载体数量无关
B. 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无运输O2的载体
C. 海带细胞通过被动运输积累碘离子等溶质,通常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降低
12. 植物体内的多种激素都能对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

以下有关植物生命现象的说法或解释错误的是()
A. 根的向地性、茎的向光性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在此条件下能延缓叶片变黄
C. 能够对果实的脱落起到促进效应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
D. 与天然植物激素相比,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可能与植物体内缺乏相应的分解酶有关
13. 下列关于毛霉形态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毛霉属于真菌;①它分化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①豆腐坯上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①时间过长,白毛变灰或黑是其孢子成熟的表现;①毛霉属于细菌
A.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
14. 下列关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都不需要能量①都不需要载体①自由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①都是被动运输①离子和一些有机分子如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15.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和绿藻都属于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B.大肠杆菌的拟核内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染色体
C.HIV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D.真核细胞内含有的核酸有DNA和RNA,它们都是遗传物质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叙述,错误的是()
A.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加快本地物种的进化速度
B.自然选择可能导致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C.个体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则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D.变异是不定向的,故生物进化与变异的方向不可能一致
17. 某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

该+RNA既能作为mRNA翻译出蛋白质,又能作为模板合成-RNA,-RNA 又可以作为模板合成子代+RNA。

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要通过转录和翻译来实现
B.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并会出现双链RNA
C.翻译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和能量由宿主细胞提供,模板由病毒提供
D.增殖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的种类数比宿主细胞转录过程中的多
18.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膜电位不会发生变化
C.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
D.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19.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
B.若图①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①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图①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
20. 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某校同学在实验室开展生物技术实践活动。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组同学制作泡菜。

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_______________和食盐的用量;最后要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

(2)B组同学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染料。

(4)C组同学制作腐乳。

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_________,对人体无害;加盐的作用是____,加盐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厂生产腐乳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到切成小块的豆腐上,经过发酵的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原因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2. 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

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

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铁蛋白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

(2)Fe 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__▲,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 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 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 能够翻译。

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__▲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__▲。

(3)若铁蛋白由n 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 的碱基数远大于3n ,主要原因是__▲。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 、UUG 、CUU 、CUC 、CUA 、CUG),可以通过改变DNA 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

23. 人工肾能部分替代真正的肾脏起作用。

患者的血液在中空纤维中向一侧流动,一种称为透析液的水溶液在中空纤维外向相反方向流动。

血液中的小分子废物通过血液透析膜(中空纤维壁)进入到透析液中。

血液从患者臂部或腿部的血管通路流入人工肾,经过人工肾得到净化后,又流回静脉(见下图)。

(1)人工制造的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特性。

(2)为了防止某些盐类等有用物质随着废物离开血液,透析液中的酸碱度和渗透压(溶液浓度)应与__________中的基本相同。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体检时,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两方面来预示机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

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调节机制使得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

(4)内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①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如图是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如免疫细胞、________________组成,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_______________三大基本功能,维持机体的稳态。

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B淋巴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_________的刺激和__________的作用下,进行增值、分化,分化为_____________细胞,当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时,机体消灭该病毒的免疫过程首先是_______________,再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7N9病毒和HIV病毒侵入人体后都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但HIV和H7N9病毒相比,HIV最终使免疫系统失去抵御作用,原因是_________。

25.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罪魁祸首”,图a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见图b。

新冠肺炎是近期比较流行的疾病,此病的传染性是相当强的,其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见图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但是,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

请据图回答:
(1)支原体与幽门螺杆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者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填空)。

(2)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两种图示生物的是_____(用字母填空),其显著特点是____。

(3)支原体与动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的____________性。

(4)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都以___________作为遗传物质,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C
3. C
4. C
5. C
6. B
7. B
8. D
9. C
10. D
11. A
12. A
13. C
14. C
15. A
16. ACD
17. ABD
18. BC
19. ABD
20. AC
21.
(1).温度
(2).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3).杀菌、除氧
(4).增加乳酸菌菌种数量,加快发酵过程
(5).重氮化
(6).玫瑰红
(7).(匍匐)菌丝
(8).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其变硬、抑制微生物生长
(9).逐层加盐,并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近瓶口要铺厚些
(10).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11).脂肪酶
22. 结合与移动
(4). Fe3+
(5). 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6). mRNA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
(7). C→A
23.
(1).选择透过性
(2).血浆
(3).蛋白质和无机盐
(4).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
(5).神经--体液--免疫
(6).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4.
(1).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监视
(3).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4).病原体(抗原)
(5).细胞因子
(6).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7).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场所
(8).通过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9).HIV会破坏人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的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25.
(1).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2).2345
(3).c
(4).没有细胞结构
(5).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6).多样
(7).DNA
(8).统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