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 (2017高一下·东台月考)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纾shū祸溷hùn藩fān逡jūn巡名骓zhuī
B . 湮yān没鬈quán曲逆阉ān遣qiǎn绻quǎn
C . 佯yáng狂骷kū髅lóu赊shē帐门框kuàng
D . 伛偻gōu lóu熨yÙ贴自度duó羁jī縻mí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讳疾忌医微言大义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B . 磐竹难书两全其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 . 掷地有声曲意逢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 . 至高无上原型必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 (2分)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①书中以汉、宋为正统,这不是历史观,而是现实的,不能以历史的标准来要求。
②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做“志”。
③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
A . 反映搜集征候
B . 反应收集征候
C . 反映收集症候
D . 反应搜集症候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杭州歌舞团的艺术家们表演的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舞蹈和音乐,对于大型舞剧《玉鸟》,代表们更是赞叹不已。
B .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人们加强合作,增进理解,对于个人事业成功也有着重要影响。
C .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缺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
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造成“高原病”的诱发原因。
D . 政府应通过有效的预算改革,把钱花在民生保障上,减轻老百姓看病、上学、购房、养老等负担,让老百姓比较放心地花钱,以此拉动内需。
5. (2分)(2017·葫芦岛模拟)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一部电影,主人公被变小了,跟跳蚤差不多大,①世界对他来说充满了危险,② 蚂蚁看起来都像是凶恶的大怪兽。
在自家后院的草丛中,他所度过的一天,就像是一次野蛮丛林的疯狂历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说“今天我见到一只毛毛虫,它的表情太可笑了”。
③在真实的世界里,昆虫的个头④ 是太小了。
⑤ 昆虫摄影发烧友的镜头里,小昆虫们⑥ 露出了各种神奇的表情……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 (2017高二上·长春期末) 依次为下列两副对联选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时,美国作家斯诺撰写了一副挽联,托人送到鲁迅先生追悼会上。
挽联是: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何人领呐喊?先生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990年,德高望重的徐向前元帅逝世,越共领导人黄文欢即书一联以悼之。
挽联是:_________军心暖,威震沙场敌胆寒。
A . 寰宇已经同甘共苦
B . 中国不幸同甘共苦
C . 中国已经身先士卒
D . 寰宇不幸身先士卒
7. (2分) (2019高一上·无锡期中) 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 惊蜇—谷雨—霜降—寒露
B . 清明—小满—秋分—白露
C . 雨水—芒种—小寒—大雪
D . 春分—大暑—处暑—小雪
8. (2分) (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②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B . ①吴之民方痛心焉②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 . ①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②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
D . ①慷慨得志之徒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9. (2分)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译文:既然已经反对它,那么用什么改变它呢?
B .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译文:因此诸侯和诸侯相爱就不会在郊野战斗。
C . 家主相爱则不相篡。
译文:卿大夫与卿大夫相爱就不会篡夺君位。
D . 君臣相爱则惠忠。
二、诗歌鉴赏 (共2题;共4分)
10. (2分)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 .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11. (2分)阅读《蜀道难》第一段,下列对文段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人放的基调。
B . 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
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 . 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
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 . 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是写实。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3分)
12. (6分) (2019高三上·建德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小题。
逢蒙①学射于羿,尽羿②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
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
’曰;‘吾生矣。
’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
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
’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
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
’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③而后反。
【注】①逢蒙:羿的学生和家众,后来叛变,帮助寒浞杀了羿。
②羿:又称后羿,传说是夏代有穷国的君主。
③乘矢:四支箭。
(1)子濯孺子判断“吾生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孟子认为后羿被学生杀死,不仅学生有罪,后羿作为老师在这件事上也是有责任的。
你是怎么认为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3. (11分) (2018高一上·通榆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
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
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
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
汉初,重威移镇睢阳,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
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仕周,历魏县、南乐二令。
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
乾德三年,知制诰。
六年,转户部员外郎。
太祖征太原,已济河。
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
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
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
”即命祐知潞州。
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
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
湖湘平,移知潭州。
召还,摄判吏部铨。
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
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
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
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
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
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
月余卒,年六十四。
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
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
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
(《宋史·王祐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B .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C .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D .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辟、拜、封”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罢、除、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判”则表高位兼低职。
B . 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C . “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文中指太祖被推举而称帝。
D . 古代对人“死”的称呼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 王祐很有才华,文章写得很好。
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帝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
B . 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帝重用。
太祖征讨太原时,因运粮车辆堵塞道路而治罪转运使,赵普劝说太祖原谅他,并举荐王祐去治理,果然形势很好。
C . 王祐敢于直言,劝谏皇帝。
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
D . 王祐不依附权贵,有政治远见。
卢多逊多次劝他依附自己,但王祐没有听从;王祐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劝说卢多逊,结果事情的发展果然与宇文融相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
②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
14. (6分) (2020高二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
材料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1)材料一体现了孟子继承了孔子中庸之道中________ 的思想。
(2)上述两则材料在“诚信”的认识上是否存在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15. (4分)(2019·奉贤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于散文而言,除了“文类之母”这个暧昧不清的指称之外,能够直指人心的命名是匮乏的。
无论是在散文研究界还是在散文理论界,“散文理论的贫困”几乎成了认知的共识。
部分学者还进一步阐发,认为散文理论的贫乏是世界性的,散文理论建设是个普遍性的难题。
②新时期文学以来,文学理论与写作教材的丰富与多元,又加剧了散文定义不断膨胀的趋势。
而在散文理论专著之中,首先以定义的形式解决散文的内涵问题,似乎也成了某种约定俗成。
每一种定义往往是不重复的,区别于前人的,有独立性特征的定义。
源于各自阐释立场的不同,以及基于创新的心理诉求,造成了关于散文的定义差异性显著、互不搭界的情况。
下面分别就文学理论教材、写作教材、散文理论专著这三种载体形式为例,探查关于散文定义的林林总总。
③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对散文的定义如下: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描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样式。
它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描写真实感受。
④在刘海涛的《文学写作教程》中,关于散文的定义是这样的:散文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题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文学的、艺术的表现手段,自由地展现主体个性风格,以抒情写意、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的文学文体。
⑤而陈剑晖是当下散文理论研究界的代表性人物,再看其理论专著《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中关于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集多种文学形式于一炉的文学样式,它以广阔的取材、多样的形式、自由自在的散文文句,以及优美和富于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和趣味性的表述,诗性地表现了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它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实现方式。
⑥对照以上三种关于散文的定义,基于立场的不同,阐释的内容相去甚远,童庆炳的定义取泛化的散文定义,从中可见“真情实感论”的余波。
刘海涛的定义则基于文学是对社会生活反映的立场来阐释散文的基本特性。
而陈剑晖的定义则去除了附加在散文身上的其他要素,回到散文自身来考察散文的基本内涵,涉及散文的取材、表现形式、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因此,更接近散文的本体内涵。
⑦不过,即使是考虑到学科要求,决定了不同定义间的差异性,但相互之间形同陌路的状态,还是令人感到诧异。
好像彼此说的是不同的事物,或者可以这样说,考辨诸多教材或者学术专著里关于散文的定义,它们之间缺乏基本的通约性。
这种现象也充分表征了散文的困境和难题所在。
⑧如果说因为学科建设的思路不同,导致了散文定义的相互独立尚能够理解的话,那么,在散文研究、散文理论内部,散文定义的不相切性依然突出,这一点尤其能够充分说明问题。
新时期文学以来,佘树森、林非、傅德岷、梁向阳、范培松、刘锡庆、楼肇明、吴周文、陈剑晖、孙绍振等专家学者,纷纷就散文的定义或者散文的类型立言。
对比这些散文的定义或者散文分类方法,即可发现,他们彼此间各自成说,令人眼花缭乱,彼此间看不到理论的继承性,这也意味着新时期散文理论史上,关于散文何以是散文的问题,不断地被推倒然后重建,然后再推倒,再重建。
这足以说明,散文是难于被准确定义的,只能根据个体的方法论和立场,给以描述性的说明。
同时,通约性的丧失以及理论积累的匮乏,恰是散文理论难以建构,趋于贫乏的重要原因。
⑨散文创作尽管也有迟滞的时候,但总的来看,有一直往前的审美态势。
这种情况下,试图给予散文一个定义,然后一劳永逸地解决散文内涵问题,明显是不现实的。
基于这些情况,散文何以为散文的问题,并非散文理论建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即使无法绕过,也应该充分考虑前人的论述,面对的对象同一的情况下,不必自立门户。
()。
⑩在学科建设问题上,作为文类特征突出且兼具实用功能的散文,不妨先搁置散文是什么的问题,在几个重要的问题上发力,以理清脉络,联系实际,并对散文创作形成指导性意义。
这些问题包括:散文观念演变的梳理与考辨,散文文体的演化与分蘖情况,当代散文的经典化问题,白话散文与中国文统的继承性,散文思潮与散文现象背后的思想文化机制构成,散文在取材、艺术处理、语言传统系统上的独特性,散文的审美个性与散文的主体性,散文与小说、诗歌的相切部分的内容与独立部分的内容。
如果能够对上述八个问题加以厘清,那么,散文何以是散文的问题也许就能够迎刃而解。
⑪总的来说,对于散文何以是散文的问题,应该把重点放在厘清散文的文体特性、散文的审美品格上。
绕开惯用的下定义的方法,逐渐达成有效的观点声音,进而在散文批评与创作实践中达成共识。
如此这般,对散文场域的健康生态或许方有良好的推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第⑨段画线词“自立门户”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
(2)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
(3)第⑦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
(4)请将下面的语句正确排序后放入第⑨段的括号处。
()
①尤其是伊格尔顿,在还原和论证文学的一个个经典定义之际,总能找出反证来突破定义的限定,他甚至宣称,文学根本就没有什么“本质”。
②在这个问题上,也许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和美国学者卡勒能够带来启示。
③作为反本质主义的理论巨擘,伊格尔顿和卡勒认为,所谓文学就是某一时期人们所认为它是文学的那个东西。
④他们在各自的文学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对于文学是什么的问题,并没有强行给出一个通用的定义。
A . ②④①③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④②①
D . ②①④③
(5)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 . 在学科建设中,散文创作比散文理论更重要。
B . 通约性的丧失以及理论积累的匮乏是散文理论贫困的根本原因。
C . 厘清散文文体特性、审美品格,达成散文批评和实践共识,是建构散文理论的前提。
D . 阐述立场的不同、学科思路的差异,造成了散文定义差异性显著。
(6)请梳理本文结论的推导过程。
16. (20分)(2017·包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聂耽
聂鑫森
聂耽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中读书。
初中毕业,他选择了去读中专技校,是“家有万金不如薄技在身”的古语对他起了作用。
技校毕业,聂耽分配到一家国营纺织厂当保全工。
保全工就是维修工,哪台纺纱机、织布机出故障了,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和他的工友便提起工具包,立赴现场去处理。
待机器重新运转,他们便如鸟儿归巢,回到保全班的值班室里。
四十多年过去了。
聂耽退休了。
但在聂耽临近退休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
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经过层层选拔,十个优胜者再参加决赛,聂耽居然蟾宫折桂,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一个巨型车间里,几十台纺纱机、织布机一齐开动,机声喧闹;被蒙上眼睛的聂耽,坐在车间的上端,他能在嘈杂的机声中,听出哪台机器有了毛病,毛病出在什么地方,百分之百的准确。
现场直播的事,是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
正好是星期天的上午,全巷的男女老少都在看。
很多特写镜头,都停留在聂耽的耳朵上,又大又长不说,而且在聆听时,耳廓会敏感地扇动,忽快忽慢,让人啧啧称奇。
当决赛结束,评委主任宣布聂耽排名第一时,巷子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鞭炮声。
湘潭曲曲巷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太了不起了!
聂耽把获奖的十万元,全捐给了市里的“爱心救助工程”,一个子儿都不留。
可获奖后的聂耽,和从前没有丝毫的不同,别人当面和背后的议论、赞扬,他似乎都没听见﹣﹣耳朵直愣愣地矗着,一动也不动。
不同的是,在休息日,常有本单位和外单位的青年工人,来曲曲巷拜访退休了的聂耽。
院门是紧关的,他们在说什么、做什么,没有人知道。
有时,聂耽会领着这些年轻人走出巷尾,到雨湖公园去游玩,笑语声一路撒落,滴溜溜转。
与聂耽隔着巷道门对门住的是刘聪。
刘聪四十岁出头,留过洋,现在是一家大医院五官科的主治大夫,在治耳鸣、假聋、耳膜破损等方面名声远播。
他对聂耽的超常听力很感兴趣,希望从中找出什么奥秘,或许会有助于他对耳疾的治疗。
可聂耽不乐于与人打交道,令他束手无策。
现在他有法子啦,可以跟在聂耽一群人后面,也看风景,也听他们说话,不会没有斩获。
秋日的午后,聂家的门打开了,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姑娘,朝巷尾走去。
刘聪知道,这群年轻人是上午来的,眼下吃过了午饭,聂耽领着他们去雨湖公园溜达,他便悄悄地跟在后面。
游柳堤,看水中游鱼历历。
过花坞,嗅清苦的菊香。
倚八仙桥的红栏,看天上雁字横斜。
然后他们坐进周家山的听风轩,听秋风飒飒。
聂耽的耳廓忽然动了起来,然后用手一指,说:“那阶边的一颗小石子,压住了一只蝈蝈的腿,它叫得很痛苦。
”
大家感到很惊异。
一个小伙子飞快地跑过去,扒开一块小石头,蝈蝈嗖地跳起来,很快乐地呜叫着。
有人问:“聂师傅,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聂耽说:“因为听多了,听熟了。
”
坐了一会儿,他们又朝湖心亭走去,有一条宽宽的水上石栈道通向那里。
年轻人簇拥着聂耽,又说又笑。
还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跟在后面慢行,老人的拐杖声,女人的高跟鞋声,孩子的喊叫声,此起彼落。
走在最后的刘聪,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元钱的硬币,让它垂直落下,硬币掉到石板上,清脆地一响。
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见了钱币落地的声音,都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目光搜索着发出声音的方位。
只有聂耽什么也没听见,依旧向前走去。
刘聪抱歉地对大家笑了笑,弯腰拾起硬币,然后转身走了。
他知道,聂耽只听见他想听见的声音,想听见的声音就一定能听见!
(选自2016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开头部分,先介绍聂耽在纺织厂当保全工的身份,又介绍他的工作性质,为后面小说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 . 小说特意安排了参加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比赛的情节,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了聂耽独特的技能。
C . 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比赛,这对于湘潭曲曲巷而言自然是大事,小说用“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方式告知巷子里的人,十分自然。
D . 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姑娘去雨湖公园,通过看游鱼、嗅菊香、看雁字、听秋风等活动,显示了他的本领,同时对年轻人也起到了良好教育作用。
E . 小说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段,形象地刻画了聂耽这个人物,以此告诉人们,即便是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用功,也可以有惊人的成就。
(2)小说中聂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在塑造聂耽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的对比手法及作用。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7. (5分) (2017高一下·齐齐哈尔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与《荀子·劝学篇》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相近的。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8. (5分) (2020高二下·江苏期中)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定力”本是佛教用语,佛教讲戒、定、慧。
如今,定力已经成为一种意志、品质、境界的象征。
有定力的人,处变不惊,沉得住气;有定力的人,不随物流、不为境转;有定力的人,不急于求成,不朝令夕改;有定力的人;不被假象迷惑,不为名利动心;有定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