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治疗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来源的药物易出现 亲脂性药物多见 分子量在300-900Da的药物出现较多 被动扩散方式进入细胞的多见 出现P-糖蛋白(P-glucoprotein, P-gp), 即药物外排泵(drug efflux pump) 6. 出现多药抗性相关蛋白
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方法
1.招募作用(recruitment)
影响化疗效果的因素 癌细胞的特异性:癌细胞基因的不稳定性 肿瘤细胞的抗药性: 细胞周期: 化疗方案: 综合治疗:
二
常见肿瘤的化学治疗
肺癌
组织学分类
小细胞未分化癌:癌细胞生长快,侵袭
力强;对化疗、放疗敏感 磷状上皮细胞癌:癌细胞生长缓慢,转 移晚;对放疗、化疗敏感度较低 大细胞未分化癌:癌细胞转移较晚, 腺癌:局部浸润和转移发生较早
肺癌的药物治疗
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反应度高,化疗结合
局部治疗后,应继续用药
治疗方案:环磷酰胺(CTX)+依托泊苷+
长春新碱(VCR)
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反应度差,用于失
去手术和放疗机会或术后辅助治疗
乳腺癌的药物治疗
雌激素受体(ER)阳性:对内分泌治疗反应 度高 雌激素受体(ER)阴性:对内分泌治疗反应 度差 内分泌治疗:非治愈性,ER含量越高,疗 效越好 绝经前:去势;丙酸睾丸酮,二甲睾酮 绝经后:他莫昔酚,乙烯雌酚
抗肿瘤药物治疗评价
THE EVALUATION ON THE MEDICAL THERAPY OF TUMOUR
一 序论
化疗的概念
应用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或限 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 Cell cycle non-specific drugs Cell cycle specific drugs
细胞增殖周期与药物作用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
1. 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并与其
他治疗方法相结合 2. 避免使用不良反应相同的药物 3. 使用最大耐受量和最小给药间隔 4. 根据细胞增殖周期给药 5. 根据药物对不同部位肿瘤的作用特点 给药
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
天然耐药性: natural resistance 肿瘤细胞对某一药物不敏感或处于G0期 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 肿瘤细胞对于原来敏感的药物,在应用一 段时间后才产生不敏感的现象 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ence, MDR 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后,产生 了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其他 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
直肠灌注:氟尿嘧啶、顺铂
生物治疗:干扰素(interferon,INF)、白介素2
胃癌的药物治疗
联合化疗 MF:MMC+5-FU MAF:MMC+ADM+5-FU FAMeC:MeC+ADM+5-FU EAP:VP-16+ADM+DDP Adm:多柔比星; MeC: 司莫司汀; VP-16:依托泊苷; DDP:顺铂
其他疗法
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干扰素 (INF),白介 2(IL-2),转移因子
(TF),左旋咪唑(LMS)
干扰素过继免疫治疗:将对肿瘤细胞具
有杀伤活性的细胞(ALK) 提高抗肿瘤能力 或免疫介导 后的细胞因子(IL-2)转输或回输给患者,
思考题 天然耐药性: natural resistance 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 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ence, MDR
3.联合应用作用于不同生化环节的药物
使用两种药物同时作用于一个线性代谢 过程前后两种不同靶点 4.减少毒性重叠 5.降低药物毒性 甲酰四氢叶酸钙减轻甲氨蝶呤的骨髓毒性
根据药物抗肿瘤谱选择药物 胃肠道肿瘤:氟尿嘧啶、环磷酰胺、丝裂 霉素、羟基脲 磷癌:博来霉素、甲氨蝶呤 肉瘤:环磷酰胺、顺氯氨铂、阿霉素 骨肉瘤:阿霉素、甲氨蝶呤、甲酰四氢叶 酸钙 脑肿瘤:甲环亚硝脲、羟基脲
辅助性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
在有效的局部治疗后,为防止复发或 转移而进行的化疗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起始化疗(primary chemotherapy) 对局限性肿瘤,可用局部治疗手段者, 在手术或放疗前使用的化疗 特殊途径化疗 胸腔内、心包腔内化疗;动脉插管化 疗等
1. 术前辅助化疗
1) 控制微转移灶
2) 减少术后复发
3) 缩小肿瘤,以便切除
4) 标本评价,选择化疗方案
2. 术后辅助化疗
1) 术后2周应用
2) 联合化疗 3) 剂量充分 4) 化疗时间不超过6个月
原发性肝癌的药物治疗
全身化疗:敏感性低,以氟尿嘧啶为主
化疗栓塞:经导管栓塞肿瘤—动脉插管药物
灌注(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多柔比星)
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1. 突变导致耐药性肿瘤细胞株的出现 ( 分
裂次数多、肿瘤体积大时出现机会多) 2. 肿瘤细胞内活性药物减少 ( 摄取、活化 率、灭活率和外排率) 3. 药物作用的受体和靶酶的改变 4. 利用更多的替代代谢途径 5. 肿瘤细胞DNA修复速度增加
耐药性产生的规律
1. 2. 3. 4. 5.
对增长缓慢的实体瘤,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 物杀灭瘤细胞,使瘤体缩小,趋势G0期瘤细胞进 入增殖周期,再用周期特异性药物杀灭 对增长快的肿瘤,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再 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2.同步化(synchronization)
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将瘤细胞阻滞在某一期, 待药物作用消失后,瘤细胞同步进入下一期,再 给予作用于下一时相的药物
周期特异性药物 周 期 非 特 异 性 药 物 . 无增殖力细胞 . M期
.
S期
G2期
死亡
G1期 . G0静止期
化疗的方式
全身性化疗 辅助性化疗 新辅助化疗 特殊途径化疗
全身性化疗
诱导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 对于晚期或播散性癌症,在缺乏其 他治疗方法时采用的化疗方法 挽救疗法(salvage treatment) 初期化疗方法失败后,换用的其他hronization
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的规律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 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原则
medicaltherapytumour应用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或限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cellcyclenonspecificdrugscellcyclespecificdrugs死亡无增殖力细胞特殊途径化疗全身性化疗诱导化疗inductionchemotherapy对于晚期或播散性癌症在缺乏其他治疗方法时采用的化疗方法挽救疗法salvagetreatment初期化疗方法失败后换用的其他化疗方法辅助性化疗adjuvantchemotherapy在有效的局部治疗后为防止复发或转移而进行的化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起始化疗primarychemotherapy对局限性肿瘤可用局部治疗手段者在手术或放疗前使用的化疗特殊途径化疗胸腔内心包腔内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