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英语命题趋势与备战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考英语命题趋势与备战策略
发表时间:2015-03-04T16:05:34.98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第1期(上)供稿作者:代政东高静
[导读] 不要学死书,注意观察社会热点,结合生活,培养情感世界,丰富课外知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考出好成绩。
代政东高静
摘要:近年来,中考英语命题一直在稳步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英语学科测试模式由传统的重语言形式转移到重语言意义上来;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得到情感和道德熏陶;对语言使用的逻辑性提出了要求;更加重视对学生灵活判断语言情景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2015年的中考命题仍然会在2014年试题的基础上继续秉承实用性、开放性、时代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试题设计更加灵活,使中学生在关注自己的同时,放眼时代和社会,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中考英语;命题趋势;备战策略;
一、2014年中考英语试题的内容特点
2014年各地中考英语试题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基础词汇的考查更加灵活,对课外阅读积累量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而对传统印象中单纯英语语法的考查进一步弱化,转而变为更加注重语法的应用和长难句的分析。
试题难度“深浅”分明,浅水区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做试题训练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可抱有“差不多”的想法,细节决定成败;深水区试题区分度明显,更加侧重于考查学生对课标内不同话题文章及文化现象的理解把控能力和对语言的归纳总结能力。
良好的逻辑思维是对考生提出的必备要求,逻辑分析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完形、阅读试题中,也充分反映在其他考试题型中。
写作话题全都贴近中学生生活,源于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细节,但要求学生对熟悉的生活具备一定的思考评述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不少题目都是关于表达积极健康与感恩心态的。
整体难度与上一年年持平,没有太多难题,但依旧需要学生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
简而言之:考试题型及话题都很熟悉,但得高分需投入更多细心。
试题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试卷难度适中,知识涵盖面广,命题时注意知识面的覆盖,双基并重,突出能力;强调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同时分散难点,形成梯度,不出繁、怪、偏题。
2.选材新颖,题材、体裁丰富多样,又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
书面表达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并不是孤立地考查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给了考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3.试卷也体现了时代性,把阅读能力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着重考查考生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2015年中考英语命题趋势
近年来,中考英语命题一直在稳步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英语学科测试模式由传统的重语言形式转移到重语言意义上来;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得到情感和道德熏陶;对语言使用的逻辑性提出了要求;更加重视对学生灵活判断语言情景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2015年的中考命题仍然会在2014年试题的基础上继续秉承实用性、开放性、时代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试题设计更加灵活,使中学生在关注自己的同时,放眼时代和社会,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1.听力
考查能力:
听的测试标准有:听觉注意力,看听的时候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觉理解力和记忆力,测试能否掌握别人讲话的要点;听觉分析和归纳能力,对别人讲话的语气进行冷静的分析以及归纳概括;有一定的听写能力,将别人讲话的要点记录下来。
2.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今后各地单选试题将力求体现情景化与语境化。
把单项选择题对语法、词汇知识的考查融入到合乎学生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对话情景和上下文的语境中,将语言的形式、意义和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考查对所学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1)强调基础性,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初中英语基础语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2)覆盖知识面广,信息量大。
综合考查学生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
(3)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词、代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词义、动词时态、短语动词、情态动词、动词不定式、状语从句以及日常交际用语等项目的运用能力。
尽管表面看试题中句子、单词、词组都是学生常见的,然而在做题过程中,只要一个句子、一个词组忽视或没认真思考,选出的答案可能就是错误的。
3.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考试题型,它是旨在考查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知能混合”题型。
它既能考查词语搭配、近义词辨析、动词时态、句型结构和习惯用法等,又能考查逻辑推理和事理推断的能力。
它以阅读为形式,以上下文为线索,以理解能力、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习惯用法以及分析判断能力为解题基础。
(1)试题的考点主要设在词语搭配、惯用法及语法知识的运用和逻辑推理上。
试题的设计遵循了“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突出词汇语境化”的原则。
实词中偏重于对动词和名词的考查,同时兼顾对形容词、副词以及其他词类的考查。
试题考查以情景意义选择为主,尽量避免了纯语法性的选择,突出“词汇语境化”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2)文章行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干扰选项设计周密,与空前、空后文字形成某种搭配,在一定程度上对考生答题形成了有效干扰。
(3)文章注重考查语篇分析能力,即考生依据语篇复原所缺信息的能力。
4.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特别是获取信息的能力。
今后各地将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树立以能力立意为主,兼顾知识立意的思想;注重语篇的考查,采用多种题材和体裁的语言材料,不仅重视语篇知识的考查,更要重视阅读技能(如文章细节理解、段落大意、猜测词义、推理判断、文章题目选择等)的考查。
(1)题材广泛,紧扣社会热点及现实生活,体现鲜明的时代性、教育性、真实性和实用性。
(2)阅读理解的阅读量为4~5篇短文。
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题的阅读量、阅读速度基本持平。
(3)全面考查考生理解语篇的能力,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要点和细节及根据上下文猜测词
义、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5.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所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还应知道如何表达各种文体。
注意积累输入的信息,复习中要不断地挖掘自我知识的潜能,熟练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
纵观近几年中考英语写作题,题材一般是写人、写事、写物、写景,包括日记、书信、通知、便条等文体。
一般来说,不同的写作题材,它的人物、时间、写作的重点也不尽相同。
今后书面表达将更加注重开放性和灵活性,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
各地书面表达的形式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要求出发,所选书面表达的语言材料体裁多样、题材丰富。
三、2015年中考英语备战策略
从2014年中考英语各个角度来看,难度并不大,但是考查面却从生活、励志、科普等多方面入手。
对于2015年即将进入考场的同学们来说,复习的主要方向应该从“基础”一步步踏实抓起。
我们要更好地把握《英语课程标准》。
中考命题中会更加强化“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原则。
基础知识的考查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变为注重语言意义,并要求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其特定的含义,在情景设计上更加灵活和实用。
因此必须要在注重语法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
1.抓好听力训练关。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再把习惯变成能力。
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有关五级听的要求,加大听力训练量。
不仅要培养听力技能技巧,还要扩大听力资源,尽可能多的获取语言输入量,使听力水平逐步提高。
2.平时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强化阅读,正确引导,开阔视野。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行,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中考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已由过去五个W的浅层考题过渡到找出短文主旨、推断深层涵义、文中细节和猜词解义,特别要注重语篇和应用,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并掌握阅读技巧。
4.循序渐进,加强训练,提高写作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在平时的训练时,要分阶段进行,有内容,有侧重。
要学会谋篇布局的能力,找准切入点。
要学会互评作文。
同时应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注意书写习惯,增强写作信心,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从今年的中考试题中我受到的启发是: 一是研究《课表》依托教材,掌握重点和要点,考什么不考什么,要心中清楚,在复习中不做无用功。
二是训练到位,尤其是中考中要考的词语填空,平时就要落实到位,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三是一定要将每种词的用法讲透练透。
四是不要学死书,注意观察社会热点,结合生活,培养情感世界,丰富课外知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考出好成绩。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第37中学校 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