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工技能实操考试项目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压电工技能实操考试项目讲义
*1 万用表(复审必会)
1.1用途、调整、检查
1)用途:
是一种多用途仪表,可测电阻、电压、电流等。
不同的表有不同的用途。
如:MF8—M表示仪表;F表示多用途;85为设计序号。
2)调整:
(1)机械调零。
调的是电压档(V)和电流档(A)的零。
目的是减少基本误差(表
本身原因造成的)。
⑵“ Q”档调零。
(也叫电气调零)。
一般调2次。
目的是为了检查表内“Q
档专用电源。
专用电源有2个,“X 1~x 1K”的电源为1.5V; “X 10k”的
电源为9V。
如果调不到零,说明表内电源应更换。
每换一个档位都要进行一次“ Q”调零,目的是为了减少测量误差。
3)检查:
完、好、无、损(凡属可携式仪表都用这四个字检查,如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及接地摇表。
)
完—完整。
好—接触良好。
无—干净、无卡堵、损—不损坏
1.2测电压、电流、电阻。
1)测电压、电流:
①正确选择档位(大于被测值就可以,不要选择过高,过高准确度会受影
响)
②测直流电,应选直流档位{DC(DCV、DCA)}
③测电压,使表与电路并联;测电流,使表与电路串联。
④读数,在档位指示满刻度值范围内直读。
2)测电阻
①选择适当档位(表针尽可能指在刻度线的中间段)
②被测电阻应与电路、电源脱离。
(所有测电阻的表必须与电路断开)
③人体不要接触测试线,测试线直接接在被测电阻两端。
④读数、表针指示值乘以档位倍率。
1.3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1)人体不要接触测试线的金属部分(可能造成触电)并注意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2)测直流电应“ +”、“一”相对应。
3)测电阻时不能带电测量,测容性电路应先人工放电。
4)使用完毕应使档位置于交流电压最大档或空档。
2 三只电流表带CT测量三相线电流的接线图。
2.1 接线原理图
L1 L2 L3
2.3电器元件的选择:—1)导线选择:
CT一次线(U、V、W)按计算负荷电流选,或CT一次电流选
CT二次线(S1、S2)。
选用不小于2.5mm的绝缘独股铜线。
2)CT选择:
精度为1级,其一次电流按计算负荷的1.5倍选。
3)电流表的选择:
最大量程与CT一次电流相符,表头电流为5A
的。
3.1 用途、选择、检查:
*3钳行电流表(复审必会)
1)用途:对于50Hz、500V以下交流电流、绝缘导线不断开的情况下,对其电流的测量。
2)选择:根据被测电流值选择表或档位。
低频电流应选择低频钳形电流表。
低频:如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电流只相当于1~3Hz的交流电流。
3)检查:完、好、无、损。
3.2使用:
档位选定后,将导线置于钳口内,按档位指示值范围内直读。
对于小电流(最小档位指示值10%以下)将导线缠绕在钳口上,一般缠10圈(匝)。
表针指示值除以钳口内匝数即实际电流值。
3.3注意事项:
1)使用钳形电流表应戴绝缘手套或干燥的线手套;
2)测量过程中不得调换档位;
3)对裸导线不得使用;
4)使用中防止发生短路事故,并注意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4 一只电压表经LW2-5.5/F4-X转换开关测量三相线电压的接线图。
2.1 接线原理图:
0~450V
4.2 接线:
1-3 、4-7、6-8 封(连接);
3 、8接表在当中;
7 、2、5 接U V、W
熔丝导线要选中。
4.3电器元件的选择:
1)RC1A瓷插式熔断器选5~10A
2)熔丝(熔体、保险丝)选1~5A
2
3)导线:不小于1.5mm的BV (独芯绝缘铜线)。
(BVR-多芯软线)说明:
2.3开关旋钮旋在第1档,即测的电压是U12(Uuv);第2档,测的电压是
U23(UvW;第3档,测的电压是U31(Uwu)b
2.4开关符号:L—主令电器;V—万能式;5.5 —双层五触点;F —方形; X—旋转式。
2.5面向开关扳把,开关触点编号逆向排列。
5用电压表核定相位
5.1 么时候核相?
1)两台或两台以上变压器并列运行;
2)已并列运行的变压器经拆相大修之后;
3)两路电源互为备用。
以上三种情况投入运行之前应该核定相位
5.3注意事项:
1) 必须设监护人,操作人应复述口令进行;
2)
操作人应穿长袖工作服,戴绝缘手套及护目镜; 3)
使用专用的核相杆(绝缘杆),核相线不得过长或过短; 4)
选择与线电压相适应的电压表并放在绝缘台上。
5) 恶劣天气应停止室外作业。
6 单相有功电度表(DD 型)接线
6.1 画接线原理图
三相九次完成。
同相电位差接近“ 0”异相电位差接近线电压
2
路 2
(1)顺入式接线原理图:
2.6按图接线;
2.7没图按下列规律接线:
①用万用表“Q”档(X 100)找出电压、电流线圈,电压线圈为800~1200
欧;电流线圈接近于“ 0”
②电压线圈并联在电路中,电流线圈串联在电路中。
③同组线圈左进右出。
6.3元器件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1)导线选择:
按表盘标定5(10)或负荷电流选,但不小于2.5mnfeV。
2)表的选择:
表盘标定值按负荷电流选。
3)开关、熔断器接负荷侧。
(3)单相有功电度表(DD型)经CT接线图
欧;电流线圈接近于“ 0”
②电压线圈并联在电路中,
③同组线圈左进右出。
3)元器件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1)导线选择:
①CT一次线按CT一次电流选或按负荷电流选;
②CT二次线采用不小于2.5mm的BV电压回路采用不小于1.5mm2的BV)
(2)CT的选择:
CT一次电流按负荷电流选,精度为0.5级。
注意:LQG-0.5中G为改进型;0.5指额定电压为0.5kV
(3)表的选择:
表盘标定值为5A的。
(4)开关、熔断器接负荷侧。
注意:互感器二次侧供电局不接地,安全局接地
7有功电度表直入式接。
7.1 画图:
N
7.2 接线:
1)按图接线;
2)没图按下列规律接线:
2.7.1用万用表“Q”档(X 100)找出电压、电流线圈,电压线圈为800~1200 欧;电流
线圈接近于“ 0”
2.7.2电压线圈并联在电路中,电流线圈串联在电路中。
2.7.3同组线圈左进右出。
7.3元器件选择及注意事项:
1)导线选择:按表盘标定值或负荷电流选,但不得小于 2.5mm2。
2)电能表表盘标定值按负荷电流选。
3)按正相序接表。
4)开关、熔断器接负荷侧。
*8 三相有功电度表经CT接线。
(复审必会)8.1 接线原理图:
N
1)三相三线(DS型)经CT接线图
三相四线有功电度表(DT型)经CT接线接线原理图:2)
8.2接线:
a)按图接线;没图按下列规律接线:
:1>用万用表“ Q”档(X 100)找出电压、电流线圈,电压线圈为
800~1200欧;电流线圈接近于“ 0”
②电压线圈并联在电路中,电流线圈串联在电流互感器二次电路中。
③同组线圈左进右出。
8.3元器件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1)导线的选择:
CT一次线按CT一次电流选;CT二次线采用不小于2.5mm的BV线;电压回路不小于1.5mm的BV线。
2)CT的选择:
CT一次电流按负荷电流选,精度为0.5级(LQG-0.5)
3)电能表的选择:
电能表表盘标定值为5A的。
说明:DT862-4 1.5 (6)表示6为1.5的4倍。
4)按正相序入表,相序排列从左至右,从上至下L1、L2、L3或L1、
L2、L3、N。
5)开关、熔断器接负荷侧。
*9 电动机绝缘摇测(复审必会)
9.1 选表、检查、试验:
1)选表:新电动机选1000V的兆欧表;旧电动机选500V的兆欧表。
2)检查:完、好、无、损。
3)试验:开路试验:E、L两端分开,手柄摇至120转/分,表针指向无穷大(^),(导线:单根多股铜导线)。
短路试验:E、L两端短接,慢摇逐渐加速,在加速过程中表针应
该指向零,如加速至120r/min,表针仍不指“ 0”该表不能使用。
9.2 摇测项目:
1)绕组与绕组之间(相间)绝缘
必须拆除连片,表的E端接一相绕组,L端接另一相绕组,表的手柄摇至120r/min,表针稳定读指示值,三相绕组摇三次完成。
2)
不必拆除接线盒内的连片,表的E端接外壳,L端接三相绕组任一接线
端子,表的手柄摇至120r/min,待表针稳定读指示值。
poo
Q= O O
L G E
9.3判断能否使用(合格值):新电动机玄1M Q 旧电动机玄0.5 M Q
10接地电阻测试仪
10.1 接线原理图:
40m
20m
5m
中间接点
被测接地极
数字显示接地电阻测试仪
Ml4* IW
mon EARTH TESTER
10.2 摇测前的准备:
1)检查仪表:
(1)外观:完、好、无、损。
(2)调整:表针对准基线(机械调零,对准中间一条线。
)
(3)短路试验(不作开路试验):边摇手柄,边对准基线,表针不动
(4)检查附件:5m、20m、40m线各一根,两个接地钎子。
2)断开中间接点,并除锈。
3)按图接线。
10.2 摇测:
一人监视现场,另一人边摇边调整刻度盘,使表针对准基线,此时,表针指的刻度盘读数乘以倍率即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
6.3 摇测注意事项:
1)上空不得与架空线路平行;
2)地下不得与金属管道平行;
3)摇测前必须断开中间接点;
4)雷雨天气不得摇测避雷器接地装置。
*11 Y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接线图。
(复审必会)
11.1 接线原理图:
11.2 电器选择及接线:
QS> 3I N; FU1> 熔丝:(1.5~2.5 )I N; KM^(1.3~2.0 )I N;
FR(热元件)》(1.1~1.25 )I N,调整范围(60%~100%整定值;1 I N
FU2:选择RC1A5~10A 熔丝1~5A。
控制回路导线:不小于1.5mm2的BV线。
主回路导线:按照电动机额定电流(估算时按2A/KW 选择导线截面积
KM1辅助常开闭合(自锁)
主触头闭合 二
—Y 接
Y
主触头闭合 -
Y
辅助常闭断开(互锁)
待电动机接近额定转速时:
KM 主触头断开 M»失电
”八 ,
Y
辅助触点闭合(解除互锁)
-
f SB2常开闭合 LKM △线圈得电 KM △主触头闭合
△接运行
f KM 辅助常开闭合(自锁) 」KM △辅助常闭断开(互锁)
2) 技术要求:
(1) 只适用于△接的电动机; (2) 只能轻载或空载启动;
(3) 可以频繁启动但启动时间不得过长或过短
X
线圈得电 KM
Y
M1线圈得电
12 QJ3型自耦减压启动器内部接线图
12.1 接线原理图:
U L1V L2W L3
12.2抽头的使用原则:当65%勺抽头启动困难时,应改为80%勺抽头启动(30Kw以下最长启动时间不超过30s,超30s为启动困难)。
抽头、启动电压、电流及转矩的关系:
380V65%80%
启动电压247V304V
启动电流0.42I ZQ0.64I ZQ
启动转矩0.42M ZQ0.64M ZQ
12.3 使用注意事项:
(1)自耦降压启动器按电动机功率选择;
(2)不能频繁启动,两次间隔不少于3分钟;
(3)启动时间不得过长或过短,(如启动时间超过2分钟,再启动前需休息4
个小时。
);
(4)油浸式应采用25#变压器油,应质好量足;
(5)外壳应接零或接地保护
13单方向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接线图
13.1接线原理图及动作原理:
13.2 电器选择及接线:Q® 31 N;FU1>熔丝:(1.5~2.5 ) I N; KM> (1.3~2.0 )
I N;
FR(热元件)》(1.1~1.25 ) I N,调整范围(60%~100%整定值;1I N
FU2:选择RC1A5~10A 熔丝1~5A;
主回路导线:按照电动机额定电流(估算时按2A/KW选择导线截面积13.3热继电器的复位方式及切换:
复位方式
手动自动
(2min 之后)「「—(5min 之后)
■ :(3~4 圈)
QS> 3I N; FU1> 熔丝:(1.5~2.5 )I N; KM^(1.3~2.0 )I N;
FR(热元件)》(1.1~1.25 )I N,调整范围(60%~100%整定值;1I N
FU2:选择RC1A5~10A 熔丝1~5A。
主回路导线:按照电动机额定电流(估算时按2A/KW选择导线截面积。
14.3限位开关(行程开关)的作用及接线:
作用:
将电力拖动部分限制在预定位置断电停止或反向运动。
接线:
常闭触点串联在被控制的电路中,需反向运动时,其常开触点并联在反向启动按钮两侧。
*15漏电保护装置接线。
(复审必会)
15.1接线原理图:
1)单相漏电保护装置接线图。
在TT系统中应接地
在TN— C系统中不应接 PEN 在TN— S系统中应接PE
2)三相四线漏电保护装置接线图。
L1
L2 -------------
PEN
3)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当通过零序线圈的电流和不为零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作为信号源,经放大器使脱扣装置动作,解除开关自锁而掉闸。
15.2 技术要求:
1)应与供电方式相适应、电气参数(额定电压、电流、漏电动作时间)应符合要求。
2)高温、潮湿、多粉尘、易燃易爆、强磁场、振动场所不宜安装;
3)室外安装应防雨雪、防水溅、防碰撞;
4)每月应进行一次试验。
15.3 接线要求:
1)接线前应分清进线端、出线端、相线端、零线端。
不得接反。
2)工作零线应保持独立。
3)漏电保护器不能代替接零、接地保护。
16灯具
日光灯接线图
16.2日光灯元器件作用:
1)开关(QS :接通、断开电源。
2)镇流器(L ): S 断开的瞬间,产生高压、点燃灯管;灯管点燃后,起限 流作用
3) 日光灯(FL ):气体放电光源;将电能转换成光能。
4) 启辉器(S ):开关闭合后,氖气辉光放电,产生高温,双金属片
与静触点接通,辉光终止后冷却,双金属片与静触点断开。
16.3灯具安装要求:
1) 重量:
① 3kg 以上应有预埋件;
② 1kg 以上,3kg 以下用金属链吊装,导线应编织在吊链内;
③ 1kg 以下软线吊装,吊线盒内应打结(灯头扣)
16.1 接线原理图:
S1 S2
楼梯灯(双控灯)接线图 L1 EL 0
2)高度:
①室外不低于2.5m;
②室内不低于2m
③升降灯(麻将灯)导线展开后不低于0.8m。
3)安全:
①防火,开关控制相线,100W以上灯泡应用瓷质灯口;
②防水,室外或潮湿场所应使用防水灯具;
③防爆,易燃、易爆场所应使用防爆灯具。
*17
17. 1导线连接(复审必会)
单股线的连接::
2) 对接: 丁字连接
2)绑接 用裸导线密绕,绕的长度为线径的10倍
3)
压接 选择合适的压线管,用压线钳压接牢固 4) 插接仅适用于7股铜线。
17.3 导线连接要求,铜铝线如何连接:
1) 导线连接要求:
① 连接后的抗拉强度不小于原导线的 80%
② 绝缘强度不小于原导线;
③ 接头电阻不大于原导线同段长度的1.2倍。
2) 铜铝导线连接:
为防止电化腐蚀,必须采用过渡连接。
① 单股线,铜线应涮锡,然后再与铝线连接;
② 多股线,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③ 铝线往闸口上接,采用铜铝过渡接线鼻子。
18会识别25mm 及以下导线截面积
18.1会识别25mm 及以下导线截面积,写出直径和截面积。
对接
17.2 多股线的连接:(只要知道几种方法就行了)
1)卡接(并沟线夹)
18.3给一定容量,选择导线的截面积。
安全载流量的口诀:10下5; 100上2; 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
铜线升级算;裸线加一半;穿管、温度八、九折。
25C 5,7.5,12.5,20,30, 50, 64, 100, 105, 150, 175, 228, 240, 300, 370, 480
2
BLV(mm)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
4A/mnn 3A/mk 2.5A/mm1 2 3 4 5 6 72A/mm
5A/mm
BV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穿管X 0.8
X 0.7
温度〉35 C X 0.9
19 杆上作业
19.1 安全带、脚扣的检查:
安全带:电工专用安全带
检查内容:钩、袢、环、面。
要求:钩、袢、环坚固、完整、灵活;面抗拉力150kg以上。
若表面检查发现糟朽、霉烂、折、断不能使用脚扣:其弯曲半径与杆径吻合;焊接牢固,橡胶完整,小皮袋结实
19.2 上杆要求:
2 应有监护人,操作人应穿长袖工作服;
3 上杆前应检查安全带、脚扣、杆基;
4 明确上杆任务及电源方向,相位;
5 安全带扎在电杆与横担交叉处,不应扎在杆稍及被拆物上;
6 用小绳传递物品,不得抛掷;
裸线 X 1.5 ------------------ 150
19.3 杆上作业:
1)绑瓷瓶针式绝缘子
2)绑蝶式绝缘子
绑绕长度: 35mm 及以下为 150mm 50、70mm 勺 200mm 95mr i 以上 250mm 蝶式绝缘子
针式绝缘子
*20 电容器绝缘摇测(复审必会)20.1 选表、检查、试验:
认无电压时,方可进行(只摇极对外壳绝缘,极间不摇。
) 表的E 端接电容器外壳,L 端接在绝缘棒上,待手柄摇至120转/分,
搭接在电容器任意接线端上,表针稳定读指示值,
L 端退出,再停摇表,经
人工放电三极短路线与外壳短接。
被测电容器退出运行经放电装置
3分钟以上放电之后再经人工放电确
20.3 摇测注意事项
1)被测电容器必须退出运行,经放电后拆除其接线。
2)应有监护人,操作人应戴绝缘手套及护目镜。
3)人工放电顺序:经放电装置3分钟以上放电之后再进行人工放电,其操作顺序如下:
逐级对地(外壳)T极间T三极短路T极对地T
摇测T再次极对地,并将三极短路线与外壳短接。
判断:
交接试验(新):绝缘电阻》2000MQ。
预防性试验(运行中的):绝缘电阻》1000M D
21 DW10空气开关接线图
21.1 接线原理图:
21.2元器件及导线选择:
1)FU: RC1A 5~10A
2)熔丝:1~5A;
3)导线:玄1.5mm的BV线。
21.3工艺要求:
压接牢固;排列整齐;
中间不能有接头;导线两端有编号
*22
电缆绝缘摇测(复审必会) 21.1
选表、检查、试验: 缆芯及接地端连在一起,L 端接在绝缘棒上,待表摇至120r/min ,搭 接在被测缆芯上,表针稳定读指示值,L 端退出再停摇表,经人工放
电另换一相,几芯电缆摇几次。
1)
选表:选1000V 的兆欧表。
2) 检查:完、好、无、损。
22.2 试验:开路试验“乂” ;短路试验“ 0” ;
缆芯 a) 摇测:
绝缘棒
摇测及合格值:
缆芯绝缘
电缆头
接地端
电缆铠装
表的G 端用裸线缠绕在被测缆芯的绝缘层上,E 端与其它
b)合格值:(20C)A 10MQ
22.3摇测注意事项:
1)被测电缆必须退出运行并拆除两端接线;
2)设监护人,电缆的另一端也需设人看护;
3)操作人应戴绝缘手套及护目镜;
4)每相缆芯摇测前后均须人工放电。
*23 触电急救(复审必会)
23.1脱离电源的方法:
1)就近拉闸断电。
2)用相应绝缘物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3)用基本安全用具切断电源线。
4)高压触电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必要时采用短路法迫使电源掉闸或熔丝熔断。
23.2急救方法:
急救前的准备工作: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平躺在木板或土地上,头部尽量后仰,掏出口腔异物,解开衣扣和裤带。
1)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抢救人掰开触电者的嘴,一手捏住其鼻子,口对口吹气,吹2秒钟放松
3秒钟,每分钟12 次,直到触电者能自然呼吸为止。
如果触电者的嘴掰不开,一手捂住触电者的嘴对鼻孔吹气。
2)胸外心脏挤压法:
抢救人双手重叠,手掌位于触电者心脏部位,压深3~5cm每秒钟1次,每分钟60~80 次。
直到心脏能自然跳动为止。
3)如果触电者的呼吸、心跳都停了,以上两种方法交替进行。
其间隔
至20 秒;(吹气3~ 4 次再心脏挤压15~20 次)
23.3 触电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1)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的身体;
2)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防止摔伤;
3)没有明显的致命外伤应不间断地进行抢救;
4)慎用强心针;
5)夜间应及时解决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