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意义、问题与保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的工作效率。
另外一方面,过多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服务导致土地产权交易场所服务履行困难。
市场不仅需要承担土地权力交易功能,还要履行产权调查、纠纷调解、相关法律事务资源等职能,但由于市场初步建成,各项功能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功能无法正常履行。
2、农村土地权力难以确定
中国土地承包责任制最早开始于1978年,承包责任制的主要证明条件就是家庭承包合同。
由于时间过长和农民权力意识相对淡薄,在土地权力改革中,部分农民无法提供承包经营合同,给土地产权流转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3、产权流转服务体系不够规范
“三权分置”政策中,产权流转服务还不够规范,一方面体现为流转价格不规范,农村土地产权流转中不同地区有不同价格,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流转服务问题增加。
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形式与流转主体比较单一。
据A 市调查统计发现,农户承包流转土地中,合作社流转占17.4%,个体农户流转为73.6%,公司流转为3.5%,其中个体流转中大部分是家庭之间的经营流转。
三、农村“三权分置”政策的保护措施
1、明确土地产权
“三权分置”改革主要是针对农村土地的承包权进行改革,所以首要工作就是对农村的土地承包权进行明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政府应该做好相应的确权调节工作,根据当前的相关法律规定,组织或者委托相关组织对“三权分置”中农村土地的确权工作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
其中主要手段包括;自行协商、行政调解、行政仲裁等[2]。
为了做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确权工作,应该制定相应的确权制度,并通过试点推行的方法,对确权委托业务进行初步推广,逐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其次,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三权分置”工作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的产权意识进行提升。
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应该组织相应的普法行为,对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有效宣传,让农民深刻认识到“三权分置”政策的意义。
2、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机制
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是农民完成土地经营权转让的场所,也是保护农民土地权力的重要场所。
应对土地流转交易体系进行完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应该完善流转交易平台建设。
政府及农业农村相关部门应该对土地交易市场平台进行有效建设,包括明确交易平台主体和明确交易平台功能服务等,确保能有效、专业地解决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
要明确规定平台的工作内容,包括信息传递、资格鉴定、动态登记、资产评估等,通过具体服务明确提升平台的工作效率。
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土地经营权交易网络平台,增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意义、问题与保护措施
李 玲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人民政府,山东 临沂 276225)
摘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是当前国家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提出的重要政策,是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重要举措。
该文对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政策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三权分置”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证“三权分置”政策实施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土地产权、建立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机制、建立农业现代化产业模式等保护措施,为“三权分置”确权工作打好基础,加快农村新型产业经济和“三权分置”政策的实施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三权分置”;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土地产权交易;土地流转
李 玲.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意义、问题与保护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9):3+9.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土地问题一直都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阶段提出的土地改革制度,对解放农业生产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前,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土地改革再一次被提出。
“三权分置”政策是当前提出的农村土地改革制度,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离,对农业和农村发展非常重要。
一、农村“三权分置”政策实施的重要意义
1、“三权分置”政策
“三权分置”政策就是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将原先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中的承包经营权分解为独立的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从而实现了农村土地“二权”转为“三权”。
“三权分置”政策下,农村土地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以及土地经营权。
2、“三权分置”的意义
“三权分置”改革是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解决了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的矛盾问题,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专家曾业松教授表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1]。
换言之,实施“三权分置”政策的前提条件是保护国家耕地。
保护耕地不仅是对农业的保护,更是对国家耕作环境的改善。
实施“三权分置”政策之后,国家土地可以在所有权和承包权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农民可以不用从事农业活动,将经营权转让出去。
解放出来的农村生产力可以投入到城市化建设中,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
同时,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二、农村“三权分置”政策实施的主要问题
1、农村土地产权交易体系不够完善
农村土地产权的交易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土地交易场所的功能建设还不够完善。
国家要求地方政府组织进行农业土地产权改革,并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场所,但是由于地区不同,农业土地面积、使用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交易市场建立中,各地区交易市场交易范畴、覆盖范围、操作流程、平台系统都有所不同,影响了产权交易市
DOI:10.16815/ki.11-5436/s.2020.29.001
(下转第9页)
和技术支持,以加快农村新型产业经济和“三权分置”政策的实施和发展。
四、结语
“三权分置”土地制度是政府提出的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对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明确土地经营权、建立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以及扶持农业新经济等方面阐述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保护措施,希望能够对农村“三权分置”制度实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衡 霞, 王 茜. 西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执行困境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18,118(2):176-181.
[2] 张晓梅,刘钟霞.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以重庆市忠县新立镇精华村为例[J]. 重庆行政,2019,20(3):27-29.
[3] 黄登迎,杨 红.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面临的主要困境及解决路径—以新疆为例[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36.
加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和相关问题查询渠道。
在网络平台中,农民可以自主完善相关的经营权登记和查询土地经营权交易信息,一方面减少了农村三权交易场所的工作压力,另外一个方面也提升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工作效率,对尽快实现农村“三权分置”政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还应该建立中介服务体系和场所,让农村土地融资、信托、保险、招商工作更加快速高效进行。
3、建立农业现代化产业模式
农村开展土地“三权分置”不仅是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更是对农村经济的促进。
为了保障农村“三权分置”顺利实施,应该建立农村现代化产业模式。
农村产业模式建立应该“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当地资源发展的产业模式,尽快完成农村经济转型[3]。
农村可以发展旅游现代农业模式、生态现代农业以及品牌现代农业等产业模式,通过对农村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迅速建立农村新经济。
当前农村环境优于部分城市,古文化保存比较完整,可以适当发展旅游产业,有效促进农村经济转型,促使农民进行土地经营权转让,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此期间,政府应适当引导,提供部分资金
(上接第3页)
色生产。
发展订单农业,使之成为名牌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3、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市场销售是农产品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向销区延伸、共建共赢的原则,加快建设产区销区一体化的特色农产品营销平台。
发挥辽源市中农大市场连锁经营的网络优势,推广佳城集团等企业农超对接模式,拓展乡村旅游、休闲采摘、都市农业等功能,采取多渠道、多方式拓宽农业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3]。
同时,要加快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电子商务馆建设,鼓励企业建设优势农产品品牌。
4、强化科技服务支撑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集成了大量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品种,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
要生产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一方面要建设高质量的标准体系,将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按照国家级和省级标准严要求。
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青年农场主培训等,重点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代表,让科技成为发展的强有力后盾。
四、结语
辽源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支持、示范带动以及强大的科技服务等支持,从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上来看,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对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真正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 璞. 以园艺产业转型升级促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探讨[J]. 现代园艺,2019(20):24-25.
[2] 李世楠. 特色园艺种植产业发展建议探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19(2):83-84.
[3] 张帆. 长春市园艺产业优势分析[D]. 吉林农业大学,2016.
场开发不够,对市场需求和农产品行情的变化也缺乏深入研究,经常出现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情况。
2、产业化水平不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连接不够紧密,龙头企业实力还不够强,带动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
农业产业化链条过短,未能达到农产品的多次增值。
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滞后,多数农产品只以初级产品或粗加工产品对外销售,利益比较低。
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建设缺乏实质性进展,新型农业产销合作经济组织还不完善。
3、品牌意识不足
现有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保护和广告宣传力度不够,生产销售方式仍然沿袭以往的散户经营方式,标准化差距较大。
有些地方往往满足于农产品在本地区的影响,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4、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
受传统农业影响,热衷于追求数量,疏于质量管理,农产品质量档次偏低,导致很多农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尽管有价格优势,但因为品质差、质量低,不符合国际市场标准,出口难度较大。
三、发展措施
1、建立政策引导支持体系
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特色优势产品产业提档升级,使其尽快成为产业兴旺和发展的主导模式。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大力实施优势特色产品提质增效行动,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扶持。
加大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科技支撑体系、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的支持力度。
2、强化典型示范带动
探索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需要典型引路。
培养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树立示范典型,集中扶持建设一批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配套完善基地生产性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无公害和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