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测试用汉语语音知识声母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普通话测试用汉语语音知识
第一节根本概念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与“现代汉语标准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
二、如何理解普通话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作为北方方言代表的北京话,数百年来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开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运动〞以后,作家们自觉地用普通话写作,涌现出一大批作为普通话书面语标准的典范作品。
“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北方方言区自身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与人口优势等客观条件奠定了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
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膜,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科学技术与管理经历的交流,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与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普及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际交往。
普通话的标准:⑴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⑵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根底方
言⑶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
三、根本的语言学概念
音节: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可分为元音及辅音两大类:1、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要振动声带,发出响亮的声音,气流在口腔里不受到发音器官的任何阻碍,只受口腔的调节。
2、辅音: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
气流在口腔里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气流必须克制阻碍才能发出轻微的声音。
音位:音位是一种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元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及辅音相对。
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
发音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起共鸣器作用的口腔,阻力极小并无摩擦声音的语音。
尽管在一般情况下发元音时声带都振动,但也可使声带不振动,发成清音或耳语音根据发音时舌的紧张部位分为:舌面元音与舌尖元音。
大多数元音都是舌面元音,而汉语族中有一类在其它语言中很少见的舌尖元音,发音时舌尖紧张,包括平舌音(舌尖前音)如汉语拼音zi、ci、si的韵母,与翘舌音(舌尖后音)如汉语拼音zhi、chi、shi的韵母。
辅音:音素的一种。
辅音的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清晰响亮的音素叫辅音。
气流从肺里出来不一定振动声带,通过口腔时受到一定的阻碍,这种主要依靠阻碍发出的音叫辅音。
如:b p g k。
普通话音节构造中通常不能缺少元音,元音在音节中总是处于重要地位。
少数辅音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独立成音节如:“m,ng〞。
音节、音素、音位、元音、辅音的概念来源于普通语言学。
声母:普通话声母共有21个,都由辅音充当。
辅音的发音方法是由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决定的。
韵母: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局部,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声调:声调是音节发音时具有区别功能的音高变化
四、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个局部。
字母表:规定了字母的形体、名称、顺序。
字母名称字母名称
N nㄋㄝ A ɑㄚ
O o ㄛ B bㄅㄝ
Ppㄆㄝ C cㄘㄝ
Q qㄑㄧㄡ D dㄉㄝ
R rㄚㄦ E eㄜ
S sㄝㄙ F fㄝㄈ
T tㄊㄝG ɡㄍㄝ
U uㄨH hㄏㄚ
V vㄞㄝI iㄧ
W wㄨㄚJ jㄐㄧㄝ
X xㄒㄧK kㄎㄝ
Y yㄧㄚL lㄝㄌ
Z zㄗㄝM mㄝㄇ
声母表:规定了声母的读法
韵母表:规定了韵母的读法。
声调符号:对声调的标写形式、标写位置、特殊声调的处理方式等作的规定。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音不标,
例如:妈mā〔阴平〕麻má〔阳平〕
马mǎ〔上声〕骂mà〔去声〕吗ma〔轻声〕隔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在字母系统之外另加一个撇点作隔音符号,区分音节界限。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袄〕。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
1955年来,汉语拼音的推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汉语拼音已经成为识读汉字、学习普通话、培养与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成为改革与创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依据,成为编制盲文、手语、旗语、灯语的重要根底,广泛用于中文文献排序检索以及工业、科技领域的型号与代号等多个方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汉语拼音输入汉字被普遍使用,汉语拼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须臾不可或缺。
汉语拼音作为拼写中国人名、地名的国际标准,作为各外文语种在指称中国事物、表达中国概念时的重要依据,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文化桥梁,被广泛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交流等领域。
汉语拼音作为一种科学、方便、实用的语言文字工具,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我国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开展科技、提高信息化水平做出了重要奉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汉语拼音方案,这个集历史及现实的群众智慧之大成的方案一公布,就以其
简明、实用、精细、完备的特点而得到社会各界的欢送,她的诞生,为我国普及教育、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揭开了新的一页。
四十五年的应用实践证明:?汉语拼音方案?是最正确方案,她不但在国内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及应用,因此,任何想撼动汉语拼音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第二节普通话的声母
普通话语音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还有一个声母叫“零声母〞,“零声母〞也是一种声母。
二、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是指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可分为七类:
1) 双唇音:发音时双唇构成阻碍。
如:b、p、m
2) 唇齿音:发音时下唇及上齿形成阻碍。
如:f
3) 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尖及上齿背形成阻碍。
如:z、c、s
4)舌尖中音:发音时舌尖及上齿龈形成阻碍。
如:d、t、n、l
5)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举起并后缩,及硬腭前部形成阻碍。
如:zh、ch、sh、r
6)舌面音:发音时舌面前部及硬腭前部形成阻碍。
如:j、q、x
7)舌根音:发音时舌根及软腭形成阻碍。
如:ɡ、k、h
三、声母的发音方法
1.阻碍方式: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塞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完全闭塞,挡住气流,然后突然翻开,气流
冲过阻碍,爆发成音。
如:b、p、d、t、g、k
擦音:发音时发音器官靠近,中间形成窄缝,使气流从中间摩擦成音。
如:f、h、x、s、sh、r
赛擦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完全闭塞,挡住气流,然后翻开形成一条窄缝,使气流从中间摩擦成音。
如:j、q、z、c、zh、ch
鼻音:发音时,口腔通路完全闭塞,软腭下垂,气流振动声带后由鼻腔流出。
如:m、n
边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碍,然后舌尖两边松弛下垂,气流振动声带后从两边空隙流出,发出声音。
如:l
2.根据声带是否颤抖,清辅音与浊辅音。
多数辅音声母发音时气流不振动声带,称为清音;少数辅音发音时气流要振动声带,称为浊音。
普通话声母中浊音只有m、n、l、r四个,其余均为清音。
在发塞音与塞擦音时呼出的气流有强与弱的不同,呼出的气流强的叫送气音,呼出气流比拟弱的叫不送气音。
不送气音如:b、d、g、z、zh、j
送气音如:p、t、k、c、ch、q
PS:零声母:有些音节开头局部没有声母,只有一个韵母独立成为音节。
但是它们在发音时音节开头局部往往带有一点轻微的摩擦成分。
这种摩擦音一般可以用半元音来描写,表示这个音节也有一个类似声母的成分。
但是摩擦的明显及否往往因人而异,而且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因此这种音节的声母,语音学里称之为“零声母〞。
四、普通话声母的发音要领
b[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双唇闭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较弱的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成音。
p[p‘]:双唇、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况及b相比,只是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其余都一样。
m[m]:双唇、浊、鼻音。
发音时,双唇闭合,软腭下降,鼻腔畅通,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形成鼻音。
f [ f ]:唇齿、清、擦音。
发音时,下唇接近上齿,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气流从唇齿间的空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d[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尖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音。
t [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况与d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余都一样。
n[n]:舌尖中、浊、鼻音。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翻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l [ l ]:舌尖中、浊、边音。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
z[ts]: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较弱的气流把舌尖及上齿背的阻碍冲开一道窄缝,并从中挤出,摩擦成音。
c[ts‘]: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况与z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余都一样。
s[s]:舌尖前、清、擦音。
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齿背,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
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气流从舌尖与上齿背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zh[tʂ]:舌尖后、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较弱的气流把舌尖的阻碍冲开一条窄缝,并从中挤出,摩擦成音。
ch[tʂ‘]: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况与zh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作都一样。
sh[ʂ]:舌尖后、清、擦音。
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气流从舌尖与硬腭前部形成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r[ʐ]:舌尖后、浊、擦音。
发音的情况与sh相近,只是摩擦比sh弱,同时振动声带,气流带音。
j[tɕ]: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较弱的气流把舌面的阻碍冲开一道窄缝,并从中挤出,摩擦成音。
q[tɕ‘]:舌面前、清、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接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气流从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形成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x[ɕ]:舌面前、清、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接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气流从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形成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g[k]: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软腭后部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较弱的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音。
k[k‘]:舌根、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况与g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余都一样。
h[x]:舌根、清、擦音。
发音时,舌根接近软腭,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振动,气流从舌根与软腭形成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