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有哪些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有哪些分类?
发表时间:2020-05-09T03:31:23.31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3期作者:刘黎[导读] 什么是骨质疏松呢?其实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简称OP)也被称为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组骨病
成都宝石花医院四川成都 610051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呢?其实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简称OP)也被称为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组骨病,并且也是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生理的现象,而且骨质疏松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折,而且骨质疏松的概念最早是由欧洲的病理学家提出的,而骨质疏松在1999年被我国定义为骨量减少、骨小梁数量减少、断裂以及骨皮质变薄、多孔等导致骨脆性增高以及骨折几率增高的全身性骨病。

除此之外,骨质疏松好发于各个年龄阶段,但是一般多见于老年男性以及绝经后的女性,这类患者一般骨强度比较低,因此易使其骨遭受外力而引起骨折,因此要注意避免出现意外。

二、骨质疏松的原因
①骨质疏松可能与内分泌有关,比如说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性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糖尿病等都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尤其是长期缺乏运动的患者,这是因为机体运动的时候,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会提供营养给骨骼,因此机体在运动时骨骼会受到一定的机械刺激,骨细胞的活性会被激活,从而使骨骼的钙质增加;②骨质疏松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患者可能会由于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D、酒精中毒等都可能会使体内的钙质减少,从而导致骨质缺乏,形成骨质疏松;③骨质疏松可能与患者妊娠、哺乳有关,因为这类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卧床,所以肌肉活动就会减少,而其骨骼受到肌肉的刺激就会减少,导致患者的正常的骨代谢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的钙质从骨骼中溶出,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骨质疏松;④骨质疏松可能与遗传有关,因为骨质疏松是具有遗传性的,若是患者的母亲有过骨质疏松的既往史,那么患者的骨密度可能会比正常人要低,所以患上骨质疏松的概率也会相对增加。

三、骨质疏松的表现
1、骨质疏松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疼痛,一般多见于腰背疼痛,而且疼痛会沿着脊柱的向其两侧扩散,尤其是直立、久坐、弯腰的时候疼痛会加重,若是老年性的骨质疏松,患者的椎体可能会变性压缩,脊柱前屈时其肌肉可能会痉挛。

此外,若是胸腰椎有压缩性骨折,其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能会有强烈的叩击痛或是压痛,疼痛还可放射至四肢,若是脊髓被压迫,可能还会对患者的膀胱、直肠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2、骨质疏松患者在疼痛出现之后,其椎前体的部分重量可能会增加,当其负荷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压缩变形,致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程度也会增加,也会使患者驼背的程度增加。

此外,若是骨质疏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患者骨折。

四、骨质疏松有哪些分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primary-osteoporosis,简称POP)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导致患者的生理器官功能出现退化、性激素分泌减少,形成原发性骨质疏松,而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I型和II型。

①I型骨质疏松,若是女性I型骨质疏松又被称为Ia型,若是男性则被称为Ib型骨质疏松,而Ia型骨质疏松一般好发于绝经后5年至15年的妇女,主要是由于该妇女因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体内的肠钙吸收减少,导致其骨形成小于骨吸收,形成Ia型骨质疏松。

Ib型骨质疏松则是由于男性患者的雄激素分泌减少,睾酮活性减少导致的,而且其雄激素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一般好发于50岁左右的男性,当其体内的雄激素和睾酮的分泌下降至正常水平的时候,可能会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被破坏,使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多,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②II型骨质疏松一般好发于70岁左右的人群,主要是因为这群患者体内储备的维生素D缺乏,导致肠钙出现吸收障碍,从而使血钙水平降低,加快骨丢失。

此外,患者可能由于运动缺乏、营养不良等因素,使得胃肠的消退功能降低,又因摄入的营养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相对不足,导致骨形成减少,形成II型骨质疏松。

2、继发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某种疾病或者是某种药物所引发的骨质疏松。

①若是内分泌性骨质疏松,可能是因为患者存在性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②若是药物性的骨质疏松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期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是影响肝酶类的药物,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药物性骨质疏松;③继发性骨质疏松可能患者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时候,长期服用激素,维生素D的摄入量减少,使其性功能降低,体重下降,而又因慢性阻塞性肺炎导致其活动量减少,又使继发性骨质疏松加重。

3、特发性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一般是指某些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因不明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其中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妊娠骨质疏松等,因为这类骨质疏松不是很常见,因此该类骨质疏松的病因目前不是很明确,其主要表现是腰髋部、足部以及背部因不明原因导致的骨折,而且患者经X线检查会发现相应的骨折部位的骨吸收量有明显增多,骨形成减少。

五、骨质疏松怎么预防?
1、要预防骨质疏松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营养,合理膳食,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食用一些含钙量、含磷量高的食物,比如说、鱼、虾、鸡蛋、豆类、乳制品、绿叶蔬菜等,坚持适当的户外运动,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不吸烟、少饮酒、少和浓茶咖啡以及碳酸饮料。

此外,有骨质疏松遗传倾向的患者要注意积极预防,并坚持定期体检和随访。

2、因为骨质疏松一般好发于绝经后5年至15年的女性,因此,此类患者要注意定期检查骨密度,观察骨量丢失情况,同时要注意补充钙质和雌激素,可以有效的延缓骨骼内钙质的流失,更安全、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

3、对于骨质疏松存在退行性减退的患者,为了能够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要注意积极治疗,可以服用活性VitD,从而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形成。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摔倒、颠簸等意外情况,同时要注意补钙,吸收充足的营养,加强适当的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结语:
通过以上关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简称OP)”的一些相关知识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骨质疏松的病因病理、分类都有了大致的认识和了解。

因此,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补充钙质,每天坚持适当的身体运动,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注意积极预防和治疗,才能有效的延缓骨质疏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