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背后空洞破坏机理及防治技术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破坏机理及防治技术探究
发布时间:2022-06-22T07:27:01.92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5期作者:韩坤[导读] 铁路等交通建筑项目中,隧道工程非常常见。

一些大型建筑项目地域跨度大,地形复杂,隧道工程经常出现衬砌质量问题,给铁路项目运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对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衬砌背后空洞破坏机理,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延长隧道寿命,保障隧道安全性。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38
摘要:铁路等交通建筑项目中,隧道工程非常常见。

一些大型建筑项目地域跨度大,地形复杂,隧道工程经常出现衬砌质量问题,给铁路项目运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对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衬砌背后空洞破坏机理,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延长隧道寿命,保障隧道安全性。

关键词:隧道工程;衬砌;空洞;原因;机理;防治及时 1引言
在隧道工程中,衬砌背后空洞是常见的病害,不仅对隧道的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又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对交通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如果衬砌背后空洞病害没有及时发现并妥善治理,空洞会对衬砌结构造成持续性破坏,加速缩减隧道寿命,增加风险,即使后期发现,治理难度也很大。

为此,对隧道衬砌背后空洞的病害应采取预防性管理思路,早发现,早治理。

2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形成原因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形成的原因又很多中,如设计原因、施工原因、运维原因等,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设计过程中对围岩荷载计算存在偏差。

围岩荷载计算一般以塌落为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复杂和围岩环境多样性,在水侵蚀、断层迁移、膨胀土等地质因素的影响下会造成围岩状态发生改变,而导致围岩荷载计算与实际存在偏差,导致隧道衬砌厚度不足,引发衬砌背后空洞病害。

地质勘探中围岩分界区域不准确。

隧道工程设计中,很多设计参数需要根据地质勘探得到的数据。

地质勘探工作准确度不高造成围岩分界处划分不准确。

一般这种情况在设计环节很难发现,只有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并及时反馈才能了解到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一些偏差较小的情况可以通过动态管理方式及时修正进行规避,但是有些围岩分界划分偏差较大的情况难以修正,形成空洞病害。

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合格。

混凝土浇筑环节,混凝土的配比质量不佳容易造成流动性不足,形成空洞病害。

在运送混凝土过程中,泵送管摩擦力大也会造成混凝土流动性不足。

此外,钢筋过于密集、钢筋锈蚀等施工因素也会导致空洞病害。

在支护作业中,支护表面不平整,在铺设防水层前没有认真检查,没有及时进行整平,导致支护和防水层之间存在空洞。

防水层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防水层的松铺系数执行,造成防水层施工质量不符合技术规程。

隧道所处环境对衬砌围岩造成腐蚀。

衬砌背后围岩或回填物服役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溶解、腐蚀等理化反应。

在不断腐蚀和冲刷的情况下,隧道衬砌背后形成缝隙,逐渐联通扩大,形成空洞。

3破坏机理分析
对于相同厚度的衬砌,随着空洞的增大,结构受到拉压应力增大,在关键截面上的轴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但弯矩增大。

空洞所在的位置对衬砌的破坏影响不同。

位于隧道拱顶的空洞对拱脚、墙角的破坏性最大,位于隧道拱腰的空洞对拱脚的破坏性最大。

随着拱顶空洞的扩大,衬砌结构受到的影响增大,结构越容易产生破坏。

仰拱空洞因受到外侧拉力而导致结构破坏,对衬砌承载力有严重影响,还会引起其他病害。

对于不同厚度的衬砌,随着衬砌厚度的增大,拱圈的变形不断减小,拱圈刚度增大。

在相同围岩压力作用下,衬砌拱圈刚度越大,弯矩轴力越大。

因此,增加衬砌厚度可以对衬砌结构的安全性有改善,但是衬砌厚度增加有一定限度。

如技术人员进行衬砌厚度增加的试验,结果发现,当厚度从35厘米增加到45厘米,表现出增加衬砌厚度有利于提升结构安全性;当厚度从45厘米增加到55厘米,随着厚度增加结构安全性变化不明显。

对于不同级别的围岩,衬砌结构拉应力数值随着围岩等级增加而又差异,结构拉应力在仰拱附近区域最大,围岩级别性能越好,第一主应力越大。

随着围岩级别性能降低,第三主应力逐渐增大,墙角受到的破坏性影响最强。

而且随着围岩性能降低,结构变形位移增大,拱圈轴力逐渐增大。

围岩性能较好时,拱圈受力最主要的位置在拱腰和仰拱处,这连个部位产生较大的向内弯曲的力矩。

围岩性能较差时,仰拱到墙角之间都受到较大的围岩压力,产生向内的弯矩。

围岩等级越低,围岩性能越弱,安全系数越小,围岩受到的压力越大,拱腰、拱脚等位置弯矩越大,越容易发生结构破坏,形成空洞。

4衬砌背后空洞的防治技术措施
在隧道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方案进行查阅,一旦发现实际施工现场和施工设计方案不相符的情况,及时和相关负责人联系沟通,确认施工方案,必要时进行修正。

在衬砌二衬施工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衬砌背后空洞检测。

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空洞认真做好标记,及时进行修复治理。

对检测到的细小空洞,可采用回填压浆方式进行修复;如果检测到较大较深的空洞,应对病害区域衬砌进行凿除,然后重新施工,还可以采用钢筋网挂网方式,混凝土灌注充填坑空洞。

如果因为塌方造成的空洞,应及时对空洞进行填充,填充后再进行二次衬砌作业,可相应增加二次衬砌内测的配筋数量,采用补强锚杆的方式将围岩和衬砌之间不平衡的受力状态进行修复,对衬砌结构进行强化加固。

如果探测到衬砌背后空洞是水腐蚀环境,水侵蚀作用会造成空洞进一步扩大。

对此,可检查是否因为局部回填注浆造成水压力局部升高的情况,采取措施降低水位,消除水腐蚀环境。

对衬砌内表面强度进行加固。

采用纤维板或钢板粘着及时,对衬砌内表面进行补强,抵抗衬砌背后空洞产生的内表面拉应力过大。

内表面强度加固不仅可以防治空洞病害,而且还可以提高衬砌承载力。

对衬砌内表面加固的方式可以和回填注浆结合起来,起到更好的衬砌加固效果。

如果衬砌背后空洞病害较严重时,造成隧道结构承担围岩压力困难。

这种情况可采用内衬补强来增加衬砌厚度,对衬砌劣化情况进行改善,提高衬砌结构刚度。

还可以安装拱架来抵抗围岩压力,对衬砌承载力不足,衬砌结构材料劣化起到改善作用。

实际施工中,可采用内衬补强和安装拱架相结合的方式,更有效的保护回填压浆,提高衬砌抗弯刚度,抵抗衬砌严重变形。

应用中需要认真计算截面的净空高度,保证施工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中,空洞病害时威胁隧道安全的典型风险。

实际项目中的空洞多为不对称性空洞,使衬砌结构受力状态十分复杂。

由于衬砌结构承受的荷载不同,受力状态向着对衬砌稳固性不利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引发其他病害,导致衬砌结构寿命降低。

因此,应重视隧道衬砌背后空洞的原因,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更好的保证隧道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何亮.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危害及治理方案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9(06):269-271.
[2]李晓斌.衬砌背后空洞对隧道结构安全性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6.
[3]李振,李德建,彭富强.山岭隧道背后多空洞对衬砌结构影响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0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