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2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

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为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

但是,
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

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目标,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

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

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
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魏晋风流,士人爱穿宽袍敞襟,以显自由不羁;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因之雍容华贵;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遇到巨大阻力,因为王公大臣认为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是一种罪过。

B.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因此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C。

在当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好像逐渐衰弱了。

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中式礼服.
D. 民族服饰,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与赵武灵王“革衣服之制”的内容相反,魏孝文帝“禁胡服,改汉服”,但他们都由此达到了融入汉族的目的。

[]
B。

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历经流变可谓博大精深。

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都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C.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我们的重视程度好像还不够。

D。

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是“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的一种体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不太符合当下审美观的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穿着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B。

“探讨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可以证明,当下有不少人正在试图弥补我们没有“国服”的缺憾。

C. 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D. 大唐盛世雍容华贵之服,彰显开放自信。

服饰反映社会,因此在国家崛起之今日,我们都应该把“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当成一件大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廖永安,字彦敬。

德庆侯永忠兄也。

太祖初起,永安兄弟偕俞通海等以舟师自巢湖来归。

太祖亲往收其军,遂以舟师攻元中丞蛮子海牙于马场河。

元人驾楼船,不利进退,而永安辈操舟若飞,再战,再破元兵,始定渡江策。

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太祖急挥甲士鼓勇以登,采石镇兵皆溃,遂乘胜取太平.授管军总管.以舟师破海牙水栅,擒陈兆先,入集庆。

擢建康翼统军元帅。

以舟师从取镇江,克常州,擢同佥江南行枢密院事。

又以舟师同常遇春自铜陵趋池州。

合攻,破其北门,执徐寿辉守将,遂克池州。

偕俞通海拔江阴之石牌戍,降张士诚守将栾瑞。

擢同知枢密院事。

又以舟师破士诚兵于常熟之福山港。

再破之通州之狼山,获其战舰以归.遂从徐达复宜兴,乘胜深入太湖.遇吴将吕珍,与战。

后军不继,舟胶浅,被执.
永安长水战,所至辄有功.士诚爱其才勇,欲降之,不可,为所囚。

太祖壮永安不屈,遥授行省平章政事,封楚国公。

永安被囚凡八年,竟死于吴.吴平,丧还,太祖迎祭于郊。

洪武六年,帝念天下大定,诸功臣如永安及俞通海、张德胜属辈皆已前没,犹未有谥号,乃下礼部定议。

议曰:“若楚国公永安等,皆熊罴之士、膂力之才,非陷坚没阵,即罹变捐躯,义与忠俱,名耀天壤。

陛下混一天下,追维旧劳,爵禄及子孙,烝尝①著祀典。

易名定谥,于礼为宜.臣谨按谥法:以赴敌逢难,谥臣永安武闵;杀身克戎,谥臣通海忠烈;奉上致果,谥臣张德胜忠毅。

”诏曰:“可。

"九年皆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

已,又改封永安郧国公。

无子,授其从子升为指挥佥事。

注:①烝尝:烝尝,本指秋冬二祭.后亦泛称祭祀。

郑玄笺:“冬祭曰烝,秋祭曰尝。


(节选自《明史·廖永安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B.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C.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D.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时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15岁行笄礼,均要取字,供别人呼唤。

B.封,帝王把自己的大量土地赏给亲属或臣僚。

例如:封侯(封拜侯爵),封君(领有封地的君主)。

C.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具有地位的人死后,据其生平德行,评定褒贬,给予的评判性称号。

D.从子,宗法意义上,从父兄弟之子称为从子,唐宋时才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

此处意同侄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廖永安投奔太祖,屡立战功。

太祖起兵不久,廖永安率水军前来归附.先后打败了元中丞蛮子海牙,生擒陈兆先,夺取镇江,攻克常州,攻破池州,捉拿了徐寿辉的守将,占领石牌戍,降服了栾瑞。

B. 廖永安战功显著,不幸被捕.廖永安率领舟师在常熟的福山港打败了张士诚的部队,又在通州的狼山再次打败敌人,缴获敌战舰而归。

恰遇吴将吕珍,与之交战,后援不继,船只搁浅而被俘。

C。

廖永安拒降遭囚,死后归乡。

太祖十分赞赏廖永安的忠勇,遥授行省平章政事,赐封为楚国公.廖永安被囚禁了八年,最后死于吴地。

平定吴地后,迁墓葬归故里,太祖在郊外亲自迎祭.
D。

廖永安死为鬼雄,谥郧国公。

廖永安拒降被杀,死为鬼雄。

朝廷普定功劳,但还没有给他谥号,太祖下令礼部议定,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

不久,又改封为郧国公。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安长水战,所至辄有功。

士诚爱其才勇,欲降之,不可,为所囚。

(5分)
(2)若楚国公永安等,皆熊罴之士、膂力之才,非陷坚没阵,即罹变捐躯,义与忠俱,名耀天壤。

(5分)
(二)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远怀舍弟颖、观等①
杜甫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②.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③,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注】①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②阳翟,今河南禹州;荆南,今湖北荆州。

杜甫安史之乱后曾流落荆州。

③错莫:纷乱昏暗。

8。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

第一、二句“阳翟"对“荆南",以空间的远隔写出了诗人与弟弟们天各一方.
B。

第三句中的“仍”字表现出兄弟分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写尽诗人内心的无奈.
C. 第五、六句写春风又起,冰霜消融,物候变换中暗寓着时光流逝、老去无为的感慨.
D。

第七、八句写云天昏暗,属远景;花萼稀疏,属近景。

两句写出诗人愁情无所不在。

E. 全诗诗意蕴藉,真挚感人,虽无一字直写思念之情,却处处紧扣题中的“怀”字来写。

9. 为什么“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这两句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8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长恨歌》中用双飞鸟和连理枝来比喻爱情永恒的两句是:,。

(2)江畔何年初见月?。

,江月年年望相似。

(王若虚《春江花月夜》)
(3)《陈情表》中李密从内外两个方面写自己没有亲近之人、伶仃孤独的两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不速之客[]
梁晓声
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

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教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
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

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在北京玩几天吧!
他笑了摇头:那可不行。

只有半个月假。

在沧州住三五天,还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
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

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

我们一起去沧州
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兵。

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

其实不尽然。

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
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我说:记得,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它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
的小伙子,对不对?他说:对。

就是他。

人们都说我俩长的像双胞胎.但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州去探望一位奶奶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吸了两口烟,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

人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他父亲是一胜利油田的一位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面了.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州站见上一面。

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是可以叙叙父子情的。

队友们一传看了那封信,都哭了。

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自然而然的,大家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

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出破绽,最后交给我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一张照片。

在车站,他望着我,我望着他。

过了好一阵儿,他问我:儿子,是你么?我说:爸,是我啊!
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一起。

我忍不住哭了,仿仿佛我们真的九年没见过面了。

他也落泪了。

后来我们就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都不停地吸着烟。

聊了一会儿之后。

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我的照片,也就是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看照片又看看我,犹豫好一阵儿,终于单刀直入的问:小伙子,别演戏了.说吧,你为什么冒充我儿子?
我无奈,只有老实交待.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说:儿子,不,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

既然你老实交待了,那么我也老实交待吧.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

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

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推选出来,经领导批准,专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的
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

列车即将启动,我们不得不都站起。

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彼此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

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住在沧州乡下。

一周前,我收到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那个人写给我的信。

信上说,小侯八十三岁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

老孟在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团圆上几天。

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线,就节省几元钱吧!
唉.这些石油人哪!怎么是这么奇特的人啊!
我流下了泪,默默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
(选文有删改)1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他”,但作者并没有给他一个具体的名字,颇具匠心,强调了主人公的平凡,凸显
了他所代表的普遍意义。

B。

去见小侯父亲之前领导交给“他”小侯父亲照片的细节看似闲笔,其实它是情节发展的关键,否则,他和父亲无法见面。

C。

文中多次使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或用来表现石油工人高尚的精神境界,或用来表达我对石油工人的敬仰之情。

D。

作品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两个石油工人冒充父子关系的故事,赞扬了石油工人特有的奉献精神和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12。

小说以不速之客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13。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2分)
第Ⅱ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设立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

B。

目前,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映。

该剧之所以好评不断,除了剧情足够劲爆外,老戏骨们精湛的演技也是一大原因。

C。

现场检查的专家指出,学生宿舍是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今年东北玉米主产区爆发大面积玉米粘虫灾害,其范围之广、密度之高达到了2001年以来的最高值.
15.(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上《星光大道》舞台的农民选手朱之文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
....,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歌唱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B。

对联这种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
....的特色赢得了广大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青睐.
C。

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的行为,但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这是令.
行禁止
...的。

..
D. 当前,垃圾短信、骚扰电话让人不厌其烦
....,诈骗短信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如何还手机用户一片清静?手机实名制值得一试.
16.(3分)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朝代会变迁、历史会发展、时代会前行、制度会改变,__①__文化在潮起潮落中始终不断流,它__②__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保障,__③__一个国家独具特色屹立世界的精魂所在。

___④___抛弃了自身的文化,人人都是亡国之徒,___⑤___丧失了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__⑥__最为可怕的流离失所。

A. A
B. B C。

C D. D
17。

(3分)填在横线处,与语段含意最为吻合的一项是()
,。

古今有识之士治学都很注重“博观而约取”。

观而有选,取而有择,有的放矢。

韩愈在《原道》中批评有些人读书作文“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袁枚在解释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爱因斯坦则说:“在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些真知灼见,发人深思. A。

去糟粕,辨真伪 B. 博览群书,多多益善
C. 知贵精,不贵多 D。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18.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字。

(3分)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天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和部署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同时公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答:
19.下面是国家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请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3分)
20.阅读示例中描写“鸡”“马”的文字,请你从十二生肖中任选一种,加以仿写.要求:采用拟人手法,所写内容具有哲理意味;不得超过30字。

(3分)
示例:鸡:没有劳动成果的,往往叫得更响亮.
马:千里荣誉,来自脚下不停歇地前进.
21。

现在,有些超市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且在醒目处贴有“每一个摄像头都是一双监视你的眼睛”“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样让人很不舒服的标语.请你另拟一条提示语,既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又语言得体。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写作题(60分)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网络词汇“颜值”在《咬文嚼字》杂志发布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排第三。

颜值表示人物颜容英俊或靓丽的数值,用来评价人物容貌和姿色,有“颜值高”“颜值爆表”“颜值暴跌”的说法。

当80后、90后成为社会主力军,“颜控"的数量也日益增多,我们渐渐发现,长得好看的男人或者女人,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战场上,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

于是更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了。

这并非是无的放矢.英国刊物《经济学人》最近指出,权力属于颜值更高的领导人。

不管在大猩猩社群还是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领导人要达到职业生涯的最高点,长相(以及身高、肌肉、语音语调)和成就一样重要。

现在颜控流行,根本上是人们把相貌商业化的结果,相貌被当成商品或者一个消费符号.
颜值真的这样重要吗?你对现在的颜控流行怎么看? 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定,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800字,写一篇作文.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B
2. A 3。

C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能力。

B项,强加因果,“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的原因不是“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项,张冠李戴,选项源自文章第一段,从文中来看,“革衣服之制”的不是赵武灵王而是魏孝文帝,并且赵武灵王改制并不是为了融入汉族。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作者在语言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项,曲解文意,“只有……才……”表达条件关系,过于绝对化,原文是假设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顷之,发江口.永安举帆,请所向,命直指牛渚。

西北风方骤,顷刻达岸。


5. B(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

封君:领有封地的贵族。


6.D(“廖永安拒降被杀,死为鬼雄."理解有误,文中是说功臣廖永安拒降被囚,死为鬼雄。

“朝廷普定功劳,但还没有给他谥号"理解有误,文中说是天下大定,但还没有给他谥号,朝廷普定功劳时授予他谥号武闵。

)
7.【答案示例】(1)廖永安擅长水战,所到之处就立下战功。

张士诚十分爱惜他的才能和勇气,想要招降他,遭到拒绝,他被投进囚牢。

(“辄、为”各1分,句意3分)(2) 像楚国公永安这种人,是英勇无畏、有强大力量的人,不是冲锋陷阵身亡,就是遭受祸乱而为国捐躯,忠义两全,英名光耀天地。

(“没、罹"各1分,句意3分)
【参考译文】
廖永安,字彦敬,德庆侯廖永忠的兄长。

太祖起兵不久,廖永安兄弟偕同俞通海等人率水军从巢湖前来归附。

太祖亲自前往收编其军队,并利用这支水军攻打驻守在马场河的元中丞蛮子海牙.元军驾驶的楼船,进退不便,而廖永安等人驾的船轻快如飞,多次战斗,终于打败了元兵,于是制定了渡长江的计划。

不久,从江口发兵,廖永安下令升帆,向(太祖)请示前进方向,太祖下令直指牛渚。

(此时)西北风很大,顷刻之间到达彼岸。

太祖指挥甲士鼓足勇气登岸攻击,采石镇的军队全部溃逃,太祖军又乘胜攻取太平.廖永安被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