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江西卷作文《仰不愧天,俯不怍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语文江西卷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

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 700 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仰不愧天,俯不怍人》
孟子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此乃君子之乐,亦应是吾辈崇尚之人生至乐。

无愧于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面临着无数的诱惑和选择。

若能在每一个抉择的关头,都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不被私利所迷惑,不被权势所压迫,便能做到仰不愧于天。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以其高尚的品德,成为我们的楷模。

包拯,公正廉洁,执法如山,不畏权贵,为百姓伸张正义,他的心中无愧,故而能名垂青史;海瑞,刚正不阿,直言进谏,哪怕得罪权贵,也绝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他的行为无愧天地,赢得了百姓的敬仰。

俯不怍人,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在与人交往中,真诚待人,不欺骗、不伤害,以善良和宽容之心对待他人。

当我们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时,我们便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雷锋,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他的无私奉献,让无数人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特蕾莎修女,用自己的爱去关怀那些贫病交加的人,她的付出让世界充满了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择手段,违背道德和良心。

他们或许能获得一时的荣华富贵,但内心却永远无法得到安宁。

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在权力和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最终身败名裂,成为人们唾弃的对象;那些欺诈行骗的商人,为了谋取暴利,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他们的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也给自己带来了法律的制裁。

要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需要我们不断地修身养性。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明白什么是是非善恶,什么是美丑荣辱。

其次,要时刻保持自省的精神,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及时纠正错误。

最后,要在行动中践行道德准则,将“无愧于心”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当我们真正做到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时,我们便能拥有一颗坦荡而宁静的心。

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雨和挫折,我们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摇。

这种内心的强大和自信,将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让我们以君子之乐为追求,努力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在这纷繁的世界中,坚守一份纯粹和真诚,享受人生的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