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综合题考试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综合题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实验探究综合题
1.某生物小组同学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以下几种动物。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用_______呼吸,E特有的______可以辅助呼吸。
(2)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
(3)F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①_______②_______。
(4)E的身体结构和生理适于飞行生活,其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2.现存动物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95%,脊椎动物约占5%,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下面是某生物小组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因为它们的身体内有_________。
(2)图中C靠_________的配合完成运动;图中D的贝壳是由_________的分泌物形成的,它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
(3)图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____],它们的体表有_________,身体和_________都分节。
(4)图中H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图中J的体表覆羽,_________变成翼,有
_________无齿,用气囊辅助肺呼吸。
(5)图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图中属于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是[____]。
3.如图所示为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说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图甲表示鸟的外形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时阻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2)图乙表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它是鸟的飞行器官。
(3)图丙表示鸟的________发达,可以有力牵动两翼飞行。
(4)图丁表示鸟的骨骼特点是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可以________,适于空中飞行。
(5)图戊表示表示鸟体内与肺相通的_________,呼吸一次完成________次气体交换,从而大大提高呼吸效率。
4.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_____] (填序号)的位置来区分。
(2)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其体表,原因是保持正常
_______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_,它可以辅助运动。
(4)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的。
身体分节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蚯蚓能把自然界中一些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应属于__________者。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5.自然环境复杂多变,生活在其中的动物需要通过各种行为来趋利避害,以确保个体的存活和生命的延续。
下图为细腰蜂储藏食物的过程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细腰蜂羽化为成虫后,会很快完成交配以及上图所示过程,并将卵产于洞内。
这一系列行为不需要学习即可完成,属于_______行为。
老马识途、蜘蛛结网中,与细腰蜂上述行为属于同一类型的是_____。
(2)在细腰蜂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学习,如学会辨认每一个洞口的位置,以便能将食物准确无误地带回“家”,从获得途径上看,这属于____行为。
一般来说,动物越_______,此类行为越复杂。
(3)研究细腰蜂储藏食物时用到的方法属于_____法。
除此之外,在研究动物行为时还经常会用到_____法。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观察如图图片,完成相关问题:
(1)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显著增强,与它们体内关节具备的灵活性有关,由图可知,关节周围由[ ]_____([ ]内填写图中代码,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名称。
下同)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腔隙,且该密闭结构中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确保关节的灵活性。
(2)负重屈肘能锻炼上肢的力量,如图所示,当受到神经系统的刺激时[ ]_____收缩,运动所需的能量依赖于消化、呼吸和循环等系统的配合。
(3)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如图所示,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 ]_____,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人类主要靠_____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4)有些动物如白蚁,会营群体生活,即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主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_____,有的群体(如狒狒)还会形成等级。
在探究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时,某小组设计了一个探究蚂蚁通讯的实验,请予以完善。
步骤一: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A、B、C三个小岛。
A、B岛与A、C岛间用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形成桥①和桥②如图2所示。
步骤二:将饥饿的蚂蚁放在A岛处,B岛放食物,C岛不放食物,让蚂蚁自由通过桥①和桥②,大多数蚂蚁爬向了B岛。
步骤三:_____。
(补充实验步骤)
(5)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动物作为消费者,在其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过程中,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
7.下图是骨,关节,肌肉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①是_____,图乙中的③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____。
(2)图乙中的④在运动中起_____作用。
(3)关节的两大特点是牢固性和灵活性,图丙中已标注的相关结构依次是____(填数字)。
(4)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情况_____。
8.教育部发布新规定,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请根据下图联系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人体各项运动的完成都需要运动系统直接参与,那么人体运动系统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图一所示,骨骼肌是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乳白色的__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_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3)图三中,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_状态,牵引身体向上运动。
(4)图二所示,在你立定跳远的过程中,膝关节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而女生做仰卧起坐时,髋关节在活动中起______作用。
三、实验探究综合题
9.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三大功能。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
(2)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它具有______能力。
(3)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所以被称为________生物。
(4)图中的分解者可将植物的残枝落叶、动物的尸体粪便分解为______被植物吸收利用。
(5)据图可知,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和食物消化过程______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10.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时刻不停的。
下图是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请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牛、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分解者把他们分解为④______和
⑤______等。
(2)在光照下,④和⑤又可被植物利用,植物进行______作用制造的______又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3)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_____。
11.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在其一手造成的有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了14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降猫行动”的任务。
(1)蚊子属于节肢动物门的_____纲,该纲动物的身体由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2)在分类上,壁虎属于_____动物;猫和老鼠属于_____动物。
(3)猫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捕捉到老鼠,只有经过大量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达到技能熟练,即使这样也不是每次必有收获。
这样的动物行为是_____行为。
(填“先天性”或“学习性”)(4)从资料中可以看出,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_____中起重要作用。
12.观察如图,认真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大多数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选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它们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植物中摄取①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这些物质有的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体内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②___________气体等物质;其粪便和遗体中的这些物质经分解也能产生气体②、以及③___________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___________利用。
可见,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动物个体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答完整才计分)(3)如果某种动物因缺乏天敌而数量过多,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综合题
13.某生物实验小组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记录如下:
①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
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A、B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
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
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
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一步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______
A.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
B.使培养基表面看起来很黏稠
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2)细菌和真菌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______生物。
(3)在实验过程中选取A、B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是______。
(5)如果实验成功,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其中有(如图状)营养菌丝体形如扫帚,呈蓝绿色。
你判断是______菌。
14.下图分别是青霉、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中部分结构的名称:①是_____,其中能够从营养物质中吸收有机物的是③___。
(2)从图A中提取的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以治疗由___感染引起的疾病,而对各种病毒性感染疗效不佳,因此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
(3)图B中①的名称是___,它是用于在液体环境中运动的。
③是_________。
(4)图B中,环境适宜时,这种“菌”每隔20分钟分裂一次,请你计算一下;有人手上感染了100个这种“菌”,一个小时后他的手上将会有____个。
这个结果对你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图分别是酵母菌、青霉、蘑菇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是________细胞真菌。
酵母菌细胞有[1]________、[2]________、[3]细胞质、[4]细胞膜、[5]________等;青霉、蘑菇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
和酵母菌一样,青霉、蘑菇的细胞内都有________,所以酵母菌、青霉、蘑菇都属于真核生物。
(2)青霉结构中的[2]是_______菌丝,它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1]________,它是用来繁殖后代的:青霉结构中的[3]是________菌丝,它能够深入到营养物质的内部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
(3)磨菇的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1]________和[3]________组成。
16.地衣由真菌和绿藻共同构成,它很容易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伤害。
下表所示为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衣种类数量,请据表回答:
距市中心的距离(千
024********
米)
地衣的种类数量(种)1481420122029
(1)地衣中的绿藻从真菌那里得到水分和无机盐,真菌可从绿藻中得到有机营养,因为绿藻可进行_____,营养方式为_____。
地衣对空气中有害气体敏感,可作为环境指示植物。
(2)据表可知,地衣种类数量的分布规律大致为_____。
为保证城市发展,该市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据表推测,高速公路距市中心的距离约为_____千米范围内。
(3)据以上信息推测,该城市干扰地衣种类数量的二氧化硫最可能来自于_____。
二氧化硫可进一步形成_____,降落后会对生物圈中的更多生物产生严重影响.
(4)基于以上分析,你认为该市应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间的突出矛盾呢?请提供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或建议:_____。
五、实验探究综合题
17.如下图是科学家探究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的实验,据图回答:
(1)烟草花叶病毒形状呈杆状,属于____病毒。
(2)据图可知,病毒寄生在其它生物细胞内,靠自己的____物质感染细胞并制造出新的病毒。
(3)烟草种类很少,但病毒种类很多,这表面上是生物____的多样性,实质上也说明了生物的____多样性。
(4)在生物工程中,利用病毒能够特异侵染某种寄主细胞的特点,可以让某种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____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18.地球上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从出现原始的生命到形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科学家们从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
(2)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生物学家根据生物性状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程度,把生物分成7个不等级。
其中动物和植物对应的分类单位是____。
(3)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
自然界中的生物就是通过遗传、变异和___不断进化。
(4)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研究发现:在6亿年前出现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大约在5.3亿年前出现最早的鱼类,大约3.2亿年前才出现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___,该种生物类群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__(请列举一点)。
(5)根据_____可将图中的脊椎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另一类是鸟类和哺乳类。
其中哺乳类是最高等的一类脊椎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成活率。
19.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古道西风瘦马;D.两只黄鹂鸣翠柳;E.春蚕到死丝方尽;F.海阔凭鱼跃。
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请分别写出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
_________。
(2)E诗句中的生物发育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诗句中动物的牙齿分为______和________,这与它的_______食性有关。
(4)D诗句中动物的前肢特化为______,以适应飞行。
(5)如图为嫁接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嫁接的两种方式是枝接和________。
②嫁接成活的果树,所结果实的性状跟________(填“接穗”或“砧木”)相同。
20.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请据图回答问题:
A.玉米 B.肾蕨 C.水绵 D.向日葵 E.葫芦藓 F.油松
G.家兔 H.鲫鱼 I.蝗虫 J.青蛙 K.蚯蚓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等级。
其中,
_________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请将图中B、C、D、E、F等植物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_________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4)上述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是:_________;上述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5)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_________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6)家兔等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_________和__________。
(7)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多种,请写出至少两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实验探究综合题
1.体壁气囊脊柱胎生、哺乳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如骨骼轻而坚固,有龙骨突体温高而恒定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
解析:体壁气囊脊柱胎生、哺乳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如骨骼轻而坚固,有龙骨突体温高而恒定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分类,识图可知,A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是螃蟹,属于节肢动物;C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是蜥蜴,属于爬行动物;E是家鸽,属于鸟类;F 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可以从动物不同的特征方面来解答。
【详解】
(1) A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无专门的呼吸系统,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E是家鸽,属于鸟类,体内有气囊,与肺相通,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2)A蚯蚓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是螃蟹,属于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C是青蛙,D是蜥蜴,E是家鸽,F是家兔,它们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3)F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4)E是家鸽,属于鸟类,多数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食物;体温高而恒定;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的主要特征。
2.B E G H J (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肌肉和刚毛外套膜足 A F I (坚韧的)外骨骼附肢肺前肢喙 G J 生
解析:B E G H J (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肌肉和刚毛外套膜足 A F I (坚韧的)外骨骼附肢肺前肢喙 G J 生殖和发育 G H J
【分析】
题目考查各动物类群的特征,据此答题。
【详解】
(1)脊椎动物是指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图中鲨鱼、青蛙、狗、蜥蜴、大山雀属于脊椎动物。
(2)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运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3)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
蜜蜂、蚂蚁和螃蟹属于节肢动物。
(4)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
大山雀属于鸟类。
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5)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体温恒定,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狗和大山雀属于恒温动物。
(6)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 (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故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爬行动物的皮肤能防止水分散失,能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卵有卵壳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能在陆地上孵化。
所以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是成功登陆的动物。
比爬行动物更进化高等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也适应了陆地生活。
【点睛】
熟记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解题关键。
3.流线型翼胸肌减轻体重气囊两
【分析】
鸟类的身体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
解析:流线型翼胸肌减轻体重气囊两
【分析】
鸟类的身体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直肠很短,排出粪便都很迅速,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所以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
【详解】
(1)图甲表示鸟的外形是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适于空中飞行。
(2)图乙表示鸟的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翼是鸟的飞行器官。
(3)图丙表示鸟的胸肌发达,胸大肌发达,收缩能力强,可以使翅膀下压的速度快而有
力,从而增大空气对翅膀的反作用力,使鸟类飞行时有力、持久。
(4)图丁表示鸟的骨骼特点是骨骼轻、薄,长骨中空,能减轻体重,适于在空中飞行。
(5)图戊表示鸟的身体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气囊的作用是储存空气。
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点睛】
鸟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可结合着鸟类的主要特征理解掌握。
4.(1)3
(2)呼吸(或气体交换)
(3)刚毛
(4)使运动更加灵活
(5)分解
【分析】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蚯蚓用湿润的体
解析:(1)3
(2)呼吸(或气体交换)
(3)刚毛
(4)使运动更加灵活
(5)分解
【分析】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图中1前端、2体节、3环带、4体节。
(1)
在蚯蚓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颜色较浅的环带。
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依据3环带的位置来区分,如图:
(2)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
因此,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湿润,保证蚯蚓的呼吸。
(3)
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因此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刚毛,它可以辅助蚯蚓的运动。
(4)
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以增加它运动的灵活性,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的运动。
(5)
蚯蚓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它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5.先天性蜘蛛结网学习高等观察实验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
解析:先天性蜘蛛结网学习高等观察实验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详解】
(1)腰蜂羽化为成虫后,会很快地完成交配以及上图所示过程,并将卵产于洞内。
这一系列过程不需要学习即可完成,是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2)细腰蜂在它的一生中也需要学习,如学会辨认每一个洞口的位置,以便能将食物准确无误的带回“家”,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后天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此类行为越复杂。
(3)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研究细腰蜂储藏食物时用到的方法属于观察法。
除此之外,在研究动物行为时还经常会用到实验法。
【点睛】
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和发育方式以及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关节囊 6肱二头肌 8翼骨、肌肉和关节形成一定的组织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大多数蚂蚁爬向了C岛物质循环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