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系统水力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排洪系统水力计算
截洪沟采用矩形断面,按以下公式进行水力计算:
流量公式:Q=ω·V
流速公式:V=I R C ⋅
曼宁公式:C= 式中:
Q —流量(m 3/S );
ω—过水断面面积(m 2);
V —流速(m/s );
R —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的比值)(m ); I —水力坡度;
C —流速系数(谢才系数);
n —沟壁粗糙系数(据材料而定),毛石混凝土截水沟内壁n 取0.015、浆砌片石取0.025。

ω=bh
R=ω/(b+2h)
b —沟宽(m );
h —水深(m );
一号截洪沟根据其沿程的地形地质情况,其纵向坡度Ⅰ值取为0.03,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30块石结构,若沟净断面宽取1.5m 、高取1.4 m (充水高度按1.0m 考虑),则其流速和流量的计算如下:
ω=1.5×1.0=1.50(m 2)
R=1.50/(1.0×2+1.5)=0.429(m)
61
1R n ⋅
V=34.738×(0.429×0.03)1/2=3.941(m/s)
Q=ω·V=1.50×3.941=5.912(m3/s)
截水沟过水流量已大于了该沟汇流区域的洪峰流量5.188m3/s,最大设计流速为3.941m/s,略小于于浆砌片石水渠允许的最大不冲流速(4m/s),考虑到流速计算未考虑水沟转弯对流速的影响,故该断面可行,可最大限度地排除该区域汇集的洪水。

2#截水沟根据其沿程的地形地质情况,其纵向坡度Ⅰ值取为0.03,采用C20毛石混凝土结构,若沟净断面宽取1.8m、高取1.6m (充水高度按1.2m考虑),则其流速和流量的计算如下:ω=1.8×1.2=2.16(m2)
R=2.16/(1.2×2+1.8)=0.514(m)
C=(1/0.015)×0.5141/6=59.667
V=59.667×(0.514×0.03)1/2=7.409(m/s)
Q=ω·V=2.16×7.409=16.003(m3/s)
截水沟过水流量已大于了该沟汇流区域的洪峰流量14.206m3/s,最大设计流速为7.409m/s,小于毛石混凝土水渠允许最大不冲流速(8m/s),故该断面可行,可最大限度地排除该区域汇集的洪水。

3#截水沟根据其沿程的地形地质情况,其纵向坡度Ⅰ值取为0.03,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30块石结构,若沟净断面宽取1.2m、高取1.2m(充水高度按0.8 m考虑),则其流速和流量的计算如下:ω=1.2×0.8=0.96(m2)
R=0.96/(0.8×2+1.2)=0.343(m)
V=33.466×(0.343×0.03)1/2=3.395(m/s)
Q=ω·V=3.395×0.96=3.259(m3/s)
截水沟过水流量已大于了该沟汇流区域的洪峰流量1.967m3/s,最大设计流速为3.395m/s,小于浆砌片石水渠允许的最大不冲流速(4m/s),故该断面可行,可最大限度地排除该区域汇集的洪水。

3、截水沟设计要点
因截洪沟沿程未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基岩裸露或埋深情况不详,设计以强风化页岩做为截洪沟基础的持力层,因此,在现场施工前,须事先对基础部位的岩土层进行开挖或开挖后回填,要求基础要坐落在相对稳定和坚实的基岩层面上,要求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400kpa,个别地段基岩埋深过大,也要开挖揭露出强风化基岩顶面(开挖过程中应加强验槽工作,基坑开挖后,必须请甲方、设计和地勘部门现场验槽认可),然后再回填M7.5浆砌片石找平,再在其上做排洪构筑物的基础。

1#、3#截洪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30块石修筑,底部为200mm 厚M7.5浆砌片石找平,截洪沟浇筑完毕后沟外两侧开挖空间要用块石土回填压实。

截洪沟浇筑厚度为0.6m、底厚为0.6m。

2#截洪沟采用C20毛石混凝土浇筑,其内壁和侧壁顶面要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

截洪沟为沟埋式,底部为200mm厚M7.5浆砌片石找平,截洪沟浇筑完毕后沟外两侧开挖空间要用块石土回填压实。

截洪沟浇筑厚度为0.4m、底厚为0.5m。

排洪系统布置、结构、工程量及平面布置见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