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检验和观察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安全可靠性。
方法:选取足月妊娠的剖宫产手术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罗哌卡因(试验组)或布比卡因(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并且实时观察两组麻醉药物对孕妇产生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取得了比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罗哌卡因对心脏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对产妇和婴儿的安全程度明显高于布比卡因。
结论:在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中使用罗哌卡因的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使用。
标签:罗哌卡因;剖宫产;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是一种最新的长效型局部麻醉类药物,它的药理学性质以及化学结构都和布比卡因比较相似[1],这两种药物被广泛的应用于产科的硬膜外麻醉,现将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100例孕妇的硬膜外麻醉后做剖宫产手术的疗效做如下陈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0年10月-2012年9月单胎足月妊娠进行硬膜外麻醉后剖宫手术孕妇100例。
病例全部符合(ASA)Ⅰ~Ⅱ级的标准,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心脏和肺部疾病,体重60~85 kg,年龄22~35岁。
100例孕妇被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采用罗哌卡因为麻醉剂),对照组50例(采用布比卡因为麻醉剂)。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孕妇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开放静脉30 min,随后静脉滴注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
硬膜外的麻醉穿刺点以椎间隙为准,行椎间隙穿刺后往头端留置管3 cm,试验组应用10%葡萄糖液1 ml和0.894%罗哌卡因2 ml;对照组应用10%葡萄糖液1 ml和0.75%布比卡因2 ml,让产妇保持平卧位状态,等待医生进行剖宫产手术。
1.3 观察指标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心电图,详细记录心率、心律、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特别注意产妇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最大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阻滞恢复时间。
观察产妇在手术途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比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等[2]。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试验组的最大阻滞时间和感觉阻滞最大维持时间都长于对照组。
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慢,阻滞时间恢复快。
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快,阻滞恢复时间慢,与文献[3]报道相类似,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试验组出现心动过速1例,心动过缓1例(4.0%),低血压1例(2.0%),恶心呕吐2例(4.0%)。
对照组出现心动过速1例(2.0%),心动过缓3例(6.0%),低血压4例(8.0%),恶心2例(4.0%),呕吐1例(2.0%),呼吸困难3例(0.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两种麻醉剂的安全可靠性而言,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终止妊娠的必需手段。
对减少孕妇难产的痛苦和降低孕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因此,剖宫产手术中麻醉剂的选择和剂量的控制都必须慎之又慎,因为这关乎到孕妇和婴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但是在剖宫产手术中对麻醉药物的使用不能达到尽善尽美,具备较好镇痛效果的麻醉剂使用量或多或少对产妇和婴儿构成潜在的危害,而安全的麻醉都不能达到很好的镇痛效果。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经过多方面临床麻醉药物使用效果发现,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
硬膜外麻醉在临床上一般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两种麻醉剂,分别是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
而硬膜外麻醉的首选麻醉药物是罗哌卡因,因为这种麻醉剂能切实保障产妇和胎儿的人身安全,它对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效果具有可控性,麻醉镇痛的效果相对稳定。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均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的典型代表,它们的理化结构和临床疗效比较相似,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手术的麻醉。
女性在妊娠期间体内的胎儿正属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各种器官和组织结构发育都均属于不成熟状态;孕妇的子宫随着临产期的临近越来越大,身体内部的代谢频率相对增高,机体耐药性明显降低,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对于保障孕妇和婴儿的健康十分必要。
同等浓度的使用前提下,罗哌卡因相比布比卡因而言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要低,药性持续的时间也短,对心脏、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其他脏器的毒副作用也低。
根据本次的临床试验效果显示,试验组出现了2例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了6例类似症状。
对两组分别使用相同剂量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后,罗哌卡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明显小于布比卡因。
在对孕妇进行硬膜外麻醉期间需要根据孕妇身体的差异性严格控制药量,确保孕妇和婴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在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中被广泛应用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作用于孕妇机体以后基本上都会表现出程度不一的药物反应。
比如头晕、头痛、乏力、恶
心、呕吐等,这些症状持续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减缓直至消失。
为了有效的预防孕妇在局麻药施用过程中出现血压降低或者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一般在施行硬膜外麻醉的前期预先施用增压类药物,根据孕妇个体的差异性适当的扩充血容量。
如果孕妇在手术途中发生血压降低,应该立即静脉注射5~10 mg麻黄素。
在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相比使用布比卡因而言具有以下优势:小的药物使用量可以达到平稳持久的药效,药力起效快,阻滞完善,阻滞的持续时间长,对肌肉的松弛性较好[2],因此,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比较广泛。
虽然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比较相似,但是罗哌卡因对心脏的毒副作用相比布比卡因而言明显较小,对孕妇和婴儿的安全性较高,因此在剖宫产麻醉过程中常用罗哌卡因。
参考文献
[1]王彤磊.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产科麻醉的效果[J].辽宁医学杂志,2009,23(1):20-21.
[2]郭红艳.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剖官产疗效对比[J].中国药师,2009,12(4):502-503.
[3]侯小涛,王云鹏,付华,等.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