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海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之间一般并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学校的哪一种独特性?____
A.公益性B.垄断性C.独立性D.非自愿性
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____ 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
3、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____
A.2岁B.4岁C.6岁D.8岁
4、学校产生于____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5、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____ 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
6、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
A.5±2组块B.7±2组块C.5±2 D.7±2
7、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得出这个被评对象相对于基准的位置,或者用某种方法将被评对象排列出等级顺序的评价属于____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达标评价D.形成评价
8、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___
A.正与负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
9、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观点的苏联教育家是____
A.克鲁普斯卡娅B.马卡连柯C.加里宁D.凯洛夫
10、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____ A.课的目标B.课的类型C.课的任务D.课的结构
11、下列情境中代表学习的内部动机情境的是____
A.课间休息时,王峰回到教室看书B.张老师表扬王峰的作文写得好C.校长宣布三好学生名单D.杨阳每天上网打几小时游戏
12、一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种心理现象叫____
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
1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决议,规定教师节的时间是____ A.每年的10月1日B.每年的9月1日C.每年的9月10日D.每年的10月10日
14、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
A.苛勒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C.贾德D.桑代克
15、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____ 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
16、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订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____
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
17、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____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18、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依据是该节课的____
A.教学目的B.教学结构C.教学任务D.教学种类
19、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的教育心理学家是____
A.布鲁纳B.布卢姆C.加涅D.奥苏伯尔
2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_
A.物质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精神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称为____
A.教育目的B.教育计划C.教育方针D.教育目标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____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
3、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____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或者到工厂等地方开展实地观察访问等,这种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属于____
A.实物直观B.模像学习C.言语直观D.变式直观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____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
6、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____
A.6、7岁~11、12岁B.11、12岁~14、15岁C.8、9岁~16、17岁D.6、7岁~14、15岁
7、学校文化的内容有____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B.对学校功能及其社会责任的理解C.对个性的理解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E.对集体的看法
8、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
A.利托尔诺B.孟禄C.斯金纳D.华生
9、问题的解决有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____
A.提出假设B.扩充假设C.运用假设D.确定假设E.检验
假设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____颁布的。
A.1989年B.1991年C.1993年D.1995年
11、我国的《教师法》颁布于____
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
12、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二是联结阶段,三是____
A.程序化阶段B.内部言语动作阶段C.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自动化阶段
13、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____
A.标准化成就测验B.教师自编测验和问卷测验C.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D.认知测验和能力测验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____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
1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____
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
16、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____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规定每天看电视的固定时间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7、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____
A.公共性和生产性B.公益性和免费性C.科学性D.国际性E.终身性和未来性
18、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____
A.连贯动作B.行为习惯C.活动方式D.行为特点
19、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____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0、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____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