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高中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通用技术《高中通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题目是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本节知识共需要两个课时完成,本课为1课时。

框架主要内容确定依据
一、说教材1、本节知识在教
材中的地位
l 本节知识教材具体体现了课程标
准中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经历一般的技
术设计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

l 这一节教学内容地位重要,是本章
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l 首先,知识点贯穿了整本书的内
容,对整本教材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l 其次,从本章开始学生接触到了实
践操作的内容。

开始让学生完成由理解
到应用,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l 所以,本节与后面各章的关系属于
“总——分”的关系。

按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
念以及课程设计思路,《技
术与设计1》旨在使学生
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
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形
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
养。

2、教
学目

A、知识与
能力
l 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
基本技能;
l 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l 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
案。

按照《普通高中通用技术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
标”,再根据本节课的内
容,对应起来确立了这节
课的教学目标。

B、过程与方

l 体验设想具体化的复杂性和创造
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l 经历技术设计中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l 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
和探究欲望,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l 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
l 培养富有想象、创新的个性品质。

3、教学重、难点 l 重点: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
方案。

根据课标要求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所以这两个环节,都要让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l 难点:如何制定设计方案,体现出
方案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
现为一种创造精神。

如何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
要突破的难点。

二、说教法1、教学方法l 采用案例分析——便携式小凳的
设计,进行启发式教学,生动地展示设
计的一般过程。

l 在教学中,要启发、鼓励学生设计
思路的发散性、构思方案的多样性。

l 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授法、任务驱
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知识迁移法。

首先根据教学目的和任
务,有新知识的传授,所
以采用讲解法;根据通用
技术这门学科性质和学生
的年龄特征,采用案例分
析、合作教学和启发式的
教学方法。

2、教学媒体l 学生用于集会的塑胶小方凳;
l 教材上所展示的小凳;
l 电脑多媒体平台;
l CAI课件。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确定了用于该节课的教学媒体。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l 本节知识让学生要开始步入动手
的这个过程,使他们能感受到把设想转
变为方案的过程。

l 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
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但对不少产品设计、
制作则知之甚少。

这节内容的学习就让
学生从设计者角度而非消费者的角度去
认知事物。

根据该节课知识在教材中
的安排,学生特征分析,
以及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
情况来确定。

2、学法指导l 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采用分析、讨
论、归纳总结、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
充分体现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l 让学生小组合作来制定设计方案。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根据通用技术这门学科性
质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让
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l 展示同学们刚买的小凳--塑胶
小方凳。

l 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了开学典礼,
都购买了塑胶小方凳。

你们对这凳子是
否满意?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同学们
是否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多功能的便携小
凳子?到时候可以把凳子批量生产出
来,提供给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使用。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
的教学法,使学生带着真
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
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以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
l 以任务驱动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现有的凳子存在的问题。

小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设计。

(二)问题生成l 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哪些?制定设
计方案需要经历哪些步骤?如果是你来
设计小凳,你会怎么设计呢?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采用问题驱动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这些问题涵盖了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用问题凸现出来。

(三)主动探究综述l 根据提出的以上问题,以任务驱动
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每个知识点,老师
要做引导,同时又对同学们探究的结果进
行总结。

l 利用启发式教学,体现出教师的主
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设计过程以课程标
准为依据确定下来。

教材
的讲解按时间顺序,以设
计便携式小凳案例为主
要形式展开。

1、
发现
与明
确问

l 解决问题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

我们买的小凳存在什么问题?(根据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并明确问题)
l 你对小凳提出了哪些设计要求?
(启发式)
(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从生活中找
问题,要强调从技术的高度对问题进行考
虑)
2、制
定设
计方

l 要明确两点:
(1)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
同的设计方案
(2)任何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
案不会仅有一个
(用讲述法,让学生了解以下几个步骤)
l 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
①收集信息。

收集哪方面的信息?收集途径?
(引导学生开放性参与,不束缚学生的思考)
②设计分析。

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

面对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之间的相互矛盾,如何去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通过对设计要求的解析,让学生归纳出材料、结构和便于携带等主要问题)
③方案构思。

(难点)
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提出多个设想力求做到:
与众不同——创新
百花齐放——多样
(鼓励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挖掘创造潜力)
l 给出一些关于小凳设计的相关资料。

④ 方案呈现。

⑤ 方案筛选。

l 对于④⑤两个步骤由于要给学生一
定时间去完成,一堂课的时间也有限。


于这两个步骤来说让学生知道,下一课时
再进行详细讲解。

(四)成果交流 l 每个小组派代表,来描述出他们所了解的整个设计过程,解说一下他们目前所针对小凳设计构思的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就其描述和讲解过程提出不同的见解。

l 体现出了学生的合作互助,提高他
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通过交流的过程,可以反
映出学生学习情况,是否
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
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是
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l 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设计的一般过程按科学的顺序进行,它保证了设计的方向性和设计的质量。

设计的过程一般包括的几个环节不完全是一种线性的关系,有时是不断循环和
反复的过程。

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
总结,让学生知道学习了
该节课后应该有什么收
获。

(六)知识迁移 l 布置课外作业:每个小组去发现身边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设计要求,构思设计方案。

用知识迁移使学生自主建
构认知,从小凳迁移到别
的问题然后制作设计方案
来解决。

五、教学反

l 1、对于课程内容本身来说,内容稍多。

后面还要对这节知识不断的复习,让学生在实际设计中来体会“设计的一
般过程”。

l 2、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些
不积极的参与的同学。

在后面的环节可
以对不积极的同学提出一些要求。

评委点评:
肖珍是今年秋季才走上教师岗位的年青教师,但她的说课却给我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首先,她对于设计一般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内涵有较好的理解,因此对讲授内容和案例的应用都处理得比较合适。

其次是说课稿写得比较简洁和规范。

第三是说课时表达清楚,态度自然。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苏教版”模块1的整体意图还把握得不够,未能把“设计过程的体验”放到突出的位置加以安排。

第三章第一节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去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而不是对设计过程各环节作详尽的讲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