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第2版)模拟试卷及答案 试卷(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哪个不是智能尘埃的特点()«
A、广泛用于国防目标
Cx智能爬行器B、广泛用于生态、气候
D、体积超过1立方米
10、微波RF1D卡的作用距离()β
A、小于IOcm
B、1~20cm
C、3~8m
D、大于Iom
IkRFn)卡(
A、按供电方式分按标签芯片分)可分为:只读(R/0)标签、读写(R/W)标签和CP11标签。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
12、美军全资产可视化
A、0级:单装
B 、()采用有源RFID标签。
1级:包装单元C、2级:运输单元D、3级:
13、ZigBee()负货设备间无线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结束。
A、物理层层
B、MAC层
C、网络/安全
D、支持/应用层
14、ZigB。
的频带,()传输速率为250KB/S全球通用。
A、868MHZ
B、915MHZ
C、2.4GHZ
D、2.5GHZ
15、ZigBee采用了CSMA-CA(),同时为需要固定带宽的通信业务预留了专用
时隙,避免了发送数据时的竞争和冲突:明晰的信道检测。
A、自愈功能
B、自组织功能
C、碰撞避免机制
D、数据传输机制
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各小题均有多个选项,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物联网的主要特征(
A、全面感知
)β
B、功能强大Cs智能处理D、可靠传送
2、Intent传递数据时,下列的数据类型哪些可以被传递()
A、Seria1izab1e
B、charsequence
C、Parce1ab1e
D、Bund1e
第1页共4页2O23-1O∙O8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C]卷
课程名称:物联网概述考试时间:IOO分钟
命廷人牟______月___ B
审批人年月__________ 日
使用班级考试成绩:
题号一一三四-S-%」总分阅卷人II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云计算平台中,()软件即服务。
A、IaaS
B、PaaS
C、SaaS
D、QaaS
2、对一些资源以及状态的操作保存,最好是保存在生命周期的哪个函数中进行
()
A、onPause0
B、OnCreateo
C、onResυme()
D、OnStartO
3、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
A、1998
B、1999
C、2000
D、2010
4、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是()。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5、光敏传感器接受()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6、()标签工作频率是3-30MHz。
A、低频电子标键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
微波标签
7、矩阵式二维条码有()o
A、PDF417
B、C0DE49
C、CODE16K
D、QRCode
8、哪()种不是PDF417提供的数据组合模式。
A、文本组合模式
B、字节组合模式
C、数字组合模式
D、
图像组合模式
物联网概述期末考试C卷1.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五、综合期(20分)
1、举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2种典型应用,并详细描述。
3、应用支撑平台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主
要包括()。
A、信息封闭平台
B、环境支撑平台
C、服务支撑平台Ds中间件平台
4、RF1D的技术特点有()。
A、非接触式,中远距离工作
B、大批最、由读写器快速自动读取
C、信息量大、可以细分单.品
D、芯片存储,可多次读取
隈
5、ZigBee网络设备类型包括()。
A、交换机
B、网络协调器
蒯C、全功能设备(1ΨD)D、精简功能设备(RFD):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乜1、RF1D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智能技术、纳米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性技术。
()
2、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
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
辘
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
3、物联网信息开放平台:将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统一汇聚、整合、分类和交换,并在安
全范围内开放给各种应用服务。
()
区
4、RF1D是物联网的灵魂。
()
5、物联网标准体系可以根据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框架进行划分,即分为感知延伸层标准、
网络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和共性支撑标准。
()
翔
四、筒注题(每小看10分,共20分)
1列举物联网的十大应用。
茄
联网技术,可以监测货物的温湿度和运输车辆的位置、状态、油耗、速度等。
从运输效率来看,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3)安防
传统的安防依赖人力,而智能安防可以利用设备,减少对人员的依赖。
最核心的是智能安防系统,主要包括门禁、报警、监控,视频监控用的比较多,同时该系统可以传输存储图像,也可以分析处理。
4)能源环保
在能源环保方面,与物联网的结合包括水能、电能、燃气以及路灯、井蛊、垃圾桶这类环保装置。
型慧井蛊可以监测水位,智能水电表可以远程获取读数。
将水、电、光能设备联网,可以提高利用率,减少不必的损耗。
5)医疗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获取数据,可以完成人和物的智能化管理。
而在医疗领域,体现在医疗的可穿戴设备方面,可以将数据形成电子文件,方便查询。
可穿戴设备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人的心跳频率、体力消耗、血压高低。
利用RFID技术可以监控医疗设备、医疗用品,实现医院的可视化、数字化。
6)建筑
建筑与物联网的结合,体现在节能方面,与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类似,智慧建筑对建筑设备感知,可以节约能源,同时减少运维的人员成本。
具体适用电照明、消防监测、智慈电梯、楼宇监测等方面。
7)零售
零售与物联网的结合体现在无人便利店和自动售货机。
智能零售将零售领域的售货机、便利店做数字化处理,形成无人零售的模式。
从而,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8)家居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模拟试卷C 参考答案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c ]卷
1列举物联网的十大应用«答:(2018物联网行业应用研究报告》整理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其中涉及的应用领域有物流、交通、安防、能源、医疗、建筑、制造、家居、零售和农业。
1)交通
物联网与交通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人、车、路的紧密结合,使得交通环境得到改善,交通安全得
到保障,资源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提高。
具体应用在智能公交车、共享单车、车联网、充电桩监测、智能红绿灯、智慈停车等方面.而互联网企业中竞争较为激烈的方面是车联网。
2)物流
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支撑下,物流的各个环节已经可以进行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处理等功能。
而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仓储、运输监测、快递终端。
结合物
1、举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2种典型应用,并详细描述 答:
隈
蒯
-H
辘
区
郛
而
1 2 3 4 5 ACD
ABCD
BCD
ABCD
BCD
1
2
3
4
5
√
√
√
X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在生态环境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
在环境监测和预报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可用于监视农作物灌溉情况、土壤空气情况、家畜和家禽的环境和迁移状况、无线土壤生态学、大面积的地表监测等,可用于行星探测、气象和地理研究、洪水监测等。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通过数种传感器来监测降雨量、河水水位和土壤水分,并依此预测山洪爆发描述生态多样性,从而进行动物栖息地生态监测。
还可以通过跟踪鸟类、小型动物和昆虫进行种群复杂度的研窕等。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注,环境科学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通过传统方式采集原始数据是一件困难的工作。
无线传感器网络为野外随机性的研究数据获取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如下几方面:将几百万个传感器散布于森林中,能够为森林火灾地点的判定提供最快的信息;传感器网络能提供遭受化学污染的位置及测定化学污染源,不需要人工冒险进入受污架区;判定降雨情况,为防洪抗旱提供准确信息;实时监测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监测海洋、大气和土壤的成分。
2)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在交通管理中利用安装在道路两侧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路面状况、积水状况以及公路的噪音、粉尘、气体等参数,达到道路保护、环境保护和行人健康保护的目的。
道路两侧的传感器结点可以实时监测道路破损、路面不平等情况,在暴雨时可以监测路面积水情况,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实时的发送到相关部门,便于相关部门对道路进行检修或者发布道路枳水警报及进行险情排除等工作。
道路两侧的传感器结点还可以实时监测公路附近的环境状况,例如噪音、粉尘及有毒气体浓度等参数,并通过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将这些数据实时发送出去,便于有关部门对道路情况进行监测。
家居与物联网的结合,使得很多智能家居类的企业走向物物联动。
而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首先是单品连接,物物联动处于中间阶段,最终阶段是平台集成。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监测家居产品的位置、状态、变化,进行分析反饿。
9)制造
制造领域涉及行业范围较广。
制造与物联网的结合,主要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厂,有机械设
备监控和环境监控.设备厂商们能够远程升级维护设备,了解使用状况,收集其他关于产品的信息,利于以后的产品设计和售后。
10)农业
农业与物联网的融合,表现在农业种植、畜牧养殖。
农业种植利用传感器、摄像头、卫星来促
进农作物和机械装备的数字化发展。
2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答:物联网较为公认的体系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樗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感知层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基础。
以RF1D 、传赫器、二维码等等为主,利用传感器收集设备信息,利用RFID 技术在一定范同类实现发射和识别。
主要是通过传感器识别物体,从而采集数据信息。
网络层主要负责对传照器采集的信息进行安全无误的传输,并对收集到的信息传输给应用层。
同时,网络层"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确保建立实用、适用、可靠和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和智能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共享和优化管理。
应用层主要解决信息处理和人机界面的问题,也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
例如,手机、智能家居的控制器等等,主要通过数据处理及解决方案来提供人们所福的信息服务。
应用层针对的是直接用户,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及功能,用户也可以通过终端在应用层定制自己需要的服务:比如查询信息、监视信息、控制信息等等。
五、媒合M (20分)
隈
蒯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