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教材研习,培训课程作业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儋州市长坡中学吴妹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3、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能力方面:
测定人体体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3、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教学法、直观性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授课,1课时进行实验。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甲烷的化学结构模型
3、“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
【教学设计思路】
说明:本节内容的教学是按照教材顺序安排的,采用先授课后实验的模式。

本教学设计针对课堂授课部分。

本着“提高生物素养”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本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力图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稳态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到的内环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很抽象,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

因此在本概念的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

通过甲烷中C原子的稳定性类比推理导入课题。

然后让学生分析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讨论体温的日变化规律;体验内环境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事实。

在逐步的体验过程中,稳态的概念就呼之欲出、水到渠成,从而突破重难点。

关于稳态的调节机制,因为后面还有进一步的学习,因此在这里只通过“资料分析”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承上启下。

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分析稳态失调的病例,使学生深刻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这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保持机体健康的具体做法,使知识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

设计意

新课导入回顾旧知识
细胞生活在哪种环境中
呢?
细胞外液(内环境)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
化性质是什么?
学生回

启发学
生思考
回忆已
有知
识。

展示甲烷的化学结构模型
C原子最外层达到8
个电子时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甲烷中的一个化
学键断掉,C原子的最外层只有7个电子,不稳定了。

那么内环境会不会和甲烷中的C原子一样,当条件改变时,出现不稳定状态呢?
会,当条件改变时,内环境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当内环境不稳定时,生命活动难以正常的进行,说明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生倾

通过创
设情
境,激
发学生
的内部
学习动
机。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内环境的化学成分
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
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
动的进行,内环境中的化
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
呢?
出示课本“问题探
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
检查化验单。

先说明各检
查项目与健康状况的关
系,然后提问:
1.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
那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
围?这可能会对人体
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学生观
察后回

学生总
结:
内环境
的化学
成分处
于动态
平衡
让学生
学会阅
读化验
单;说
明内环
境化学
成分处
于动态
平衡
中。

2、内
环境的理化性
质(1)人的体温
(2)血浆的PH 值(3)血浆的渗透压2.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
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
况?
通过对“血液生化六项检
查化验单”的分析说明了
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处
于动态平衡中。

那么有哪
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
的理化性质也处于动态
平衡中呢?
展示:学生的“体温的
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
果。

请同学根据调查结果讨
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比较班级中同一年龄
同一性别同学的体温数
据,可以得到什么结
论?
2.家庭不同成员的体温
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
什么?
3.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
日内有变化吗?与当地
气温的日变化情况进行
对比,结果如何?
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
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
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

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
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
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
简单说明了内环境中的
学生讨
论回答
学生总
结:不同
年龄、不
同性别、
不同个
体的人
的体温
具有差
异,同一
个人一
天中的
体温也
是有差
异的,但
是这一
差异往
往不超
过1 ℃。

健康人
的体温
始终接

37 ℃,
处于动
态平衡
学生体
验体温
的相对
稳定情
况。

培养学
生分析
图表的
能力和
归纳总
结能力
培养学
生归纳
总结的
能力
pH值和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

教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简要介绍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并说明稳态概念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中。

学生总结:内环境的pH 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学生总结: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稳态的调节基础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
现的呢?
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
养物质、代谢废物、0
2

C0
2
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
析。

利用课本图解,回顾内
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
废物、0
2
、C0
2
等化学成分
的来源与去路。

学生看
图分析
培养学
生的识
图能力
(2)稳态的调节机制说明这些成分要保持相
对稳定,首先与消化、呼
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
功能及细胞代谢功能的
实现有直接关系。

其次与
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有
关。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
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
致?
资料分析:
如果你是一个足球
迷,看一场重要比赛时,
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进
球,你会欢呼雀跃,对方
进球则让你捶胸顿足。


管你意识不到,你此时已
经面红耳赤、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与肾上腺分泌
的肾上腺素的作用有
关)。

整个过程受什么调
节呢?
简要介绍人类对机体
维持稳态机制的认识过
程,指出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

提问:通过对稳态调节机
制的认识,同学们对科学
的探索有什么样的启发
呢?
学生分
析资料
培养学
生获取
信息的
能力
培养学
生建立
敢于质
疑尊重
事实,
严谨、
仔细的
科学精
神和科
学态
度。

三、稳态的
机体通过神经—体
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

生举例,
启发学
生思
失调稳态,那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内环境稳态遭破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请同学列举几个稳态失调的病例,说明症状和
危害。

在同学充分列举的
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度的
补充和修正。

什么原因导致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呢?
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
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
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
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
遭到破坏。

如发高
烧、严重
腹泻造
成的脱
水、尿毒
症、糖尿
病、高原
反应、酸
碱中毒
等。

学生回

考,与
生活经
验建立
联系。

四、稳态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内环境稳态
失调后,会对机体造成危
害?
引导学生从细胞代
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进
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内
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
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
失调、保持机体健康?引
导学生从外界环境和机
体自身调节能力两个方
面去思考。

即通过加强自
我保健,减少外界环境变
化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同
时增强机体的调节能力
学生回

学生讨

通过讨
论,促
进学生
关注健
康问
题,强
化自我
保健和
关爱他
人的意
识和能
力。

以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

具体如何做?学生讨论,总结。

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3.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

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如边防战士注意保暖、炼钢工人注意降温、抗洪战士注意补充水盐等。

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懂得如何关爱自身和他人。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和意义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

巩固练习展示习题学生作

检测新
知识的
掌握,
巩固课
堂知
识。

【板书设计】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内环境的化学成分
体温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动态平衡 PH值
二、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三、稳态的失调
四、稳态的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