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运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货运事故原因
造成货运事故的因素很多,一般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1)管理上没有完善的货物运输安全保障体系,规章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严;
(2)员工专业素质低,规章不熟悉,责任心不强,违章作业;
(3)设备维修养护不善(如仓库漏雨,篷布和搬运设备的维护、
保养质量不良等)。

2、客观因素
(1)不可抗力引起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海啸、特大风暴等);
(2)科技知识水平与认知局限;
(3)货运设备不足(如冷藏车、棚车不足,以敞车代用,影响怕湿、易腐货物运输质量;雨棚、仓库不够,将潮湿的货物露天存放等);
(4)托运人、收货人、押运人的责任(如匿报、错报货物品名、
少报重量,包装不良,押运人员措施不当,运单填记错误等);
(5)路内外盗窍、欺诈者故意犯罪;
(6)由货物性质引起(如货物自然减量,自燃,放射性物品衰变等)。

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偶然性,但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

如果有
关技术设备不正常,人员操作技能低下,不懂或不接受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及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规章制度中存在错误和遗漏,不能有效
保证货物运输安全等,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成为事故的必然条件,导致事故的发生。

而对这些必然条件起主导作用的是人,只要通过严格管理,加强培训,遵章守纪,正确维护和运用运输设备,绝大多数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二、防止货运事故的主要措施
1、加强货运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清除设备隐患,使设备经常保持完好。

2、重视对职工的教育,有计划地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组织学标、对标、达标和岗位练兵、安全生产竞赛等活动。

进一步提高货物装载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3、严格货装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建立废、修、补、建的正常制度。

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标准,实施定量和定性安全工作评估方法,促使全体货装职工按岗位作业标准进行作业。

4、加强专用线管理,落实专用线装卸质量监控措施,严格执行路企检查交接制度,杜绝事故隐患。

5、加强货场、站场治安、消防管理和货物运输途中的防范工作,严防犯罪分子盗窃、哄抢运输物资和破坏运输设备。

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大对盗窃货物的打击力度,对货盗严重地区,实行集中整治,对内外勾结、监守自盗的要从严惩处。

6、努力减少货损。

认真落实装卸作业标准和货物堆码标准,机械作业要运行平稳,不刮不碰。

装卸作业要轻拿轻放,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各检查单位必须真正负起责任,零部件不全、篷布损坏的车辆应及时修复,减少因车辆和篷布状态不良引发货损事故。

认真做好车辆清扫、洗刷和消毒工作,为货主提供状态良好的设备。

各技术站要严格执行规定的车辆连挂速度,减少由此引发的货损事故。

7、强化货运安全。

装车站应严格按方案装车,严防超重、偏重、集重、超限和坠落。

严格执行装车质量签字交接制度,确保装一辆重
保一路平安。

技术作业站要加强货检工作,杜绝装载不良引发事故。

在六大干线配置超偏载检测仪,尽快建成货运安全监控网络。

8、认真分析货运事故,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掌握事故发生规律,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