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标准问题引深“三基建设”——尧都区扎实开展“三基建设”标准问题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标准问题引深“三基建设”——尧都区扎实开展“三基建设”标准问题讨论
作者:陈纲
来源:《前进》 2018年第11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
有高质量。
”尧都区委深入贯彻这一重要论述精神和省委书记骆惠宁关于“提升工作标准、创
造一流业绩”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三基建设”标准问题讨论,以
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标准、一流的作风,推动“三基建设”在尧都真落地、实扎根、结硕果。
一、背景与认识
(一)开展标准问题讨论是省委书记骆惠宁在深入推进“三基建设”的关键节点做出的重
大决策。
当前,“三基建设”已进入“两年不断深化拓展、显著改观”的关键时刻。
开展标准
问题讨论,是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精准把脉“三基建设”,破解诸如以“一基代三基”,热度、力度、投入减弱,工作标准不高不实等问题,开出的一具
颇有针对性的良方;是检验“三基建设”实践成效、提升“三基建设”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
更是推进“三基建设”向纵深延伸、向基层一线有效拓展的关键举措。
(二)开展标准问题讨论是破解制约我区改革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
当前,尧都区正处在
巩固“两转”态势、实现“两个持久”、建设“五个尧都”,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尧都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刻,面对环保治理、脱贫攻坚、信访维稳、民生改善等重大挑战,
迫切需要在持续强化基层组织、优化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上巩固深化,确保区委各项决策
部署得到坚决贯彻落实,保障各项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取得实质突破。
(三)开展标准问题讨论是我区“三基建设”提标一流的现实需要。
尧都区自2017年1月率先启动“三基建设”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部分领导干部“三基”意识不强、示范带动不力,基层组织工作标准不高、工作机制不活,“三基建设”总体高
原高峰少,社区场所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重点工作进度不快,特别需要对“三基建设”
进行一次系统回顾、科学总结和提标提质,这既有利于我们在传承中发扬优势,更有利于我们
在革新中再创佳绩。
二、做法与成效
尧都区把抓好“三基建设”放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从关乎根本、关乎长远的关键
点和紧迫处破局,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省市“三基建设”座谈会后,尧都区委向全区发出了“思想认识再提升、重点任务再聚焦、工作标准再提高、主体责任再压实”的号召,集中部署开展“三基建设”标准问题讨论。
全区105个科级单位及下属基层党组
织和基层站所全部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专题讨论。
讨论前,组织基层党务骨干103人赴省内外考
察学习取经,对标一流找差距,对照反思聚共识。
讨论中精准指导,统一程序,各单位全部按
照“学、看、议、定”四个步骤开展讨论。
学,就是集中学习省委书记骆惠宁和市委、区委主
要领导关于“提升工作标准、创造一流业绩”的有关讲话指示精神;看,就是集中观看市电视
台《初心》栏目书记访谈相关内容和外出考察取经纪实片;议,就是对照上级要求、对照外地
经验、对照先进典型,找短板、查不足、溯根源;定,就是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单位、
科室和个人提标整改行动计划。
全区范围的讨论结束后,区委“三基办”又组织牵头单位围绕“三基建设”重点任务逐项制定工作标准,形成指导基层精准落实的标准体系,用标准化理念
引深推进“三基建设”。
这次覆盖全区、同步推进、深入扎实的标准问题讨论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凝聚了争创一流的思想共识。
通过外出考察和集中学习讨论,基层党员干部对标一流,找到了差距,大家深受震撼、深受启发,产生了“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危机
感和紧迫感,激发起争先创优的赶超意识,掀起了新一轮“提标准、强三基”的思想风暴,吹
响了提标提质提速的冲锋号角。
(二)形成了简洁有效的标准体系。
在基层组织上,围绕乡镇机关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
下发了《关于在“三基建设”中做好“两房八小五化”提质提标工作的通知》,在两房五小的
基础上,又增加“三小”(信访室、档案室、减压室),进一步拓展政治和服务功能,在“硬化、亮化、美化、净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文化”要求,推动政治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
化进机关、进场所,发挥以文辅政、成风化人的作用。
围绕城市党建,正在制定建立街道社区
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商共建机制的意见,推动形成有机联结、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
城市党建新格局;围绕非公组织党建,为进一步赢得业主职工支持,实施以服务企业健康发展、服务职工生产生活、服务人才党员发挥作用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行动计划。
在基础工作上,围绕效能建设制定落实标准,重点解决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落实“不接地气”、监督
不到位等问题;围绕“一目录三手册”,进行二次提标,将基础工作达标升级延伸到机关科室、基层站所和村组社区。
在基本能力上,重点指导基层单位实施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党员干
部个人能力提升档案。
(三)明确了严密具体的行动计划。
通过“取经、讲经、写经、用经”,全区所有科级单位,包括下属基层党组织和站所、科室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明确完成时限和责
任人,形成提标提质的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书,“清单式”推进落实。
通过充分研讨和生动
实践,对全区“三基建设”各项重点任务重新定标提标,较好地破解了“三基建设”面临的诸
多难点课题,增强了全区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对标一流加紧干、求真务实加劲干、争先
创新加速干的行动自觉,为推动“三基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三、思考与启示
通过标准问题讨论,大家深刻感悟到标准问题既是一种理念、尺度,又是一种能力、作风,还是一种追求、担当,从党委(党组)到基层支部(站所)、下属单位都进一步明确了“三基”标准,掀起了“对标、定标、提标、达标”新高潮,也带给我们诸多有益启示。
(一)解决好“理念”问题,是提升工作标准的前提。
理念决定方向,思想决定行动。
之前,我们在“三基建设”工作中,存在理念滞后、思维固化、小进则满的问题,满足于一般化
水平。
通过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区上下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革新。
各单位切实把讨论
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标准、创造一流业绩”的具体行动,转化为谋划推进“三基建设”的创
新举措,从追求量的变化转向追求质的提升。
(二)解决好“程序”问题,是提升工作标准的关键。
程序是质量的保证。
推动标准落地,必须坚持必要的程序,坚持“站在高处、谋在新处、落在细处、干到实处”。
站在高处,就要
树立全局观念,牢牢把握“三基建设”是战略工程的政治定位;谋在新处,就要坚持从省内到
省外,通过“学上头、比外头、摸下头、看前头”,力求想在前、干在前、走在前;落到细处,就要结合各单位实际,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都精益求精、精准指导,才能实
现专业化标准与基层实际的深度对接、有效融合;干到实处,就要对照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
标准体系,把提标提质落实到具体行动计划上,扎实迈步,稳步推进,务求实效。
(三)解决好“主体”问题,是提升工作标准的根本。
“三基建设”重点任务项目多、内
容杂,延伸到基层更是林林总总,需要解决好“条条抓”和“块块抓”的问题。
要发挥牵头部
门和行业部门比较专业的优势,通过各自专业化研究,制定专业化标准,有效克服研究讨论标
准没高度、不统一等问题。
基层单位要担负起全面整改提标之责,对照牵头部门和行业部门出台的标准,结合自身个性化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基层党(工)委要担负起统筹主抓之责,选派各领域专业骨干,对照标准体系,根据基层推进落实情况,及时跟进指导、督查考核,确保每项任务都高标准落地见效。
(四)解决好“考核”问题,是提升工作标准的保障。
“三基建设”点多线长,各项任务标准要达到预期目标,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至关重要。
要对照新的标准体系,加大对二次提标考核内容的细化分类,结合乡镇(街道)、区直单位职能特点和工作实际,下达年度考核指标;要对照新的标准体系,采取“共性+个性”方式,对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进行考核,并加大对个性考核赋分比例、指标权重,倒逼新的标准体系全面落实,切实把“三基建设”的成效写在尧都的城乡大地上,写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坎上。
(作者系中共临汾市委常委、尧都区委书记)
责编:师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