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杰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五杰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
月份)
一、选择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用铜和铝两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如果它们的质量和横截面积都相同.[ρ铜=8.9g/cm3;ρ铝=2.7g/cm3]则这两条导线的长度之比等于()
A.27:89 B.89:27 C.1:3 D.3:1
2.用铜、铝、铁制成的三个质量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的体积,则()
A.铜的最大 B.铁的最大 C.铝的最大 D.无法判定
3.分别用铝和铁做成一个实心球.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措施是不可能的?()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铁球,但质量小于铁球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质量大于铁球
4.1米3的水结成冰后()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C<ρ水
6.一满杯水结成冰,杯子胀破了,是因为水结冰时()
A.体积增大了B.质量增大了
C.体积和质量都增大了D.体积增大了,质量减小了
7.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铅块[ρ铜=8.9g/cm3;ρ铁=7.9g/cm3;ρ铅=11.3g/cm3]分别放入三个杯子的水中,则杯中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A.放铁块的 B.放铅块的 C.放铜块的 D.三者都一样
8.宇航员从月球上采回了一块矿石,这块矿石不变的是()
A.质量 B.温度 C.密度 D.位置
9.有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甲的棱长是乙棱长的2倍,则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A.2倍B.8倍C.倍D.倍
10.有两种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天平右盘里放2个甲球,在左盘中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ρ甲:ρ乙为()
A.3:2 B.2:3 C.1:1 D.9:4
11.人们常说“油比水轻”实际上是说()
A.油比水体积大 B.油比水体积小 C.油比水质量大 D.油比水密度小
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2:1 B.1:2 C.3:4 D.4:3
13.农村常用盐水选种子,依据是好种子与坏种子下列物理量中的哪一个不同()
A.重力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14.运动会发奖用的金、银、铜制成的面积、图案及形状完全相同的奖牌,(ρ金>ρ银>ρ铜).其中奖牌质量最大的是()
A.金牌 B.银牌 C.铜牌 D.无法确定.
15.已知水在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0℃~4℃之间反常膨胀).则将0℃的水加热到1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16.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1kg/m3B.2kg/m3C.2.2kg/m3D.2.5kg/m3
17.把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密度分别为ρ1、ρ2)混合,设混合后的总体积不变,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A.B.ρ1ρ2
C.D.
1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球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甲的半径是乙的2倍,则甲球密度是乙球密度的()
A.B.C.D.2倍
19.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他两枚则是锌镀金和铜制的,鉴别的方法是()A.称得质量是最大的是纯金的
B.可以观察金属的光泽
C.测三者密度,密度最大的是纯金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0.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21.某同学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归零,其余操作正确,则测量值和真实值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2.小明同学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3.将一铜块加热,它的质量,体积,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某工厂生产的酒精要求含水量不超过10%.用测密度的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密度在
kg/m3至kg/m3范围内的,为合格产品.
25.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2:5,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
是.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的比是.
26.在已知空气密度(ρ空气)的前提下,要测量一墨水瓶中空气的质量,现有器材为:天平(带砝码)、水、空墨水瓶,请回答:(1)此题的关键是通过测量,求出盛满水的墨水瓶中水的,算出,从而知道瓶的容积V容.(2)空气质量的表达式:m空气=.
27.一个瓶子最多能盛1000g水,用这瓶子盛煤油,最多可盛g.(ρ油=0、8×103kg/m3)
28.某教室长7.65 m,宽4.6m,高3.5m,这间教室可装空气kg.(ρ空气=1.3 kg/m3)
29.如图是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是kg/m3.
30.有一金属块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如果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kg/m3.
31.单位换算:
680cm3=dm3=m3;
3L=mL=cm3=m3.
32.某同学的质量是56kg,如果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这位同学的体积是
m3.
3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3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3或4与5、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
论.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填“虚像”或“实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一个玻璃瓶的质量是0.2kg,玻璃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0.7k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0.6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ρ水=1.0×103 kg/m3].
37.工厂里要加工一种零件,先用木材制成零件的木模,现测得木模的质量为560g,那么要制成这样的金属零件20个需多少kg这样的金属?[木模密度为0.7×103kg/m3,金属密度为8.9×103kg/m3].
38.某台拖拉机耕1m2的地需消耗柴油1.2g,若拖拉机的油箱容积为250升,问装满一箱柴油可以耕多少m2的土地?[柴油的密度为0.85×103kg/m3].
39.某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将一钢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56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m3,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40.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铝=2.7×103千克/米3)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五杰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物理
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用铜和铝两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如果它们的质量和横截面积都相同.[ρ铜=8.9g/cm3;ρ铝=2.7g/cm3]则这两条导线的长度之比等于()
A.27:89 B.89:27 C.1:3 D.3:1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比例法;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已知两种材料的质量和密度关系,可以得到体积关系;已知导线体积和横截面积关系,利用公式L=得到长度关系.
【解答】解:
根据ρ=,V=SL可得,两条导线的长度关系为:
======.
故选A.
【点评】解决比例类问题时,首先明确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条理清楚地进行运算,切不可凭想象随意心算.
2.用铜、铝、铁制成的三个质量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的体积,则()
A.铜的最大 B.铁的最大 C.铝的最大 D.无法判定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空心球的体积包括两部分:金属体积和空心部分体积,在金属体积一定时,空心球的体积决定于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答】解:
铜、铝、铁的质量相同,密度不同,所以空心球的金属体积不相同,同时空心体积大小不确定,所以空心球体积大小无法确定.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虽然三球质量相同,但密度不相同,空心体积不确定,所以铜、铁、铝的体积不能确定.
3.分别用铝和铁做成一个实心球.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措施是不可能的?()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铁球,但质量小于铁球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质量大于铁球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做成实心球,由密度公式可知:
体积相同时,铝球的质量比铁球的质量小;
铝球的体积比铁球的体积稍大,铝球的质量可能比铁球小;
铝球的体积比铁球的体积大很多,铝球的质量可以比铁球大;
铝球的体积比铁球的体积小,铝球的一定质量比铁球小.
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当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的体积时,根据m=ρV可知铝球的质量小于铁球的质量.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铝球的体积远大于铁球的体积时,根据m=ρV可知:实心铝球的质量可能大于铁球的质量.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铝球的体积略大于铁球的体积时,因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根据m=ρV可知:铝球可能比铁球轻.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的体积时,根据m=ρV可知:铁球的质量大于铝球的质量.此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是关键.
4.1米3的水结成冰后()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改变;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解答】解: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所以1m3的水结冰后,密度变小,但质量不变;
由公式V=知:体积变大.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特性的应用,突破点是水结冰时质量不变,然后再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即可判断体积的变化.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C<ρ水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对图象中的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要有明确的认识,结合质量与体积的变化规律可分析出密度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根据密度公式ρ=;从图象中可看出物质B的密度为1g/cm3;即B物质为水;
比较A和B,观察图象,当质量均为20g时,A的体积小于B的体积,由ρ=可得,A的密度大于B;
比较B和C,观察图象,当体积均为20cm3时,B的质量大于C的质量,由ρ=可得,C的密度小
于B;
故三者密度关系为ρA>ρB>ρC;且ρB=ρ水;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分析图象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进而比较密度.
6.一满杯水结成冰,杯子胀破了,是因为水结冰时()
A.体积增大了B.质量增大了
C.体积和质量都增大了D.体积增大了,质量减小了
【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种类、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水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减小,体积变化用公式V=比较.
【解答】解:
一满杯水结成冰,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水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减小,由公式V=知:体积增大.
故选A.
【点评】对于体积的变化,其实不需要利用公式判断,只要从“杯子胀破了”就能判断.
7.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铅块[ρ铜=8.9g/cm3;ρ铁=7.9g/cm3;ρ铅=11.3g/cm3]分别放入三个杯子的水中,则杯中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A.放铁块的 B.放铅块的 C.放铜块的 D.三者都一样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比较思想;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要判断哪个杯子水面升高的情况,就得需要知道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而要判断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我们可根据密度公式ρ=进行判断.
【解答】解:因为m铅=m铜=m铁,ρ铅>ρ铜>ρ铁,
所以V铅<V铜<V铁,
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
所以它们排出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
则V铅排<V铜排<V铁排,
所以放铁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能否根据密度求出相应的体积.关键是要知道这三者密度的大小顺序.
8.宇航员从月球上采回了一块矿石,这块矿石不变的是()
A.质量 B.温度 C.密度 D.位置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②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解答】解:
宇航员从月球上采回了一块矿石,矿石的位置和温度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由于温度发生变化,所以矿石密度发生变化.
故选A.
【点评】知道质量与物质多少有关,密度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是正确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
9.有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甲的棱长是乙棱长的2倍,则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A.2倍B.8倍C.倍D.倍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已知正方体棱长关系可以得到体积之比;已知质量和体积关系,利用公式ρ=得到密度关
系.
【解答】解:
两个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3=;
甲乙密度之比为===,
所以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倍.
故选C.
【点评】比值的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题型,解题的方法是,首先明确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条理清楚地进行运算,切不可凭想象随意心算.
10.有两种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天平右盘里放2个甲球,在左盘中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ρ甲:ρ乙为()
A.3:2 B.2:3 C.1:1 D.9:4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专题】整体思想;推理法.
【分析】利用甲球与乙球的体积和质量关系是已知的条件,结合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甲球与乙球密度之比.
【解答】解:∵在天平右盘中放两个甲球,左盘中放三个乙球时,天平恰好平衡,
∴2m甲=3m乙.∴=
∵实心球甲和乙体积相同,
∴v甲=v乙.
由密度公式ρ=,得:v甲=,v乙=.
∴=.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和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学会灵活应用公式.在分析甲、乙两种球的质量和体积时,一定要将其左右两盘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处理,分析出质量、体积的关系,利用公式就可以求出密度的关系了.
11.人们常说“油比水轻”实际上是说()
A.油比水体积大 B.油比水体积小 C.油比水质量大 D.油比水密度小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质量对比大小决定于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油的体积若大于水的体积,那质量很难说谁大谁小.
【解答】解:人们常说“油比水轻”,隐含的条件是体积相同,油的质量小,实际上是对应油的密度小.
故选D.
【点评】日常生活的一些习惯说法要明白它的含义,再如说:你50kg重,说的实际上是质量,只能从物理学上说是不准确的,日常生活人们已接受了这种说法.
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2:1 B.1:2 C.3:4 D.4:3
【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
【解答】解:根据公式ρ=得,m=ρV,
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所以:
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
ρ甲V=2ρ乙V,
ρ甲:ρ乙=2:1.
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V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
13.农村常用盐水选种子,依据是好种子与坏种子下列物理量中的哪一个不同()
A.重力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解答】解:无论是好种子还是坏种子,都可能体积、质量相同,但密度是不同的,好种子籽粒饱满,密度较大;坏种子多为瘪粒,密度较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14.运动会发奖用的金、银、铜制成的面积、图案及形状完全相同的奖牌,(ρ金>ρ银>ρ铜).其中奖牌质量最大的是()
A.金牌 B.银牌 C.铜牌 D.无法确定.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知道奖牌的面积、图案及形状完全相同,即体积相同,知道密度关系,利用m=ρV得出质量关系.
【解答】解:
由题知,金、银、铜制成的面积、图案及形状完全相同,即体积V相同,
∵ρ=,
∴m=ρV,
∵ρ金>ρ银>ρ铜,
∴m金>m银>m铜,
可见金牌的质量最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由金、银、铜制成的面积、图案及形状完全相同得出体积V 相同是本题的关键.
15.已知水在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0℃~4℃之间反常膨胀).则将0℃的水加热到1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事实表明,4℃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解答】解:水在4℃时密度最大,因此水的温度由0℃上升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增大,由4℃升高到10℃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减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水密度的了解.要知道4℃的水的密度最大,此题是一道基础题.
16.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1kg/m3B.2kg/m3C.2.2kg/m3D.2.5kg/m3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由题意获知氧气瓶的容积与氧气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求出原来瓶中氧气的质量,由于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所以用去5g后,气体体积不变,利用密度的公式求出氧气现在的密度.【解答】解:由题知:
V=10dm3=10﹣2m3;ρ1=2.5kg/m3;
根据得:m1=ρ1V=2.5kg/m3×10﹣2m3=2.5×10﹣2kg=25g;
用去一部分后:m2=m1﹣5g=25g﹣5g=20g;
所以氧气现在的密度是:.
故选B.
【点评】考查密度及其计算,本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氧气的体积等于氧气瓶的容积,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17.把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密度分别为ρ1、ρ2)混合,设混合后的总体积不变,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A.B.ρ1ρ2
C.D.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要算混合液体的密度,我们应该用混合液体的质量除以混合液体的体积去进行计算;
当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时,我们可设每种液体的质量为m,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2m,然后根据公式V=,得出这两种液体的体积表达式,从而就可以得出混合液体的体积表达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
得出混合液体的密度表达式.
【解答】解:设液体的质量为m,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2m,
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V=V1+V2=+,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ρ===.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液体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熟练运动密度的公式及其变形,并明确解答的前提是混合前后液体的体积不变.
1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球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甲的半径是乙的2倍,则甲球密度是乙球密度的()
A.B.C.D.2倍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比例法;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甲的半径是乙的2倍,根据球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甲球与乙球的体积之比,又知质量相等,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密度之比.
【解答】解:由题知,甲的半径是乙的2倍,
根据球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知,甲球与乙球的体积之比:
==,
所以甲球与乙球的密度之比: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在计算时要注意质量和体积的前后对应关系,此题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常见,属于比例运算.
19.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他两枚则是锌镀金和铜制的,鉴别的方法是()A.称得质量是最大的是纯金的
B.可以观察金属的光泽
C.测三者密度,密度最大的是纯金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可以作为鉴别物质的凭证.
【解答】解: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他两枚则是锌镀金和铜制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出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密度,密度最大的是纯金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密度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0.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A. B. C. D.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应用题.
【分析】首先借助图形,判断出瓶内液体的体积关系,已知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的质量和密度关系,再利用公式V=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关系,再与瓶内液体的体积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
从图可知,V B>V A>V C>V D,
∵m硫酸=m植物油=m煤油=m汽油,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
∴由公式V=可知,V硫酸<V植物油<V煤油<V汽油,
又∵V B>V A>V C>V D,
∴盛汽油的烧杯是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公式V=进行分析,并可以结合质量和密度的关系来判断体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