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码技术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视频编码技术
概述
解决视频、音频数字化后数据量大与数字存储媒体和通信网容量小的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压缩。
为此,标准化组织先后于1993年和1995年制定了视频、音频编码的MPEG1和MPEG2。
MPEG1,MPEG2技术当初制定时,它们定位的标准均为高层媒体表示与结构,但随着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MPEG1,MPEG2技术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交互性及灵活性较低,压缩的多媒体文件体积过于庞大,难以实现网络的实时传播。
因此,制定出了新的多媒体通信标准MPEG4。
定义
所谓视频编码方式就是指通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个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文件的方式。
视频流传输中zui为重要的编解码标准有电联的H.261、H.263,运动
静止图像专家组的M-JPEG和标准化组织运动图像专家组的MPEG系列标准,此外在互联网上被广泛应用的还有Real-Networks的Real Video、微软公司的WMV以及Apple公司的Quick Time等。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视频图像数据有极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冗余信息。
其中冗余信息可分为空域冗余信息和时域冗余信息。
压缩技术就是将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去掉(去除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压缩技术包含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和熵编码压缩技术。
视频压缩技术是计算机处理视频的前提。
视频信号数字化后数据带宽很高,通常在
20MB/秒以上,因此计算机很难对之进行保存和处理。
采用压缩技术通常数据带宽降到1-
10MB/秒,这样就可以将视频信号保存在计算机中并作相应的处理。
常用的算法是由ISO制订的,即JPEG和MPEG算法。
JPEG是静态图像压缩标准,适用于连续色调彩色或灰度图
像,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DPCM(空间线性预测)技术的无失真编码,一是基于DCT(离
散余弦变换)和哈夫曼编码的有失真算法,前者压缩比很小,主要应用的是后一种算法。
在非线性编辑中zui常用的是MJPEG算法,即MotionJPEG。
它是将视频信号50帧/秒(PAL制式)变为25帧/秒,然后按照25帧/秒的速度使用JPEG算法对每一帧压缩。
通常压缩倍数在3.5-5倍时可以达到Betacam的图像质量。
MPEG算法是适用于动态视频的压缩算法,它除了对单幅图像进行编码外还利用图像序列中的相关原则,将冗余去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视频的压缩比。
前MPEG-I用于VCD节目中,MPEG-II用于VOD、DVD节目中。
编码介绍
音频视频编码方案有很多,用百家争鸣形容不算过分,常见的音频视频编码有以下几类:
MPEG系列
(由ISO[标准组织机构]下属的MPEG[运动图象专家组]开发)视频编码方面主要是Mpeg 1(vcd用的就是它)、Mpeg2(DVD使用)、Mpeg4(的DVDRIP使用的都是它的变种,如:divx,xvid等)、Mpeg 4 AVC(正热门);音频编码方面主要是MPEG Audio Layer
1/2、MPEG Audio Layer 3(大名鼎鼎的mp3)、MPEG-2 AAC、MPEG-4 AAC等等。
注意:DVD 音频没有采用Mpeg的。
H.26X系列
(由ITU[电传视讯联盟]主导,侧重网络传输,注意:只是视频编码)包括H.261、H.262、H.263、H.263+、H.263++、H.264(就是MPEG4AVC-合作的结晶)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