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计数参数对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细胞计数参数对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
鉴别诊断价值
陈玉兰
【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计数参数对再生性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初诊为诊AA 患者40例,MDS患者38例,应用血细胞计数参数对两种疾病进行回顾性鉴别诊断.结果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和贫血程度在中度以上者,MDS较AA
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
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AA组较MD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AA组较MDS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计数中WBC、Hb、PLT、MCH、MCHC、MPV、RET%、RET#等各参数对AA与MDS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4(000)003
【总页数】2页(P28-29)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参数;再生性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作者】陈玉兰
【作者单位】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辽宁阜新1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AA和MDS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都表现为外周血三系减低,本文对2010年
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初诊的40例AA患者和38例MDS患者应用血细胞
计数参数进行回顾性鉴别诊断,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初诊为AA和MDS患者,其中AA 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5.2±5.67)岁;MDS患者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45.1±6.27)岁,且两组患者均符合血液病的诊断标准[1]。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均用EDTA抗凝血,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做血细胞
分析,所有标本均在2 h内检测完毕,每个患者同时推1张血涂片,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进行血细胞分类,观察血细胞形态,并排除急性白血病等
其它血液系统疾病。

1.3 观察指标
重点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WBC、PLT、Hb、MCH、MCHC、MPD、RET%、RET#等指标。

1.4 参考标准
贫血标准:男Hb>120g/L,女>110g/L无贫血,男90g/L<Hb<120g/L,女90g/L<Hb<110/Lg/为轻度贫血,61g/L<Hb<90g/L为中度贫血,30g/L<
Hb<60g/L为重度贫血,Hb<30g/L为极重度贫血。

各参数标准:80fl<MCV <100fl,27pg<MCH<34pg(1g=1012pg),320g/L<MCHC<360g/L,
9.0 fl<MPV<12.5f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为(15~100)×109/L,网织红细胞百
分比成人为0.5%~1.5%。

WBC:(4~10)×109/L,PLT:(100~300)
×109/L[2]。

1.5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分析,一般的资料应用标准差为(±s),计数资料应用χ2完成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当P<0.05,表示在差异
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WBC、PLT检测结果对比
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WBL、PLT计数MDS组高于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3 两种疾病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对比组别例数MPV RET%RET#MCHCMCH AA MDS P值(t)40 38-9.80±1.29 11.47±1.36<0.05(5.5239)1.49±0.94 2.84±1.97<0.05(3.8935)0.0319±0.0271 0.0495±0.0337<0.05(38.7958)327.68±15.98 312.97±25.12<0.05(3.1029)32.97±2.88 30.69±3.54<0.05(3.1274)
表1 两种疾病WBC、PLT检测结果对比组别例数
WBC(×109/L)PLT(×109/L)AA MDS P值(t)40 38-(2.38±0.33)
(2.98±0.76)<0.05(4.5620)(10.2±1.21)(47.3±3.58)<0.05
(61.9416)
2.2 两组患者贫血情况
血细胞计算结果显示,MDS患者的中度以上贫血率为92.11%,AA患者则为77.5%,两种疾病贫血情况对比,MDS患者中度以上贫血率高于AA患者,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种疾病患者贫血情况对比[n(%)]组别例数无贫血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AA MDS P值(χ2)40 38-1(2.50)--8(20.0)2(5.26)-9(22.50)
11(28.94)-19(47.5)25(65.78)-3(7.50)-<0.05(4.7795)
2.3 两种疾病血细胞参数比较
应用血细胞计数参数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结果显示,AA患者MCH、MCHC均高于MD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RET%、RET#AA组较MDS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AA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干细胞缺陷或减少[3],导致骨髓增生减低,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常表现为出血、感染和贫血。

MDS是一种造血干/祖细胞水平损伤而产生的克隆性疾病,染色体发生畸变使干细胞增生、分化异常,导致骨髓细胞病态造血,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临床上也表现为出血、感染、和贫血。

因此AA与MDS血液学异常和临床表现存在多数相似之处,尤其是低增生性MDS极易误诊为AA[4]。

而两种疾病的治疗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AA和MDS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血细胞分析结果AA和MDS患者的WBC、PLT计数常都减少,但MDS均较AA 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种结果的出现可能与不同程度的
MDS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不均衡受累有关[5]。

本文也统计了AA和MDS两组患者的Hb减低情况,结果显示,MDS患者的中度以上贫血率为92.11%,AA患者则为77.5%,两种疾病贫血情况对比,MDS患者中度以上贫血率高于AA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刘静等报道的相符[6]。

另外可用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对两组疾病进行鉴别。

其中MCV、MCHC和MCH 是临床大小细胞贫血常用判断指标,由于AA是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功能发生障碍,能增殖的细胞大小、形态无明显改变;而MDS是克隆性疾病,出现病态造血,
外周血会出现形态不规则红细胞,如大小悬殊等。

因此,本研究中AA组患者的MCV、MCH无明显异常,与MDS比较,AA组的MCH、MCHC高于MDS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AA患者巨核细胞增殖虽受到抑制,但由于
无巨核细胞病态造血现象,致使其自身生成的血小板形态和结构无异样[7]。

而MDS患者巨核细胞病态造血,骨髓涂片中常见到巨大血小板与小巨核细胞,因其自身形态与结构存在异样。

因此MDS患者的外周血MPV明显高于AA患者,两
种疾病MPV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网织红细胞作为血细胞计数主要参数值之一,是观察骨髓红系增生及造血功能的关键指标[8]。

同时,其RET%与RET#也是两种疾病临床常用检测参数。

由于MDS
患者骨髓增生低下,其可见的粒系细胞以及红系细胞均有病态的造血现象,对细胞的形状和大小造成异样[9]。

而AA患者骨髓的红细胞增生没有出现异样及大小悬
殊等问题,其可见的红系细胞与粒系细胞均无病态造血现象[10-11]。

因此,本研
究中研究结果显示,MDS患者的RET%和RET#明显高于AA患者,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综上所述,外周血血细胞计数中WBC、Hb、PLT、MCH、MCHC、RET%、RET#
等各参数在AA与MDS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临床接诊中,如怀疑是AA或MDA的患者,可用上述指标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再做骨髓穿刺等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参考文献]
[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23,157-163.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
[3]李焱,张金巧,杨志霞,等.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2009:31.
[4]蔡正文,余水卫,杨日楷,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和血液学改变的比较研究[J].白血病:淋巴瘤,2001,10(2):89-91.
[5]王颖,林风茹,郭晓楠,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细胞参数的比较研究[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9,29(3):258-259.
[6]刘静,王小中,李静,等.全血细胞计数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7):2112-2114.
[7]林颜玉,吴媛.不同型号血液分析仪对同一标本WBC、Hb和PTL检测结果比较[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3):227-228.
[8]周格琛.骨髓小粒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2013,12(6):423-424.
[9]董毅,朱太岗,李月红.骨髓病理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3,11(2):189-190.
[10]肖志坚.正确认识细胞形态学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地位[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J].2013,12(1):11-13.
[11]李佳,张曼.病态造血特征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型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3):657-6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