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市衡南五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南五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女红.(gōng)安土重.迁(zhòng)商埠.(fǔ) 花团锦簇.(cù)
B.莅.临(lì) 大放厥.词(jué)挟.制(xié)蔫.头耷脑(yān)
C.遽.然(jù) 精神抖擞.(sǒu) 坍.陷(tā)一柱擎.天(qíng)
D.懦.弱(nuò)年高德劭.(shào) 两栖.(qī)沁.人心脾(qìn)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埠"应读“bù”;B项“蔫"渎“niān";C项“坍陷"中的“坍”应读“tān”.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
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本题考核的主要是形声字的误读,形声字有些读半边有些不读半边,平时要注意积累。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平添算账声名鹊起厉行节约
B.砥砺麦杆徇私舞弊好高骛远
C.硫璃称颂关怀备至有恃无恐
D.飞碟疏浚出尔反尔突如奇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B麦杆(秆);选项C硫(琉)璃;选项D突如奇(其)来。

字形题考
璃"属于“连绵词”中的“双声字”,连绵词一般形旁都相同。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词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A.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
....
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B.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
.
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
C.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

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
的功利主义
....
者。

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
.
....
【答案】B
【解析】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汴河曲》一诗中划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风起杨花愁杀人。

A、行人刁斗风沙暗
B、行人莫听宫前水
C、行人莫上长堤望
D、行尽江南数千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语句衔接的题目,注意语意的衔接,前面点明地点“汴河”,下句是“风起杨花愁杀人”,应该是所见之景,应该是“望”的结果。

所以应是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论盛孝章书①
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禁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②所以绝交也。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之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

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③,乃当以招绝足也。

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正之之术,实须得贤。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

因表不悉.
[注]①本文是孔融写给曹操的一封信(曹操时为汉相),时原为吴郡太守的盛孝章已被孙策囚禁于狱四年,曹操接受了孔融的举荐,
征章为骑都尉。

②朱穆绝交:指反汉朱穆作《绝交论》。

表示和世俗绝交.
③道里:指长途.里,古制一百八十丈为一里,这里言其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零落殆.尽殆:几乎,差不多
B.单孑.独立孑:孤单,孤独
C.公诚能驰.一介之使驰:奔驰
D.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弘:光大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五十之年,忽焉.已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其人困于.孙氏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临溺而.王不拯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融与盛孝章友善,忧其不能免祸,于是给曹操写信,希望曹操像历史上一些能够重用贤才的人物一样,对盛孝章加以援引.
B、如果不救盛孝章,那么孔融的祖父就不会再说他有益友,并且朱穆将会与他绝交。

C、孔融认为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赞赏赞美的人.
A.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禁/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B.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禁/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C.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禁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D.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禁/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3分)
⑵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

(4分)
⑶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3分)
判断选项
解释错
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A “焉”语气词,表停顿/兼词,于此;B“于”介词被/介词,比;C“以”,连词,来,表目的/介词,用;D “而”连词,表转折。

虚词要注意用法和意义,比如本题中的“焉”要区别副
词、代词、兼词和语气词,“以”要区分是作介词、连词、还是动词;“而"要区分是顺接、并列还是转折;“于”要区分不同的翻译方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

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C对应的原文“孝章要为有天下之名”,“要”是“总体上”“基本”的意思,而选项是“确实”。

译文有些不符原文。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

“也"后断开;“而身"“命”“是”“而朱穆”陈述对象变换,前面断开;“依以扬声”是“天下谈士”的做法,中间应该断开。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5】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

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1)若--假如,得-—能够.(2)市——购买,乃-—而是,绝足——千里马。

(3)胫-—脚,好—-喜欢.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题目。

(8分)
【双调】大德歌•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小题1】本曲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2】简析本曲的语言特色.(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小题1】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小题2】故列叙时人,,,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3】,弃脂水。

( 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4】会桃花之芳园,.(李白《春
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答案】
【小题1】凌万顷之茫然
【小题2】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
【小题3】渭流涨腻
【小题4】序天伦之乐事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茫"“殊”“涨”“腻"“天伦"。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

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善用技术更须关注心灵
完整地再现现实世界原貌一直都是电影的努力方向。

技术的进步使电影再现和重构现实
创造了全球票房新高,再一次证明了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力量。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尽管有一些成功运用数字技术夺得高票房、好口碑的案例,
装扮惊艳,但给观众带来却是视觉疲劳。

实践证明,技术的进步固然重要,但是电影的根本仍然在其内容的创作,在于如何利用情节、语言、人物等电影元素,让观众产生生理上的视听愉悦和心理上的情感疏泄。

观众对于电影等艺术作品的需求,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更多的是寻找一种虚拟与现实的契合,寻找在现实中常常被忽略或者被遗忘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约瑟夫•斯特劳巴哈强调:“电影比包括小说在内的任何媒介形态都要关心故事的讲法,只有创造出那些令人惊叹和难以忘怀的叙事内容,才能吸引观众花大把的钱去看电影, 而且经常看了一遍又一遍.”缺少深刻的文化内涵,空有华丽的镜头和天马行空的想象,电影便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削弱创作者的思想力和创作力,而且终将令观众失去对电影产业的期待,远离电影院。

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时期,经历着与西方国家迥异的社会变革和文化体验,人们在寻找人生定位的过程中,期待
一种有效的“指引”。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大潮中,中国电影应立足国情,深入挖掘和宣扬观众普遍关心的主题,深度关注和聆听观众对于电影作品的期待,积极应对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不断提高影片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运用技术力量,让中国电影在数字时代中飞得更高。

【小题1】联系全文,下列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有一些成功运用数字技术夺得高票房、好口碑的案例,但是近年来生产们对数字技术的过分倚重,使得电影越来越忽视内容的重要性。

B.近年来电影生产者们盲目追求视听的奇观性和猎奇性,电影题材也越来越脱离大众的现实体验,过分追求给受众强大的视听冲击力。

C.技术的进步使电影再现和重构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成为可能,创作出一部又一部“色香味俱全"的大片。

D.过分强调表层影像和画面唯美,而缺少了深沉的人文关怀、深刻的现实观照和高远的理想情怀的电影,终究无法打动观众的内心。

【小题2】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依然凭借其唯美的画面、精致的构架以及奇妙的历险故事,创造了全球票房新高,再一次证明了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力量
B.国产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每一处深宫大院都金碧辉煌,每一个人物都装扮惊艳,强调表层影像和画面唯美,但给观众带来却是视觉疲劳.
C.缺少深刻的文化内涵,空有华丽的镜头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致使电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长此以往,会严重削弱创作者的思想力和创作力。

D.观众对于电影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更多的是寻找一种虚拟与现实的契合,寻找在现实中常常被忽略或者被遗忘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小题3】通读全文,谈谈电影制作应该怎样处理技术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

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
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

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喊一声过小桥。

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话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蓬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

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农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

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
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
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

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

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小题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的含义及作用.(4分)
【小题2】“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句中“梦境"的含义。

(5分)
【小题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情感及在文中的作用。

(6分)
【小题4】本文语言很生动,请在文中选择两处加以评析(6分)【答案】
【小题1】含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种莲人生活的辛苦与欢乐,抒发了对种莲人的赞美.(2)作用:作为写作线索,贯穿全文.
【小题2】梦境是指不切实际的虚幻的境况,在文中指的是“我”对采莲的劳动并不了解,其实种莲人家自有他们的辛苦和欢乐。

【小题3】(1)运用对比的手法,指出采莲人用岁月和汗水抒写生活生命之诗,他们的生活不乏情趣,他们创造的美景更富有诗意。

(2)卒章显志,升华了主题,抒发了作者对种莲人的赞美,并提出劳动创造的美才是真正的大美的观点。

(3)与标题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
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结尾段落的作用的题目,首先要答出文段的主要内容,由语句“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可以看出是一种对比,目的是突出“种莲人”的辛劳,然后答出结尾的作用升华主旨和照应开头及标题,答题时要结合文意具体解释.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赏析的题目,对象是语言,主要考核的是手法,答题时先举例,然后答出手法,最后点明效果。

比如:“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具体文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明确手法),赋予莲花以人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莲花的美丽,同时也为后文写种莲人的辛苦埋下了伏笔。

(点明效果)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六、选做题(12分。

19、20题任选做一题)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对岸
[印度]泰戈尔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

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藏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在洁净的软泥上;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正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说道:“妈妈,我饿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选自《新月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小题1】本文以一个小孩的视角行文,有哪些好处? (5分)【小题2】请联系我国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描写,探讨“对岸"是怎样的理想生活以及作者的追求(200字左右)(7分)
【答案】
【小题2】“对岸”的生活,是理想中的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我国文学作品《桃花源记》(或《边城》)虚构的世外桃源,与之相似“我”想象“对岸"是一块自由的乐土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飞禽走兽自在生息,长草在月光下也呈现异彩“对岸”乐土令人神往,作者甚至甘愿做一个渡船的船夫,为理想而不懈追求。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称的题目,以小孩的视角可以看做第三人称,便于自由的表达情感,再答出表达什么看法即可,本文要表达的情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对岸”是怎样的理想生活以及作者的追求应该很容易概括,主要就是那种自由自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关键是要结合所学文章进行探讨,和文意相近的文章可以选取《桃花源记》《边城》。

答题时分析课本选文和本文的相同点即可。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能力层级为探究F。

20.阅读下面一则《论语》,回答问题。

(12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小题1】此则文字记录的是孔子对学生提出的修养要求,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要求的具体内容。

(不超过10字)(4分)【小题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什么样的教育主张?(2分)简要分析。

(100字左右)(6分)
【答案】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文中很明确。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2】
试题分析:概括孔子的主张,要抓住“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可以看出“学文"第二位的,首先应该是“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正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也就是注重道德教育,答出这些然后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要能够有理由据,自圆其说。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前浪:是你推着我前进吗?
后浪:我认为是紧随着你.
于是
前浪和后浪扬声大笑
向海
你读了这首小诗,你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请联系生活,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注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谦虚,通往成功的桥梁
所为,以使
你知晓你内心的秘密,而那些认知会让你化作生命的一部分。

"当华美的叶子落尽时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

漫游途中,有惊现也有美好,有善人也有恶人,有悲伤也有惊奇……所有所有的一切,在痛定思痛之后,学会了如何谦虚地对待这个世界,都会积淀对生命的厚度,塑造出颗英勇无畏的心来。

【解析】
试题分析:前浪说后浪推着自己前进,后浪说自己是紧紧跟随着前浪。

前浪把功劳归于后浪,后浪由衷地赞许前浪。

后浪和前浪彼此谦让、推功、称赞并感谢对方。

这是一种豁达大度的胸襟.令人倾倒的品格.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襟怀和气度,才前浪连后浪。

一浪又波,形成了一川奔流到海浩荡澎湃的巨浪.大海,是它们共同的目标。

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联系社会生活,可以写老一辈和新一代的人生接力;可以谈相互谦让的美好品德;可以讲团结互助形成合力的重要;可以说伟人目标凝聚人心的作用;也可以从反面入手,鞭挞争功邀宠、相互倾轧的陈规陋习;还可以由浪的团结想到和谐,等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