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产程及宫缩痛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产程及宫
缩痛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压对宫缩痛及产程的影响。

方法: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为时限,以接受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象,依据
不同干预方案分设4组对照研究,各为30例。

A组未应用任何干预,B组应用中
药穴位贴敷,C组应用穴位按压,D组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压。

比较四
组产妇宫缩痛分级、产程时间。

结果:四组产妇对比第一、二产程等时间的数据
表明差异显著,满足统计要求(P<0.05);C组、D组第一产程时间较A组、B组
明显缩短,满足统计要求(P<0.05);C组第二产程最短,较A组差异明显,满
足统计要求(P<0.05),A、B、D组对比第二产程及四组两两对比第三产程差异
不明显(P<0.05)。

四组产妇对比宫缩痛分级的数据表明差异显著,满足统计要
求(P<0.05)。

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压对产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
轻宫缩痛,且可缩短其产程,还可减轻工作量,缩短按压时间,有利于提升分娩
质量,可做进一步推广研究。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按压;宫缩痛;产程;影响
目前在临床产科中,缓解宫缩痛、保障分娩质量是其探索的重点方向【1】。

近几年,在缓解宫缩痛、促进产程进展方面、穴位按压及针灸、硬膜外分娩镇痛、药物质量等发挥了较好的良好,但期中针刺留针、疼痛、药物副作用等均导致多
数产妇无法接受,且对自由分娩体位的应用造成了限制【2】。

通过对三阴交穴、
合谷穴等指压可缩短产程、有效镇痛,操作简单且安全,由于助产士工作量大,
且临床工作中难以对宫缩行持续按压进行刺激【3】。

因此本文于2018年5月-
2020年5月为时限,以接受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设4
组对照研究,各为30例,即分析了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压对宫缩痛及产程
的影响,现阐述如下内容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基础信息
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为时限,以接受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象,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分设4组对照研究,各为30例。

总结分析患者基础信息,各组经统计软件处理各组相关数据,包括新生儿体重、孕周、年龄等,结果显示P值>0.05,无统计差异,可比。

表1对比四组产妇基础信息资料()
组别n新生儿体重
(kg)
孕周
(w)
年龄
(岁)
A组30 3.05±0.3539.07±0
.8625.24±2 .87
B组30 3.14±0.3939.16±0
.9525.36±3 .05
C组30 3.13±0.3839.04±0
.9226.12±3 .11
D组30 3.05±0.3339.10±0
.9125.67±3 .01
注:各组两两相比,P>0.05。

1.1.2入选、排除、剔除条件【4】
入选条件:均为初产妇;孕周37-41w,年龄20-36岁;均有阴道试产指征;均为单胎头位;宫口开大1-2cm;规律宫锁临产;认知功能良好,可正常交流沟通;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本试验满足医院伦理要求和标准。

排除条件:对本次用药过敏者;存在皮肤疾病者;急产;入产程前胎儿或产道明显异常;存在分娩禁忌症;妊娠合并症;中期妊娠引产史;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

剔除条件:第一、二产程中实施剖宫产或采取其他方法(如药物)对产程进展造成干预;宫缩持续60秒及以上或宫缩频率过高(5次/10min);观察产程时胎心率异常。

1.2方法
A组未应用任何干预,B组应用中药穴位贴敷,C组应用穴位按压,D组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压。

具体为:(1)制备贴敷中药:按照1:1比例将法半夏和怀牛膝配伍,磨成细粉,并经200目筛,然后将半量蜂蜜加入细粉中,将其调制成糊状,并制成药饼,大小为1.0cm×1.0cm×0.5cm,在医用胶布中央固定药饼待用。

穴位选择:三阴交穴、合谷穴,均为双侧。

由助产士经统一培训后负责观察表填写和完成操作。

B、C、D三组产妇均在宫口开大1-2cm时进行穴位贴敷或按压。

(2)穴位按压:采用冲击式补法通过双手拇指腹侧指尖对双侧合谷穴轻轻按压,按压5秒/穴,停顿1秒,按压循环4min;对双侧三阴交穴以冲击式泻法重按压,按压5秒/穴,停顿1秒,按压循环2min,以按压处产生酸胀感为宜。

当宫口开大10cm且进入第二产程,则对双侧三阴交穴重复按压2min。

(3)穴位贴敷:采用75%酒精棉球对双侧三阴交穴、合谷穴等消毒处理,并将皮肤油脂去除,在上述穴位上贴敷调配好的药饼,药物更换每4h进行1次,直至产后2h,若产程不良反应,可将贴敷药饼随时去下,并做对症处理。

(4)联合组:即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选择双侧三阴交穴及合谷穴,穴位按压后即刻开始中药穴位贴敷,结束第一产程后不再按压。

1.3评价指标
比较四组产妇宫缩痛分级(评估条件:参照EHO疼痛分级【5】做出评估,稍
感不适或无腰酸、痛感为0级;睡眠不受影响,不出汗或微汗,腰腹酸痛可忍受
为Ⅰ级;睡眠稍受影响,呼吸急促可忍受,腹痛伴出汗明显为Ⅱ级;大汗淋漓,
大声哭闹,辗转反侧,腹痛强烈无法忍受为Ⅲ级。

)、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二、三产程)。

1.4数据处理
由统计人员处理所得文中数据,工具为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表示
形式为“”,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分别用、t检验数据差异,当
P<0.05时,满足统计处理要求。

1.
结果
2.1对比四组产妇产程时间
表2中,四组产妇对比第一、二产程等时间的数据表明差异显著,满足统计
要求(P<0.05);C组、D组第一产程时间较A组、B组明显缩短,满足统计要求(P<0.05);C组第二产程最短,较A组差异明显,满足统计要求(P<0.05),A、B、D组对比第二产程及四组两两对比第三产程差异不明显(P<0.05)。

表2对比四组产妇产程时间(,min)
组别n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
程#
A组30400.24±14
0.2634.92±2
2.48
5.95±4
.11
B组30376.15±16
2.7531.88±1
9.66
6.71±5
.90
C组30324.15±16
2.3527.75±1
7.20
5.91±3
.72
D组30313.20±13
5.8729.15±1
7.82
6.54±4
.68
注:四组对比第一、二产程,*P<0.05;四组对比第三产程,#P>0.05。

2.2对比四组产妇宫缩痛分级情况
表3中,四组产妇对比宫缩痛分级的数据表明差异显著,满足统计要求(P<0.05)。

表3对比四组产妇宫缩痛分级情况[例(%)]
组别nⅠ级Ⅱ级Ⅲ级
A组3010
(33.33)
17
(56.67)
3
(10.0)
B组3016
(53.33)
13
(43.33)
1
(3.33)
C组3018(60.0)12
(40.0)
0(0.0)
D组3019
(63.33)
11
(36.67)
(0.0)
注:四组对比宫缩痛分级,P<0.05。

1.
讨论
在《针灸大成》【6】中有关于针刺方法如泻三阴交、补合谷治疗难产的经验,其中三阴交穴属于三阴经即足厥阴、足少阴、足太阴等交汇之穴,刺激该穴时,
因其连接腹部,所以可促使产妇始终处于得气状态,可向腹部上传得气之感,以
减轻痛觉敏感性,提高痛阈值,可促进宫口扩张,松弛肌肉,抗痛良好,还可缩
短产程。

作为手阳明经的原穴为,合谷穴可振奋阳气,配伍三阴交穴可有效镇痛、补气下胎,从而有效缓解宫缩疼痛【7】。

中医学认为,行气活血、赔补气血可有
效促进产程进展。

法半夏可发挥抑制子宫的作用;怀牛膝可强筋骨、补肝肾,可
增强宫缩幅度,加快宫缩频率,可缓解腰膝酸软症状,两种药物联合贴敷于穴位,则可利用经络、腧穴、药物等综合作用,促使产妇产程缩短,宫缩增强【8】。


过将穴位贴敷于穴位按压联合起来,不仅能有效发挥宫缩镇痛的作用,还能进一
步促进产程进展,从而提升分娩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的结果显示,四组产妇对比
第一、二产程等时间的数据表明差异显著,满足统计要求(P<0.05);C组、D
组第一产程时间较A组、B组明显缩短,满足统计要求(P<0.05);C组第二产
程最短,较A组差异明显,满足统计要求(P<0.05)。

这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
穴位按压可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

四组产妇对比宫缩痛分级的数据表明差异
显著,满足统计要求(P<0.05)。

这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压对产妇可有
效减轻宫缩疼痛。

可见,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压对宫缩痛及产程发挥着积极
的影响和作用。

综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压对产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宫缩痛,且可缩短其产程,还可减轻工作量,缩短按压时间,有利于提升分娩质量,可做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梅林南,毛婉芬,胡瑾丽,等.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及镇痛泵在产程子宫收缩痛中的应用研究[J].新中医,2020,52(13):166-168.
[2]韦桥兰,林德嫦,王娟娟.穴位贴敷联合分娩镇痛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3):20-21.
[3]袁明娜,胡艳玲,杨冰沁,等.中药穴位贴敷促进初产妇产程进展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7):185-186.
[4]杨冰沁,胡艳玲,袁明娜.中药穴位贴敷加速经产妇第一产程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7):130.
[5]何秀子.中药穴位贴敷对产程影响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
志,2017,52(10):766.
[6]王磊.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压护理对初产妇第二产程影响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1):196-198.
[7]王瑛.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产程及宫缩痛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2(11):108+110.
[8]梅晓芳,潘佩光,李海筠,等.穴位按压和中药穴位贴敷对产程及宫缩痛影响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43(08):126-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