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井测井阻卡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裸眼井测井阻卡原因分析及对策
裸眼井测井阻卡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近期新场气田测井施工频繁遇阻、遇卡,造成施工情况复杂化。

经施工中对裸眼完井测井主要阻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建议,以期有利于提高测井一次成功率,提
高施工时效,缩短完井周期。

关键词:裸眼井测井遇阻卡分析建议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场气田的开发进入中后期及勘探的提速,钻井提速成了必然,但钻井提速使用的各种技术并不十分成熟,在加上各方成本上的控制,导致井筒保护技术不配套,从而产生了非常复杂的井筒条件,使目前该区块的施工情况恶化。

本文主要从该区块阻卡原因、措施、对策等方面略作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2.新场气田裸眼井测井阻卡原因分析
2.1.钻井液类型、调整和维护不当,性能稳定性差
(1)钻井液的选型不当,钻井液流变性能差,防塌、携砂能力差,不能满足复杂地层条件的要求,导致不同程度的井眼塌、垮,井眼不规则,钻屑不能及时带出,测井仪器下不到井底。

(2)钻井液密度控制不合理,造成泥岩遇水膨胀缩径和砂盐段掉块、垮塌,形成“大肚子”井眼。

(3)钻井液滤失量大,泥饼厚,润滑性差,摩阻大,导致测井过程中出现多点阻卡。

(4)钻井液稳定性差,特别是遇高温稳定性差,在井下高温条件下静止稠化,导致测井仪器下不去。

其主要原因是钻井液材料不抗高温,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部分钻井液材料不合格造成的。

2.2.气田开发进入中期,调整井、定向井的增多,增加了测井的难度
在调整井中,由于位移、方位要求的极其严格,使钻井在施工中不得不多次扭方位。

这样,就有可能形成键槽、狗腿、不规则井径;又由于多年来的采气,地层压力紊乱,造成同一裸眼段多套压力层系,出水、井涌、
井漏时有发生,破坏了钻井液性能和井壁稳定。

这都影响到井眼轨迹的光滑性,导致测井阻卡。

在定向井中,由于井眼轨迹斜度的增大(有的达到45°~46°),测井电缆沿着井壁走,无疑增加了测井难度。

而目前,定向井测井还没有比较先进的工艺措施,仪器实在放不下去也只能采用钻具输送,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测井速度。

2.3.工程因素的影响
钻井过程中,定点循环形成的“台阶”和“大肚子”井眼;在起下钻过程中,操作不当,灌泥浆不及时或压力不平衡而造成的井塌、井漏、井涌,都影响到井眼的规则,造成测井时的阻卡。

3.测井阻卡预防措施
3.1.钻井过程中,应采取有利预防措施
(1 )根据不同地区地层特点,选择不同类型钻井液;根据不同地层特点,突出钻井液不同性能特点。

比如:易坍塌地层,强化钻井液的抑制性,以防塌为主;对于摩阻大的钻井液,通过加入适当润滑剂,增加其润滑性。

(2)调整好钻井液性能,满足井下各种不同工况的需要。

控制好钻井液的滤失量,增强泥饼的致密性和润滑性,调整好钻井液的流变性、抗高温稳定性和携砂能力。

特别是完钻前,应做好钻井液的抗高温稠化实验,保证钻井液性能满足测井的需求。

(3)对于易缩径地层,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以保证井眼畅通。

(4)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井眼的规则和畅通。

循环钻井液时,减少定点循环时间;起下钻过程,平稳操作,注意灌好钻井液,防止抽汲和压力不平衡造成井下复杂;定向、扭方位,全角变化率不易太大,轨迹应尽量圆滑,一旦形成键槽和台阶,应及时破除掉。

3.2.对于正常井眼,做好测井前的准备工作
(1)完钻前50~100 m,调整钻井液性能,保证钻井液性能稳定,满足测井等完井作业的需要。

(2)钻完进尺,用大于正常钻进1/3排量循环2~3个循环周,不畅通的井段划眼,再下钻到底,大排量循环,使钻屑充分返出,保持井底干净;必要时,用润滑材料如玻璃小球、塑料小球、等配制一定的封闭液,封闭井底或全部裸眼段。

(3)起钻时,裸眼段用低速起钻,及时灌好泥浆,保证灌入量和起出
钻具体积量一致。

3.3.对于特殊井眼,测井前,除做好正常井眼准备工作外,还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措施
(1) 深井(3500 m以上)和高钻井液密度井(大于2.0 g/cm3),完钻前做高温稳定性和高温高压失水试验,根据试验情况,调整好钻井液性能。

(2) 度钻井液洗井外,还应在该段打封闭液。

(3) 对于大斜度定向井和全角变化率大的调整井,除做好井眼和钻井液准备外,还需要准备导向测井工具;对于异常复杂井,必要时采取钻具输送测井。

4.测井阻卡对策
4.1.我们应根据阻卡类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仪器组合以及扶正器的捆绑个数和位置(1)不管测什么井,都必须在三参数上绑一个扶正器,位置应该离马笼头1米以上。

(2)在测中子、密度时,应在密度下面接一节2米左右的仪器(一般为连斜或数传)并在其上绑一个扶正器,然后在尾部接遇阻抬高器;在密度上面接柔性短节;在中子仪器上绑一个扶正器。

(3)如遇井内缩井或掉块比较严重,应缩短仪器组合;如遇“大肚子”较多且井段较长,则应加长仪器组合。

4.2.每月必须对张力系统进行校正。

遇卡时,首先判断是卡电缆还是卡仪器,如是卡仪器,井下张力增量不能超过350公斤。

当井下张力增量达到350公斤还不能解卡时,应反复开收腿并上提、下放电缆。

如反复多次仍不能解卡再逐渐加大拉力。

4.3.测电成像时遇卡多为卡极板,这时井下张力增量不能超过400Ibs。

当井下张力增量达到400Ibs时,应立即收腿,如果个别极板未完全收拢,应慢慢下放电缆。

下放过程中的井下张力不能低于正常测井张力减去300Ibs。

在此过程中,如极板还未完全收拢,应不断上提、下放电缆直到极板完全收拢为止。

4.4.井队通井时,建议使用2个以上的扶正器对井眼进行修复。

总之,测井遇阻卡问题是千变万化的,有可能是多种情况同时出现,应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5.结论和建议
5.1.合适的钻井液类型,具有适中的钻井液密度、滤失量,良好的流变性、润滑性和携砂能力等钻井液性能,是保证测井成功的前提。

5.2.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保证井眼的规则和畅通是测井成功的关键。

5.3.钻进中和完井后做好测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不同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保证测井成功的必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