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思路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思路浅析
摘要:当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时至今日,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然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其已经对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项治理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经济今后能否正常发展。
基于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将从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视角出发,简要分析综合治理的规划思路及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思路
引言
流域水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受到着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中,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是影响流域水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而今,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水体承担的功能也日益增多。
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流域水环境逐渐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关人员应当从实际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思路及措施来高质量地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环境持续向好,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
1 加强流域监测与评估
在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前,相关人员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强流域监测与评估。
开展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流域内水环境的状况,掌握流域水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环节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而想要做好此项工作,首先需要根据流域的特点和水环境的变化,合理设置监测站点。
站点的选择应涵盖主要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和重要污染源等,以全面了解流域的水环境状况。
之后再以此为基础,确定合适的监测参数,例如
水量监测方面,需要关注河流流量、湖泊水位等;水质监测方面,需监测溶解氧、浊度、氨氮等关键指标;生态监测方面,可考虑鱼类种群、底栖生物等。
确保监
测参数与流域的水环境问题和管理需求相匹配。
期间为保证监测与评估的全面性
及准确性,应当选择适用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如自动水位计、流速仪、水质监测
仪器等。
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如遥感、卫星图像处理和大数据分析等,提
高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同时还需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监测频次和监测时段。
例如若是需要长期稳定的监测,此时可以选择每日、每周或每月进行监测;而对
于短期突发事件的监测,则需要实时响应和紧急监测。
还应当建立完善的数据收
集和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具体来说便是建立数据库、标准化
数据格式、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等,并辅以有效的数据验证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最后在获取相关数据后,还应当进行监测数据的交叉验证和
比对,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如大气降水量、土地利用变化等。
通过多源数
据的比较,更全面地了解水环境变化和影响因素。
2 推行流域水资源整体配水制度
流域水环境中所含有的水资源十分丰富,而以往对于这些水资源的调配、利用、管理存在不少问题,致使部分地区用户的用水权益受到一定影响。
为尽可能
地缓解这类问题,相关人员在进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时,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
面入手来实行有效的流域水资源整体配水制度,合理配置和管理流域内的水资源。
为此,相关人员首先应当加强对流域内各个城市的调查走访,掌握该区域内
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实际用水需求及用水差异,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流域水环
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流域水资源管理规划,包括水资源评估、需求预测、
配水方案、配水指标和原则等,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例如明确流
域内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不同用水需求,并根据流域特点和水资源
管理目标,制定相应的优先级和配水比例。
为保证相关规划方案得以有效落实,
还应当建立专门的水资源调度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管理流域水资源的调度
与分配,确保水资源的跨界调度和合理分配,减少流域内部的水资源冲突。
3 控源截污
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流域水环境之所以遭受如此严重的影响与破坏,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污染物的不规范排放、治理有很大关联。
针对这种情况,
相关人员就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做好控源截污,借此来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
排放,以遏制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破坏。
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进行工业污染控制时,相关人员应当要求工业企业建立和运行废水处
理设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需要配以严格的监管制度,用以监督
工业园区及内部各工业企业,督促其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一
旦发现存在违法排放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处罚,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
其次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时,相关人员应当积极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
适量施肥或错时施肥,减少化肥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
同时需要与政府有关部门
一同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通过修建包括沟渠、护岸和渗漏井等农田水利工程
来减少农田径流的污染物流失。
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时,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
资建设,确保污水处理排放达标,减少城市污水对流域水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当
结合城市现状及发展目标,合理完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建设科学合理
的雨水收集系统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从而减少城市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
排放。
4 加强流域生态修复工作
除上述方法外,在进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时,相关人员还需要采取有效措
施来做好流域生态修复,通过适宜的手段来恢复受损的生态功能,提升流域的生
态价值。
为此,相关人员应当定期开展清淤工作,将富集了污染物的底泥清除,减少
底泥对水体的污染。
也可以通过植被恢复、河岸防护工程、岸坡固定等措施,修
复受损的河岸,保持河岸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为了修复流域生态系统,
相关人员应当因地制宜地修建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带等,若条件允许,还应当重
新恢复生态湿地,并通过修建堤坝、水闸、水道等设施,调整湿地的水位和水量,以保持湿地的湿润环境。
此外,还应当推进水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如设立
渔业休渔期、禁渔区,保护重要的渔业资源,促进鱼类自然繁殖,抑或是通过人
工放流、人工孵化等方式,增强流域内水生动物种群的种群数量与繁殖能力。
必
要时还应当根据水生动物的生长习性,为其修复、建立适宜的生境条件,如鱼类
产卵场、鱼类栖息地等,借此来在短时间内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进水生动物种群时,不得引进外来物种,以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抑或是污
染本土水生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5 总结
总而言之,当前流域水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其影响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就需要重视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并立足于实际,
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修复措施,构建高质量的流域水环境,以此来推动城市的
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超,苏海波,焦宏波,付嘉,贾丽丽,田龙,郭丽君.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环
境综合治理试点研究——以和田河流域为例[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2(07):87-91.
[2]米广杰.城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和策略[J].清洗世界,2021
,37(07):94-95.
[3]胡晗,高艳,万帆.武汉市巡司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方案[J].城市道
桥与防洪,2021(07):133-135+157+17.
[4]邓卫东.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路线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
洪,2016(12):168-169+173+20.
[5]朱威,周小平,蔡杰.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其启示[J].水资源保
护,2016,32(03):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