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与灭火救援战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与灭火救援战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0T08:38:45.892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9期第10月作者:徐伟展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用地局势紧张,
徐伟展
龙岩市永定区消防救援大队 3641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用地局势紧张,导致高效化大型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
然而,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中人员、物资大量集中,内部结构复杂,各种竖井管道纵横交错,存在大量火灾风险隐患,火灾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
为了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消防安全工作也成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火灾特征
1.结构功能复杂,易形成立体火灾。
综合体建筑群体量大,结构功能复杂。
综合体结构设计存在大跨度,大空间,大悬挑,楼板大开洞等,空间多变。
同时,大型商业综合体内立体空间大,单层面积大,竖向通过中庭、垂直走道、楼梯间、电梯竖井、横向管道开口和电缆桥架等会将建筑物连接在一起,使建筑物之间彼此相通,从而导致火势向各个方向蔓延,形成一个垂直“烟囱效应”。
2.人员高度密集,疏散排烟困难
商业综合体有大量的空间为人员密集型场所,人员流动性大、密度高。
一旦发生火灾,高温有毒烟气流动快,火灾蔓延速度快,会使受困人群陷入非理智状态,造成群体效应,导致疏散通道人员拥挤,人员疏散困难,发生重大踩踏事故。
因功能布局的需要,多为实体墙或玻璃幕墙,难以实施自然排烟,且登高作业困难。
3.火灾荷载大,易形成大面积燃烧。
商场经营业态多元化,装修复杂。
使用大量可燃、易燃物材料装修,忽视装修材料的耐火等级的要求。
装饰材料燃烧释放大量有毒气体,极易导致人员中毒死亡。
经营商品类型多元。
部分商品含有易燃易爆成分,如指甲油、化妆品和配套超市的白酒等商品。
二、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管理
为规范和加强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工作,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落实单位主体责任,提升消防管理水平。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1.打造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大型商业综合体要构建“2+3+N”团队管理模式,分别组建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管理2个“管理团队”,组建火灾扑救、紧急疏散和技术处置3个“应急团队”,按照职责、业态、区域组建若干个实体化运行管理小组。
要建立“管理团队+商户”的责任体系,明确管理团队对公共区域和重点部位承担直接管理责任,推行商户“责任田”管理责任。
要完善内部消防安全培训体系,留下“常驻检查组”,培养“消防明白人”。
2.制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压实“人防”责任。
织密消防安全责任网,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建立产权单位牵头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单位主体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并由产权方、委托管理方、使用方共同签订书面合同对消防安全“责、权、利”予以确定,防止多头管理导致的消防管理“真空”。
二是落实“物防”措施。
加强消防设施常态化、标准化、标识化管理,确保正常使用。
严格“三关一闭”夜间管理,夜间防火卷帘应全部降落,消防设施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三是用实“技防”手段。
针对大型城市综合体消防特点,应用“智慧消防”管理平台,实现消防安全实时探测、及时预警。
要充分发挥消防控制室的智能中枢作用,探索建立“消防控制室+”物防模式和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3.发挥微型消防站作用,实现火灾初期控制。
一是建立“1+N”微型消防站,确保实现“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扑救、5分协同作战”要求赶赴现场,第一时间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和疏散被困人员。
二是充分落实微型消防站经费专项保障,按照标准配齐配全人员装备器材,提高初期火灾处置能力。
三是建立区域联防、通讯联络、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区域联防协作能力。
对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执勤训练、装备配备、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落实联勤联动机制。
三、大型商业综合体灭火救援的对策
1.加强首战力量,采取内外夹攻战术
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发生火灾初期,必须树立“首战及决战”的战术思想,在充分发挥微型消防站的基础上,按专业队编成调集优势兵力于火场,做到快速控制、打早灭小;火灾处于发展阶段,应按照“先评估、后行动”的原则,经侦察和评估后具备内攻条件的,应组织力量实施分隔堵截,控制火势发展蔓延;火灾处于猛烈燃烧阶段,在内部情况不明、内攻风险较大等环境条件下,应加强外围冷却,果断取舍,利用灭火机器人、移动水炮、遥控水炮等装备,设置阵地,开辟防火隔离带,防止火势扩大蔓延,待时机成熟和具备内攻条件后方可组织内攻实施灭火,做到攻防结合、灭疏同步、灭控一体。
内攻控火时,应在起火层上、下层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伸缩缝、玻璃幕墙缝隙、楼梯间、建筑外窗等部位进行设防,堵截和防止火势竖向蔓延,同时,内攻人员利用建筑内亚安全区设置进攻轮换中转站、器材补给站等以提高灭火救援的效能和人身安全。
2.迅速有效排烟,高效疏散救人
充分发挥建筑内固定消防防排烟系统的作用,利用卷帘门及时进行防火分隔,将烟气缩小在一定的范围内,阻止扩散的速度。
使用强臂破拆车、长臂吊车等装备进行破拆,实施自然排烟。
利用大型移动排烟设备排烟,如离心式负压排烟车、水驱动排烟机等。
充分利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梯、专用救援窗口、举高消防车等途径和手段,进行疏散救人。
对无法转移至安全区域的人员,可视情转移至楼顶天台及毗邻建筑后伺机救助。
应划分片区、合理编组、逐层实施,充分利用热成像仪等装备,合理运用联线、扫描等搜救技术,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对已确认搜索完毕的区域、楼层和房间,应在醒目位置进行统一标识,避免重复搜救。
3.强化火场供水保障,确保供水不间断
保障火场供水不间断是灭火救援行动成功的重要保障。
一是辖区消防救援队伍配备的大吨位水罐消防车。
应在支队范围内根据辖区商
业综合体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适当调配,调集大吨位的消防水罐车、泡沫消防车和远程供水系统供水,以保证灭火供水需要;二是专门成立供水保障分队。
通知供水部门对市政管网进行局部加压。
为重大火灾现场提供远距离的不间断供水。
三是要加强对周边水源的利用,进一步扩大水源渠道,保障火灾扑救工作的水源供应。
如城市内的人工水体和天然水体等备用水源,加强消防取水点建设也是保证扑救大面积火灾消防用水的有效途径。
4.加强器材装备配备,实现装备模块化
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扑救往往是多力量联合作战,灭火救援战斗需要大量的器材装备。
实行器材装备模块化运转,就是根据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火灾类型和火灾特点,将灭火、防护、排烟、破拆、救生、照明等器材采取模块化方式配备,采用自装卸式消防车装载运输。
装备器材模块化便于精准调派、警情出动、快速反应,有利于作战力量编成的迅速形成。
5.创新熟悉演练模式,提升队伍实战水平
熟悉演练是灭火作战的前提。
重点熟悉建筑功能分区、疏散通道及单位内部重点部位情况。
在消防演练中可以运用模拟、实战演练相结合方式对预案的不断优化改进。
通过战例复盘、想定作业、桌面推演等方式,从力量调集、应急响应、联勤联动、力量部署、阵地设置、战术运用等方面开展灭火救援技战术研究,不断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6.强化建筑消防设施训练,提高实战应用能力
定期对固定灭火设施实地测试,及时发现问题。
与商业综合体单位建立互通机制,督促使用单位或物业规范管理,保持消防设施完整好用。
掌握单位内部的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建筑消防设施位置和基本功能,增强利用内部固定消防设施扑救火灾的意识,为有效应对商业综合体火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