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 力的存在 同步测试(1)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3.2 力的存在同步测试(1)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三角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上各部分的受力情况。
她用一块三角板,按照如图所示方式在竖直面内进行操作,感受A端对左手手指以及B端对手腕的作用力。
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考点】
2. (2分)图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考点】
3. (2分)同学们在体育活动及测试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立定跳远时用力向后蹬地,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投出去的实心球最终落回地面,这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C . 测量体重时,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秤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打乒乓球时拉出“弧圈球”,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考点】
4. (2分) (2020八上·镇海期中)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C .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
5. (2分)(2019·东阳模拟)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及其他阻力,小球可在A、B间来回摆动。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小球在B处受力平衡
B . 细线对球的拉力和球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将保持静止状态
D . 若小球摆到B点的同时细线断开,小球将保持静止
【考点】
6. (2分) (2020八上·慈溪期中) 在《运动与力》一课中,教材设计了下图所示的活动,这是发生在短时间内的三个瞬间的情景,下列对这三个情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图(a)中的硬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 . 图(b)中的硬卡纸受力向右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 图(c)中的硬币只由于惯性落入杯中
D . 弹硬卡纸时手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
7. (4分)(2019·杭州模拟) 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并制作的一只喷气船,将船浮在室内游泳池的水面上,打开漏斗的活塞,流下的液体B与放置在塑料罐内的物质A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塑料罐内气压迅速增大,气体从罐底小孔喷出,使船前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要实现上述设计要求,A,B两种物质的组合可能是(填字母)。
A .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 碳酸钠和稀盐酸
C . 铜和稀盐酸
D . 锌和稀硫酸
(2)开始静止在水面上的小船,在气体喷出后能前进,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考点】
8. (3分)中考体育测试同学们立定跳远时要用力蹬地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同时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运动员在这一过程中他受到的________力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考点】
9. (2分)下列利用气球进行的实验中,解释错误的是()
A . 甲图:轻推气球,快速滑行——说明利用气垫可以减小摩擦
B . 乙图:向后喷气,气球前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 丙图:对气球充气,小圆点距离增大——模拟宇宙膨胀现象
D . 丁图:左球挤右球,两球都变形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
10. (2分) (2019八上·宁波期中) 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 . 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 . 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
11. (3分)如图甲是一枚简单的液体燃料火箭结构图,小明所在班级以“火箭中的科学奥秘”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1)模拟火箭升空的原理: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活动,其中现象产生的原理与火箭升空相同的
有________ 。
(2)验证火箭顶部圆锥形能减少摩擦:某同学利用不吸水、硬质的纸张,制成等质量、密封的圆锥体和长方体,在同一高度让两者同时自由下落,如图乙所示。
①为比较两者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他们需观
察________ 。
②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有________ 。
A.在更高处让两物体自由下落 B.用木头替代纸张进行实验 C.让两物体在水中自由上浮
【考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答案:7-1、
答案:7-2、
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