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于洋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2期
于洋
(赤峰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起始阶段.小学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因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及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小学体育的开展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为全面了解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本文以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与器材分布、数量等基本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赤峰市红山区各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目的在于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赤峰市;小学;体育场地;设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1-0120-02
1 前言
基础教育是重要的人生启蒙阶段,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阶段开始萌芽,并决定其以后的意识和发展.而目前我国的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一种多年存在的现实和植根于很多人思想中的传统教育改革并非朝夕之事.在素质教育提倡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根深蒂固的只注重学生成绩而轻视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一直存活于多数家长和教师的头脑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人们的体质水平却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一不容乐观的状况也体现在儿童和少年阶段.完全转变教育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是目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并未取得所预期的效果.虽有政策、条例的制约,但在现实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是满足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保证.而现在多数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还与国家制定的标准存在差距.
本文以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与器材分布、数量等基本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现状,旨在找出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分布、数量等基本情况为研究对象.对赤峰市红山区各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进行调查.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以“体育器材”、“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等关键词进行了检索,共查
阅了近些年来本研究相关的论文28篇,同时收集国内外有关体育场地器材的法规文件、书籍等文献、赤峰市教委有关落实体育场地器材的文件,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2.2.2 问卷调查法
选择赤峰市红山区的11所小学,每所小学随机抽取10名教师,采用当面发放、当面回
收的形式,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7份,回收率95%,经筛查和逻辑检验,有效问卷为90份,问卷有效率为91.5%.
3 结果与分析
3.1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数量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场地数量情况分析
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在对赤峰市红山区部分学校调查后,发现赤峰市红山区较多小学场地器材,远不能满足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学校的体育场地面积严重不足,大多数校园都有操场,处于市中心的学校操场面积一般都较小,郊区或远离市区的学校操场面积较大,但操场、
篮球场、排球场、离标准要求相差很远.
在调查的11所学校中,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个田径场地(200m-400m不等),共计11个;篮球场地共计28个,乒乓球台共18个,羽毛球场地5块.红山区市区内的小学普遍存在场地面积狭小的情况了,能够满足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场地种类不足.
3.1.2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场地面积情况分析
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根据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起实行的《中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国家标准,每学生不宜小于3.3m2.从表2可以看出,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人均场地面积为2.91m2,低于国家规定的3.3m2,此外,不同学校间的面积差异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小学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3.1.3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器材情况分析
从下表3可以看出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器材并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只有8.9%的教师认为体育器材充足,18.9%的教师认为一般,72.2%的教师认为不充足.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的基础保证,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有关.
3.1.4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利用情况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66.7%的教师认为体育场地的利用效率较低,27.8%的教师认为体育场地器材的利用一般,5.5%的教师认为利用较高.对于体育场地的利用效率情况与场地的器材是否充足有关,学生只能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选择性的活动.
3.1.5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满意程度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13.3%的教师对现有的场地器材满意,28.9%的教师认为现有的产地器材情况一般,57.9%的教师对现有的场地器材不满意.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与赤峰市红山区的场地设施不足有关,特别是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能够完全满足教师教学需要.此外,学校现有的建筑面积及资金投入上的欠缺也是造成多数教师对现有场地器材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3.2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及利用情况的调查及分析,赤峰市红山区小学现有体育场地器材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3.2.1 部分小学场地器材数量学校间参差不齐
在体育场地的数量上,通过调查可知,虽然赤峰市红山区小学生均占有场地面积未达到国家标准,少数的学校的场地面积较小,其原因主要在于城市土地本身稀缺,且过去在对学校进行建设规划时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给体育场地留出足够的空间.
3.2.2 部分场地器材利用率有待于提高
体育课程在学校教学中被多数学校置于副科的位置,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场地的不足,体育课的可有可无,使场地出现了闲置;学校过分重视升学率,经常挤占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给学生补课,导致场地器材利用率不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生人均场地面积均与国家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红山区内和乡镇间的发展不平衡.场地面积狭小,器材数量过少,严重制约着小学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开展.
4.1.2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体育场地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教师认为现在的场地器材利用率较低,这与学校对于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程度有关.
4.1.3 赤峰市红山区小学大部分教师对于现有的场地器材满意度比较低,多数学校的场地器材并不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上课过程中人均面积较小,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完成.
4.2 建议
4.2.1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城乡小学场地、器材现状.
在市区中的小学因周边建设等原因很难在场地面积上加以改观,但可以从场地质量上进行改善,在现有的条件下,修建塑胶场地,充分利用空余摆设乒乓球等占地较小的器材设施,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4.2.2 加强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正确的体育意识和行为在这一阶段萌芽,是形成终身体育价值观的基础.教育主管部门应改变现有的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从属地位,加强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体育知识的培训,正确理解体育教学和学生发展及学习成绩间的良好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贵仁,等.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系列国家标准(GB/T19851.1-19851.12)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仇建生,常生等.部分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1997(3-4):88-90,96.
〔3〕朱杰.我省部分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调查与分析[J].六安师专学报,2005,2(16):99-101.
〔4〕周兴旺.西安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91-93.
〔5〕盛瑛.国外小学最新体育器械特点[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5,2(1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