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翟方进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专题训练------《汉书-翟方进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
河平中,方进转为博士
..。
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
再三奏事,迁为丞相司直。
从上甘泉,既至,会殿中,(陈)庆与廷尉范延寿语,时庆有章劾,自道:“行事以赎论,今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
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余。
”方进于是举劾庆曰:“庆有罪未伏诛,无恐惧心,豫自设不坐之比。
又暴扬尚书事,言迟疾无所在,亏损圣德之聪明,奉诏不谨,皆不敬,臣谨以劾。
”庆坐免官。
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居亡何,方进奏咸与逢信:“邪枉贪污,营私多欲。
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赂遗,以求荐举。
后为少府,数馈遗汤。
信、
威幸得备九卿
..,不思尽忠正身,内自知行辟亡功效,而官媚邪臣,欲以徼幸,苟得亡耻。
孔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咸、信之谓也。
过恶暴见,不宜处位,臣请免以示天下。
”奏可。
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坐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
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
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
”方进乃起视事,条奏长所厚善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萧育,刺史二千石以上免二十余人,其见任如此。
谥.曰恭侯,长子宣嗣。
(摘编自《汉书·翟方进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B.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C.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D.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子夏既过方进/揣知其指/不敢发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为官名。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
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
B.九卿,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的总称。
秦汉时,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
C.疏,古代官员向君主分条陈说意见的文字,是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对君主进行委婉规劝的一种常见文体。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方进恪尽职守。
他在担任丞相司直时随皇帝入甘泉宫,因发现了陈庆有罪而弹劾他,陈庆因此被朝廷免去了官职。
B.翟方进刚正直言。
他新任丞相没多久,就上奏陈咸与逢信“邪枉贪污,营私多欲”,奏请皇上罢免他们以告天下。
C.翟方进识才爱才。
淳于长虽为外戚,但擅长谋略,翟方进刚任职时唯独与他交往,因翟方进的举荐,淳于长位列九卿。
D.翟方进深得皇帝信任。
很多官员因淳于长的事被免职,他却安然无恙,皇上还勉励他不要懈怠,要保重身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赂遗,以求荐举。
(2)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5.翟方进和淳于长交好,不仅没受到淳于长大逆罪牵连,还得到了皇帝的宽慰,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
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
及事,数为掾史
..所詈辱。
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相问己能所宜。
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方进既厌为小史闻蔡父言心熹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爱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
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
以射策甲科为郎。
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经。
常为先进,名誉出方进下,心害其能,论议不右方进。
方进知之,候伺常大都授时,遣门下诸生至常所问大义疑难,因记其说。
如是者久之,常知方进之宗让己,内不自得,其后居士大夫之间未尝不称述方进,遂相亲友。
丞相官缺,群臣多举方进,上亦器其能,遂擢方进为丞相。
身既富贵,而
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笃。
及后母终,既葬三十六日,除服起视事,以为身备汉相,不敢逾国家之制。
为相公洁,请托不行郡国。
持法刻深,举奏牧守九卿,峻文深诋,
中伤者尤多。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
..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
之,奏事亡不当意,内求人主微指以固其位。
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
..,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坐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
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
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
”方进乃起视事,其见任如此。
司徒掾班彪曰:“丞相方进以孤童携老母,羁旅入京师,身为儒宗,致位宰相,盛矣。
”
(节选自《汉书•翟方进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方进既厌为小史/闻蔡父言/心喜/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
B.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方进既厌为小史/闻蔡父言/心喜/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
C.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方进既厌为小史/闻蔡父言/心喜/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
D.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方进既厌为小史/闻蔡父言/心喜/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掾史,官名,掾与史的合称,汉代衙署分曹办事;属公府属吏,非朝廷命官。
B.文法,文中指法令制度,现在指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方法。
C.外戚,与宗亲相对,是指帝王的母亲和后妃方面的亲戚,比如皇帝的舅舅。
D.疏,也称为奏疏、奏章等,是臣子向皇帝、下级向上级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方进为人所辱,发愤研习经学。
他在太守府中任小史,经常受到辱骂欺侮,在得到蔡父指点后,到京师学习经学,用十余年之功,终学有所成。
B.翟方进心胸宽广,为人做事谦卑。
同研经学的胡常欲陷害他,他却主动让自己的弟子前往胡常处学习经义,最终感化了胡常,两人成为朋友。
C.翟方进知恩图报,生养死葬后母。
早年他到长安求学,后母曾照顾他的生活;他官居丞
相,供养后母非常尽心,后母死后,他给予安葬并服孝。
D.翟方进官居高位,深受人主器重。
他作为臣子,深得皇帝器重爱护,虽然一度受到定陵侯大逆之罪的牵连,但皇帝为其开脱罪责,继续任用他。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持法刻深,举奏牧守九卿,峻文深诋,中伤者尤多。
(2)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
10.班彪是如何评价翟方进的?请简要说明。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
河平中,方进转.为博士。
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辄举,甚有威名。
再三奏事,迁为丞相司直。
从上甘泉,行驰道中,司隶校尉陈庆劾奏方进,没入车马。
既至甘泉宫,会.殿中,庆与廷尉范延寿语,时庆有章劾,自道:“行事以赎论今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余”方进于是举劾庆,庆坐免官。
永始二年迁御史大夫。
数月,会丞相薛宣坐广汉盗贼群起及太皇太后丧时三辅吏并征发为奸,免为庶人。
方进亦坐为京兆尹时奉丧事烦扰百姓,左迁执金吾。
二十余日,丞相官缺,群臣多举.方进,上亦器其能,遂推方进为丞相,封高陵候,食邑千户。
身既富贵,而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笃。
及后母终,既葬三十六日,除服起视事,以为身备汉相,不敢逾国家之制。
为相公洁,请托不行郡国。
持法刻深,举奏牧守九卿,峻文深诋,中伤者尤多。
如陈咸、朱博之属,皆京师世家,而方进特立后起,十余年间至宰相,据法以弹成等,皆罢退之。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令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内求人主微指以固其位。
初,定陵候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坐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
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
上报曰:“定陵候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
”方进乃起视事,条奏长所厚善刺史二千石以上免二十余人,其见任如此。
方进虽受《谷梁传》,然好《左氏传》、天文星历,其《左氏》则国师刘款,星历则长安令田终术师也。
厚李寻,以为议曹。
(节选自《汉书·翟方进传》)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行事以赎/论今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余/
B.行事以赎论/今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余/ C.行事以赎/论今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余/ D.行事以赎论/今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余/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进转为博士”与“千岩万转路不定”(《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转”字含义不同。
B.“会殿中”与“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两句中的“会”字含义相同。
C.“群臣多举方进”与“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两句中的“举”字含义不同。
D.“又素重之”与“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两句中的“重”字含义相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方进为官尽职尽责。
做朔方刺史时,没有繁杂的法令,考察到违反禁令的事就上奏,因而很有威望。
他曾弹劾陈庆,陈庆被免官。
B.翟方进甚为皇帝信任。
他任京兆尹时奉命办丧事烦扰百姓,被贬为执金吾,但仅过了二十多天,就被皇上任命为丞相。
C.翟方进恪守国家制度。
后母去世,下葬三十六天后,他除去丧礼之服开始办公,认为担任汉朝丞相,不敢逾越国家的制度。
D.翟方进执法严酷苛刻。
他上奏章检举牧守九卿,用语严厉甚至有诋毁之意,被他诬陷的人很多,后来陈咸、朱博等联合上奏,罢免了他。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丞相薛宣坐广汉盗贼群起及太皇太后丧时三辅吏并征发为奸,免为庶人。
(2)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
答案
1、D 句子大意是:当时,翟方进新任丞相,陈咸内心恐惧不安,于是命令小冠杜子夏去探测一下方进的意图,暗暗替自己辩解。
子夏拜访了翟方进后,探明了翟方进的意图,不敢替陈咸说话。
“陈咸内惧不安”,“陈咸”作主语,“内惧不安”作谓语,所以可在“陈咸内惧不安”句前后停顿。
排除B、C项。
“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杜子夏”后不能停顿。
如果在“杜子夏”后停顿,句意就变成“陈咸”“往观其意”了,这显然是错误的。
所以“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句中不能停顿,排除A项。
2.C “是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对君主进行委婉规劝的一种常见文体”错误。
“疏”是一种古代文体,是臣子分条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
3.C “位列九卿”也非因翟方进举荐。
原文是“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可见淳于长位列九卿是因为他自己“能谋议”,并非翟方进举荐。
4.(1)(他们)都知道陈汤奸邪谄媚反复无常,巧言善辩不合法度,却还和他亲密交往赠送财物,来谋求举荐。
(2)你虽然和他有交往,经传上不是这样说嘛,早晨知道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你还疑虑什么呢?
5.①翟方进是重臣。
②翟方进一向被皇帝器重。
参考译文: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
河平年间,翟方进转为博士。
几年后,转任朔方刺史,做官时不烦琐苛刻,所察访的有犯了发令的就检举法办,很有威名。
多次向朝廷奏事,迁为丞相司直。
他跟随成帝去甘泉,到了甘泉宫后,在殿内集会,陈庆和廷尉范延寿交谈。
当时陈庆正被奏章弹劾,陈庆便自己说:“既往之事可以用财物来赎罪,现在尚书拿着劾奏我的奏章来,应该在这里判决。
以前我做尚书的时候,曾经有所奏之事,我忽然忘了,搁置了一个多月。
”翟方进因此举报弹劾陈庆说:“陈庆有罪却没有伏诛,没有恐惧之心,事先自己预设不被判罪的案例。
而且他泄露宣扬尚书的事情,说快慢没有什么关系,亏损了圣德的明智聪察,奉行诏命不谨严,这些都是不恭敬的表现,我谨以此举劾。
”陈庆因此被免去了官职。
当时,翟方进新任丞相,陈咸内心恐惧不安,于是命令小冠杜子夏去探测一下方进的意图,暗暗替自己辩解。
子夏拜访了翟方进后,探明了翟方进的意图,不敢
替陈咸说话。
没过多久,翟方进上奏陈咸与逢信:“邪僻贪污,营私多欲。
他们都知道陈汤奸邪谄媚反覆无常,巧言善辩不合法度,却还和他亲密交往赠送财物,来谋求举荐。
他们后来做了少府,屡次赠送财物给陈汤。
逢信、陈咸有幸能够身列九卿,不想着尽忠正身,自己内心也知道行为不正没有功效,却谄媚邪臣,想以此获得亲幸,苛且求得丧失廉耻。
孔子说:‘这种人可以和他一起侍奉君王吗!’说的就是陈咸、逢信啊。
错误邪恶显露无遗,不适合再担任官职,臣请求罢免他们来昭示天下。
”皇上同意。
先前,定陵侯淳于长虽然是外戚,然而因擅长谋略而位列九卿,刚任职时,翟方进独独与淳于长交往,称赞举荐他。
等到淳于长因为大逆罪被诛,那些和淳于长亲近交好的人都因他被免职,皇上因为翟方进是重臣,又向来器重他,替他隐瞒掩饰。
翟方进内心惭愧,上奏请罪要求退职归家。
皇上答复说:“定陵侯淳于长已伏罪,你虽然和他相交往,经传上不是这样说嘛,早晨知道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你还疑虑什么呢?请你专心一意不要懈怠,看医用药来保重身体。
”翟方进才起来办事,逐条陈奏淳于长所亲近交好的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萧育,刺史二千石以上被免职的有二十余人,翟方进被皇上信任到如此程度。
皇上赐翟方进谥号为恭侯,翟方进的长子翟宣继承了他的职位。
6、A 本题中,“当以经术进”,“以经术”作“进”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BD;“因病归家”,“因病”是“归家”的原因,作其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CD。
整句话的翻译为:告诉他说:“您有封侯的骨象,应当凭经术进用,努力研习众儒生的学问吧。
”方进已经厌倦了做小史。
听了蔡父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称病回到家里,向他的后母告别,想要西去到京师学习经书。
7.D “下级向上级”是错误的。
“疏”没有这层意思。
8.B “陷害”是错误的。
原文“常为先进,名誉出方进下,心害其能,论议不右方进”中“害”是嫉妒之意。
9.(1)翟方进执行法令严酷苛刻,上奏检举牧守九卿,法令条文苛细极力诋毁,诬陷的人很多。
(2)定陵侯淳于长已伏罪,你虽然和他交往,经传上不是这样说吗:“早晨知道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
”
10.①翟方进早年经历了苦难;
②后来成为儒士宗师,官至宰相,身份地位非常显赫。
参考译文:
翟方进,字子威,是汝南上蔡人。
方进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无法继续学习,在
太守府供职为小史,被人认为迟钝做不好事,屡次被椽史责骂侮辱。
方进很悲伤,于是到汝南蔡父处相面,向他询问自己适合干的事情。
蔡父认为他的形貌与众很不相同,告诉他说:“您有封侯的骨象,应当凭经术进用,努力研习众儒生的学问吧。
”方进已经厌倦了做小史。
听了蔡父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称病回到家里,向他的后母告别,想要西去到京师学习经书。
他的后母可怜方进年幼,跟他一起来到长安,织鞋来供给他读书。
方进积累学习十余年,通晓经学,弟子一天天多起来,众儒生都称赞他。
他凭借射策考中甲科做了郎官。
这时,清河县有个叫胡常的老儒生,和方进研究相同的经学。
胡常是前辈,名声却不如方进,心里嫉妒方进的才能,议论时并不称重方进。
方进知道后,等候胡常集合学生讲授的时候,派遣门下的诸生到胡常那里讨教经义的疑难之处,据此记录胡常的学说。
如此很久后,胡常知道方进尊敬谦让自己,内心不安,之后,他在士大夫之间没有不称扬述说方进的,于是两人彼此亲近为友。
丞相官位空缺,群臣大多举荐方进,皇上也器重方进的才能,于是提拔方进任丞相。
方进已经富贵,而后母还在人世,他注重修养操行,供奉后母非常虔诚丰厚。
等到后母去世,下葬三十六天后,他除去丧礼之服开始处理政事,认为自己担任汉朝丞相,不敢逾越国家的制度。
他担任丞相公正廉洁,不以私事请托四方郡国。
翟方进执行法令严酷苛刻,上奏检举牧守九卿,法令条文苛细极力诋毁。
诬陷的人很多。
方进富于知识才能,兼通法令吏事,以儒雅文饰法律,被称为开通而贤明的丞相,皇上非常器重他,方进上奏事情没有不符合皇上心意的,在内又探求皇上隐微的旨意来巩固他的职位。
先前,定陵侯淳于长虽然是外戚,然而因擅长谋略位列九卿,刚任职时,方进唯独与淳于长交往,称赞举荐他。
等到淳于长因为大逆罪被诛,所有和淳于长亲善的人都因他被免职,皇上因为方进是大臣,又向来看重他,替他隐瞒避讳。
方进内心惭愧,上奏请罪要求退职归家。
皇上答复说:“定陵侯淳于长已伏罪,你虽然和他交往,经传上不是这样说吗:‘早晨知道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
’你还疑虑什么呢?请你专心一意不要懈怠,看医用药来保重身体。
”方进才起来办事,方进就这样被皇上信任。
司徒掾班彪说:“丞相方进在孩提时便带着老母,到京城来寄居,身为儒士的宗师,最后官至宰相,很显赫了。
”
11、D 句意:既往之事当以罪论处,现在尚书拿着合奏我的奏章来,应该在这里判决。
以前我做尚书的时候,曾经有所奏之事,我忽然忘了,搁置了一个多月。
“以赎”修饰“论”中间不断开,排除AC;
“前我为尚书时”中“前”是“我为尚书”的时间状语,之前应断开。
且“时”翻译为“……的时候”,和“前我为尚书”成为完整一句,做后面句子的时间状语,排除BC;
12.B “两个‘会’字含义相同”错误,前者指集会、聚会;后者是指节奏。
13.D “后来陈咸、朱博等联合上奏,罢免了他”错误,依据原文“如陈咸、朱博之属,皆京师世家,而方进特立后起,十余年间至宰相,据法以弹成等,皆罢退之”可知如陈咸、朱博这些人,都是京师的世家,然而方进因出众卓异后来居上,十几年里升至宰相,根据法令来弹劾陈咸等人,都罢免辞退了陈咸等人。
14.(1)适逢丞相薛宣因广汉盗贼群起闹事和太皇太后丧葬时三辅官吏一起征发徭役作奸犯科,被免为平民。
(2)早晨知道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你还有什么疑虑呢?请你专心一意不要懈怠,看医用药来保重身体。
参考译文: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
河平年间,翟方进转为博士。
几年后,转任朔方刺史,做官时不烦琐苛刻,所察访的有犯了发令的就检举法办,很有威名。
多次向朝廷奏事,迁为丞相司直。
方进跟随成帝去甘泉,在驰道中行车,司隶校尉陈庆劾奏他,方进因此被没收了车马。
到了甘泉宫后,在殿内集会,陈庆和廷尉范延寿交谈。
当时陈庆正被奏章弹劾,陈庆便自己说:“既往之事当以罪论处,现在尚书拿着合奏我的奏章来,应该在这里判决。
以前我做尚书的时候,曾经有所奏之事,我忽然忘了,搁置了一个多月。
”方进因此举劾陈庆,陈庆因此被免去了官职。
方进永始二年升任御史大夫。
几个月后,适逢丞相薛宣因广汉盗贼群起闹事和太皇太后丧葬时三辅官吏一起征发徭役作奸犯科,被免为平民。
方进也因为任京兆尹时奉命办丧事烦扰百姓,被贬为执金吾。
二十几天后,丞相官位空缺,群臣大多举荐方进,皇上也器重方进的才能,于是提拔方进任丞相,封他做高陵候,封地千户。
方进已经富贵,而后母还在人世,他注重修养家居操行,供奉母亲非常虔诚。
等到后母去世,下葬三十六天后,他除去丧礼之服开始办公,认为自己担任汉朝丞相,不敢逾越国家的制度。
他担任丞相公正廉洁,不以私事请托四方郡国。
持法严酷苛刻,上奏牧守九卿,法条苛细深有诋毁,阴谋诬陷的人很多。
如陈咸、朱博这些人,都是京师的世家,然而方进因出众卓异后来居上,十几年里升至宰相,根据法令来弹劾陈咸等人,都罢免辞退了他们。
方进富于知识才能,兼通文书法令吏事,以儒雅文饰法律,称为通明相,皇上非常器重他,方进上奏事情没有不符合皇上心意的,在内又探求皇上的隐微的旨意来巩固他的职位。
先前,定陵侯淳于长虽然是外戚,然而因擅长谋略列为九卿,刚任职时,方进唯独与淳于长交往,称赞举荐他。
等到淳于长因为大逆罪被诛,所有淳于长亲善的人都因他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