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三中10-1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平三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模拟试卷
历史试题
第1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设立三省,分散相权B.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2.“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
3.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了
A.帝制B.联邦制C.总统制D.君主立宪制4.“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幅对联反映的中国近代社会现象是A.列强鱼肉乡里,烧杀抢掠B.吸烟遍及民间乡里
C.吸食鸦片对中国的危害D.农民揭竿而起
5.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6.“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玩耍去处,通宵不绝……”。

材料所反映的商业特有现象,最早出现在A.汉朝洛阳B.唐朝长安C.宋朝东京D.元朝大都
7.“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丝绸之路开通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D.工业革命
8.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

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9.前不久,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将流落在外的历史文物中国圆明园兔首和鼠首铜像公开拍卖,这一行径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这两尊文物被列强抢出境外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中日甲午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0、中华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最重要原因是
A.北洋军阀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D.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11.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在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1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上述现象主要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运动
13.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设立四大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14.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入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
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
15.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小说进入了黄金时代。

这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市民B.官僚C.皇族D.农民
16.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说:“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变之族,方兴未已。

"其中的“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
育制度
17.二战后,战时的同盟宣告瓦解,世界进入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18.以下文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是
①《巴黎圣母院》②《唐璜》③《悲惨世界》④《人间喜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9.19世纪,经典力学遇到了无法解释的新问题。

20世纪初,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得益于
A.分子论与电磁感应定律C.相对论与量子论
B.进化论与细胞学说D.控制论与信息论20.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与苏联建交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3分,第23小题19分,第24小题1 2分,共60分。

21.北京是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以下四幅图片见证了近代北京的历史。

观察图片后,完成相关问题.
(1)依次说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8分)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你怎样认识这段历史?(2分)
(2)请你选择其中一幅图片,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设计一个解说词。

(要求:所写内容
包括历史背景、简要过程和主要影响。

)(6分)
22.阅读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
(1)据材料概括指出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的严重影响。

(3分)
材料二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2)新政的上述规定有何突出特点?新政的上述规定在当时有何作用? (6分)
材料三1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新政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平的分配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商企业的参加者和创立者。


(3)据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具有的特点。

(4分)
23.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1971年、1979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请回答:
(1)根据图文材料,简要说明《时代》周刊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列为封面人物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9分)
(2)毛泽东、邓小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开创了什么道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有哪些? (10分)
24、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请回答: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因素有哪些?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标志是什么?(6分)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试分析当今世界多极化进程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