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等院校中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与开放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高等院校中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与开放共享
【摘要】随着各高等院校对科研投入的加大,科研及教学中使用的大型精密仪器的数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加。
如何管好用好大型精密仪器、提高利用率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大型仪器购置的前期论证、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开放共享平台的建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大型仪器管理的优良体系。
【关键词】大型精密仪器;前期论证;开放共享
大型精密仪器是高校保证教学实践及科学研究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各院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在数量及价格上出现了极大的增长,如何有效的提高大型精密仪器的利用率,做好大型仪器的管理以及后期的开放共享,能有效减少资金的浪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价值,对整个高校的科研发展将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大型精密仪器购置的前期论证
当前,各高校大精仪器设备购置的论证工作主要由用户单位自行组织。
优点为更清楚在科研及教学中对设备的需求,对于购置过程中经费的预算,设备安置地点,设备管理员的配备等有着更充分的准备。
同时,缺点也很明显,例如其设备的购置计划,主要从自身的需要来进行考虑,很难兼顾到学校里其他学院的仪器使用情况,容易造成同一类型的大型精密仪器在同一院校存在重复购置的情况,使仪器得不到充分的使用,造成经费的浪费。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体系显的尤为必要.
(一)设备购置需求及学校同类仪器使用情况调研[1]
设备的购置,应立足于学院现状,同时兼顾院系长远的发展,做到对仪器设备的购置有一个具体的方案,包括详细的技术需求,设备管理员的配备、设备安放地点等。
同时对于学校内部各个学院的仪器现状做到充分的了解,包括使用机时,开放程度,技术条件是否满足本学院的使用需求,尽量避免在同一院校内,同一类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降低了仪器的使用率。
(二)国产设备或进口设备的选择
是否优先采购进口设备,是仪器购置中经常存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做好设备的选择尤为重要[2]。
近年来,我国大型精密仪器的研发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国家鼓励高等院校在采购的过程中优先考虑国产仪器设备,在有效缩短供货周期同时,还能节约大量的设备购置经费。
此外,国产大型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及售后服务有更充分的保障,因此,论证报告要加强这方面的调研。
(三)售后服务的持续性调研
对于大型精密仪器,由于设备构成相对复杂,因此对于厂商售后服务的能力要求较高,选择一个合适的供应商既能在成本上有所节省也能减少后续使用中带来的问题[3]。
另外,对于购置单位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经常与高校合作的诚信供应商,利用高校与供应商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强后期的设备维护及软件的升级。
二、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及开放共享[4]
为更好的管理大型精密仪器,除了要在前期论证中加强调研,也应在后期的使用中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包括维护制度、预约使用制度、以及开放共享平台管理制度。
(一)维护管理制度
大型精密仪器价格高、技术复杂,且使用者的流动性较大。
因此有必要制定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应包括:建立详细的技术档案、编写操作流程、制作注意事项提示板、试行大型仪器实验室准入制度、日常维护制度,责任人制度等,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减少故障率,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与科研[5]。
(二)预约使用制度
建立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平台,实行预约使用制度,遵循先预约先使用的规则,减少在排队等候中的时间浪费,按照预约的时间进行仪器的登记使用,做到在每个时间段可以查询仪器的使用状况,加强使用者的责任心,防止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出现仪器损坏而找不到使用者的情况,将有效促进学院间的仪器共享[6]。
同时鼓励仪器的所有单位可以定期开展仪器使用培训的讲座,规范使用者的操作流程,加强院系间的合作。
(三)开放共享平台的建立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大型精密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涵盖学校所有的大型精密仪器,并利用最新的定位技术,实现仪器设备安置地点的实时监控,在共享平台内完善仪器的基本情况、使用记录、培训计划、预约管理等信息[7]。
方便管理部门实时掌握仪器的使用状况,保障共享服务的对内及对外宣传,方便校内师生从系统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仪器。
同时,为了更有效的使用大型精密仪器,可尝试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制度,在保证设备所有单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加大开放共享,有条件的向校内及校外的人员提供有偿服务,所收取费用可用作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及其他用途。
对于服务平台可以引进邮件或短信功能,以利于用户实时数据导出。
为加强
设备管理员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引入用户评价功能,对于机组的实际服务情况、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以及仪器的维修管理等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结束语
大型精密仪器能否高效的运行,并且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整个学校大精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重大体现。
同时,力求功能的齐全、操作的简单也是这个平台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除此之外,随着管理上的加强及信息化的提升,也可为学校大型精密仪器的效益评价体系提供相应的数据收集,达到科学管理与促进服务的效果[8]。
参考文献:
[1]林婷,范哲意.高校科研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62-164.
[2]杜玉洁,赵卫红,李桂林.等.地方高校实验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9):168-170.
[3]夏永林,高校实验室资源的和谐配置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85-187.
[4]胡卓君.高校实验室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探讨与实践[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77-80.
[5]柯红岩,钱大益,刘云,等.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328-330.
[6]李晓峰.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之我见[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8(9):61-63.
[7]郭文龙,朱瑞良,马荣德,等.论实验室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79-184.
[8]李廉水.实验室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