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创新设计必修一章末综合测评(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综合测评(二)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分类标准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是否有电子的转移) B.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标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数)
D.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
解析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错误。
答案 B
2.在10-9~10-7 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解析纳米铜与普通铜都是由铜原子形成的单质;由题意可知,纳米铜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所以纳米铜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反应,需要密封保存,防止与空气接触发生爆炸。
答案 B
3.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错误的是()
解析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离子反应,有的不是,故D项错误。
答案 D
4.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NaOH和硫酸
B.Zn和盐酸
C.NaOH溶液和Fe2(SO4)3溶液
D.H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解析H2SO4溶液和MgCl2溶液中的离子不发生离子反应。
答案 D
5.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①HCl②H2SO4③HNO3④NaHSO4
⑤CH3COOH
A.①③B.①④⑤
C.②④⑤D.①⑤
解析H2SO4和NaHSO4中电离出SO2-4,能与Ba2+形成BaSO4沉淀;CH3COOH 为弱酸,只能写分子式,故②④⑤三项不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C
6.甲、乙两种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2-3、OH-这6种离子中的3种(两种溶液中的离子不重复),已知甲溶液呈蓝色。
则乙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u2+、H+、Cl-B.K+、OH-、CO2-3
C.CO2-3、OH-、Cl-D.K+、H+、Cl-
解析甲溶液呈蓝色,说明甲中含有Cu2+,与Cu2+不共存的CO2-3和OH-则在乙溶液中,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乙溶液中应含有一种阳离子,能与CO2-3和OH-共存的阳离子只有K+,故乙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K+、OH-、CO2-3。
答案 B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银与盐酸反应:AgNO3+Cl-===AgCl↓+NO-3
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2-4===BaSO4↓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
解析A项错误,AgNO3易溶于水,应拆成离子;B项错误,反应前后电荷不相等;D项错误,违背了客观事实,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生成Fe2+。
答案 C
8.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①
Sn2++2Fe3+===2Fe2++Sn4+②
由此确定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Sn2+、Fe2+、Ce3+B.Sn2+、Ce3+、Fe2+
C.Ce3+、Fe2+、Sn3+D.Fe2+、Sn2+、Ce3+
解析根据同一个化学反应,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得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n2+>Fe2+>Ce3+。
答案 A
9.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氧化性比Cl2更强的水处理剂,工业上通常用下列反应先制得高铁酸钠: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然后在某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KOH固体至饱和就可析出高铁酸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制取高铁酸钠时,每生成1 mol Na2FeO4反应中共有4 mol电子转移
C.高铁酸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
D.K2FeO4能消毒杀菌,其还原产物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解析A项正确,Na2O2中一部分O的化合价升高到0价,一部分O的化合价降低到-2价;B项错误;每生成1 mol Na2FeO4反应中共有5 mol电子转移。
答案 B
10.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如图中的曲线可近似表示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的是(用电流强度I表示)()
解析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2-4 ===BaSO4↓+2H2O,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中的Ba2+与OH-浓度会减小,导电能力降低;当加入硫酸过量后溶液中H+与SO2-4浓度会增加,溶液的导电能力又会增强。
答案 C
1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如下:
其中记录合理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甲和乙不可能为澄清溶液,甲会反应产生BaSO4沉淀,乙会产生BaCO3沉淀。
丙中H+与CO2-3反应产生CO2气体,该组溶液不可能存在。
答案 D
12.已知还原性Cl-<Fe2+<H2O2<I-<SO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SO2-4+4H++2Fe2+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2H++SO2-4===SO2↑+O2↑+2H2O
D.2Fe3++2I-===2Fe2++I2
解析A项,还原性SO2>Fe2+,该反应能够发生;B项,还原性SO2>HI,该反应能够发生;C项,还原性H2O2>SO2,与事实不符,该反应不能发生;D项,还原性I->Fe2+,该反应能够发生。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4分)(1)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
①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mL容量瓶。
以下配制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称取7.68 g CuSO4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CuSO4·5H2O)加入500 mL水
C.称取8.0 g CuSO4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 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②假如其他操作均准确无误,分析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________;
B.移液时,对用于溶解CuSO4(或胆矾)的烧杯没有洗涤:________。
C.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
(2)用16 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4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回答下列问题:
①需要浓硫酸________mL;
②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B.将已冷却的稀硫酸注入已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
C.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D.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E.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
F.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G.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
解析需用480 mL CuSO4溶液,应配制500 mL,需称取8.0 g CuSO4或12.5 g CuSO4·5H2O配成500 mL溶液。
答案(1)①500D②偏高偏低偏低
(2)①25.0②CDBAGFE
14.(14分)(1)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水在下列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从氧化剂、还原剂角度分析)。
①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4HF+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H2O。
该反应体系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是________ g。
(3)将少量Cl2通入FeBr2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这个事实说明具有还原性的粒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足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所以在反应①中H2O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②在反应②中水只作氧化剂,③在反应③中H2O只作还原剂,④在反应④中H2O 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2)由于HNO3具有强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此
反应为HNO3将H2S氧化成S,自身被还原为NO,其中H2S-2
→S
,转移2 mol e
-时生成32 g S,当转移0.3 mol电子时,得到S的质量为4.8 g。
(3)Fe2+、Br-均具有还原性,当通入少量Cl2时只有Fe2+被氧化,说明还原性Fe2+>Br->Cl -,当通入足量Cl2时,Fe2+和Br-将按1∶2完全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答案(1)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②氧化剂③还原剂④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2)NO 4.8
(3)Fe2+>Br->Cl-2Fe2++4Br-+3Cl2===2Fe3++2Br2+6Cl-
15.(9分)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
如2H++Zn===Zn2++H2↑的拆写结果是:氧化反应为Zn-2e-===Zn2+;还原反应为2H++2e-===H2↑。
①请据此将反应:2Fe3++Cu===2Fe2++Cu2+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
氧化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某一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反应的半反应可写为Fe-2e-===Fe2+;还原反应的半反应可写为2Fe3++2e-===2Fe2+;则此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反应2Fe3++Cu===2Fe2++Cu2+可知Cu失去2e-变为Cu2+,故氧化反
应为Cu -2e -===Cu 2+;2个Fe 3+得到2e -成为2个Fe 2+,故还原反应为2Fe 3++2e -===2Fe 2+。
将氧化反应的半反应Fe -2e -===Fe 2+和还原反应的半反应2Fe 3++2e -===2Fe 2+相加,即得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2Fe 3++Fe===3Fe 2+。
答案 ①Cu -2e -===Cu 2+ 2Fe 3++2e -===2Fe 2+
②2Fe 3++Fe===3Fe 2+
16.(15分)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
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Ⅱ)、Mn(Ⅱ)、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工业ZnO ——――→稀硫酸①浸出液―————————―→调pH 约为5适量高锰酸钾溶液②――→过滤滤液――→Zn ③
――→过滤滤液——――→Na 2CO 3④――→过滤滤饼――→煅烧⑤
ZnO 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 2。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 较低,对除杂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________。
(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 3·x Zn(OH)2,取干燥后的滤饼11.2 g ,煅烧后可得到产品8.1 g ,则x 等于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各步操作目的及变化是:工业级氧化锌中含有铁、锰、镍等杂质,第一步加入稀硫酸可以溶解氧化锌,同时让铁、锰、镍转化为金属阳离子;第二步在浸出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Fe 2+和Mn 2+,将它们转化为沉淀除去,此时滤液中剩余Zn 2+和Ni 2+;第三步加入锌粉,可以置换出金属镍而除去;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可以将Zn 2+转化为碳酸锌沉淀;第五步
将碳酸锌沉淀煅烧即可得到纯净的氧化锌固体。
(1)反应②中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Fe 2+和Mn 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4+3Fe
2++7H 2O===3Fe(OH)3↓+MnO 2↓+5H +,2MnO -4+3Mn
2++2H 2O===5MnO 2↓+4H +,在加高锰酸钾之前,若溶液的pH 较低,则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而除去。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过滤所得的滤渣中除了过量的锌外还有置换出来的金属镍。
(3)反应④过滤出的沉淀在用蒸馏水洗涤后,若已经洗涤干净则滤液中不含硫酸根离子,因此只需要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即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4)第五步煅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O 3·x Zn(OH)2=====煅烧(x +1)ZnO +CO 2↑+x H 2O
125+99x 81(x +1)
11.2 g 8.1 g
列比例式:(125+99x )÷[81(x +1)]=11.2 g÷8.1 g ,解得x =1。
答案 (1)Fe 2+和Mn 2+ MnO -4+3Fe 2++7H 2O===3Fe(OH)3↓+MnO 2↓+5H +,
2MnO -4+3Mn 2++2H 2O===5MnO 2↓+4H + 铁离子和锰离子不能生成沉淀,从
而无法除去铁和锰杂质
(2)置换反应 镍
(3)取少量水洗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