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处理好声乐演唱中的感性与理性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 15唱的功底上加以自我情感的融合,是作品更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体现给听众。

对于理性思维而言,这更加考验的是演唱者的歌声是否具备感染力。

万物皆有情,体会与感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础,更是人与自然相沟通的基础。

所以音乐人要想将情感更好地融合入作品当中,那么在演唱时就应该注重情感的表达,并且合理运用演唱的技巧。

当然在上台演出之前,应当熟练歌词大意,因为每一个作品都来源于创作人的真情流露,只有当自己能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创作人写进作品中的感情,那么在演绎时才能将每一首歌曲演唱的更出色更完美。

大多数的刚刚接触声乐的音乐人们,可能未经过专业训练,不能用自己的唱法进行演唱,可能有的时候会模仿一些名人的演唱方式,但是这种模仿式的表演,不仅要遵循原唱家的表演规矩,还丢失了自我的演唱风格,显得不那么自然。

古有云:“乐者发于声,声者发于情。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要想将情感完美的融入作品当中,需要对于该作品加以深刻的理解,深入体会原创作者在创作时所要表达的情感。

除此之外,多了解创作歌曲的文化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

歌曲中的一个字亦或是一组词,再到押韵意境都需要歌唱者在演唱前所要细细揣摩的。

比如在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演唱表演中,作品中表达对于祖国母亲的热爱与尊敬之情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首歌的背景是想将祖国的绿水青山,姹紫嫣红,好一幅祖国的盛世画卷。

这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深刻体会其中的对祖国母亲的喜爱之情,这样才能将作品中的激扬之感传递给观众。

在声乐演唱中不仅要求演唱者要熟练掌握演唱技巧,还需要演唱者理解其中作品的情感,并能正确表达出其中的情感。

学会在声乐表演中能够巧妙地声情并茂,才能给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并能激发其内在的激情。

总之,要想在声乐演唱时,能真正的做到声情并茂,需演唱者在平日多加练习。

懂得与实际生活融合,最后才能在演唱过程中自然地演绎好每一部作品。

四、声乐演唱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巧妙结合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巧妙地结合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做到相辅相成。

声乐演唱作为一种实践性艺术,需要丰厚的演唱功底和理论知识。

那么如何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巧妙地结合在声乐演唱中,这也是考验演唱者的自我素养的。

通过理性的歌唱技巧与理论基础,和感性思维感觉,探究音乐作品的本质。

在声乐艺术文化中感性认知是理性认知的基础,而理性思维又依赖于感性思维,当然在各类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相辅相成的事实。

只有合理运用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才能更好地掌握演唱的发声技巧和演绎技巧。

如果演唱过程中过分看重感性情感的抒发,那么作品就会显得缺少一定的技巧,没了歌唱的基本规则。

但如果过分看重理性思维,又会使作品缺少了灵魂,没有了一定的感染力。

所以这二者在声乐演唱中缺一不可。

手随心动,心随意动。

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叫做艺术品,在声乐演唱时同样实用。

声乐演唱不仅要靠好听的嗓音去赋予音乐生命,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巩固声乐理论基础。

那么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在演唱中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力,并且一直贯穿于整个音乐作品当中,所以在演唱时无论缺少哪一部分都不能将作品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

在演唱中寻
找感觉是很难寻觅的,这种情感是需要经过不断地演唱培养出来。

所以演唱者在训练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在尊重原创作者的前提,更深层次地理解歌曲,诠释歌曲的内涵。

当然,演唱者还要贴切生活,通过自我经历去体会其中的情绪,最终达到深情动人的效果。

以理性为基础,以感性为动力。

运用理性思维丰富自我的声乐基础知识,更好地提高演唱技巧,通过感性思维完成情感的完美体现,从而达到抒发演唱者融入作品中的情感。

演唱技巧越是巧妙那么融入其中的感情就越强烈,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总而言之,声乐演唱是一种综合性的文艺作品,也是一种声音上的艺术,人们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听觉的渠道,进而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与音乐家共同体验作品中的思想与意境,并为之动容。

结 语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声乐演唱不仅仅在电视上可以看见,CD、网络还有各大音乐演唱会上随处可见。

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观念也就不同于以往人们对音乐的追求,这就需要演唱者们自身演唱功底的提高,在声乐学习上的努力与付出,还要学会熟练地管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结合方式,并巧妙地运用在演唱过程中。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经过不断地努力,还有勇于创新的自信,达到自我满意并让观众肯定的音乐作品,那便是真正优秀的艺术品。


参考文献
[1] 李萍.谈演奏中的音乐形象思维与声音联想及表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03).
[2] 张力.“音乐形象”的感知与音乐教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3] 邵桂兰,王建高.音乐心理学及其方法论的再探讨——写在“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成立两周年之际[J].人民音乐,2004,(09).
[4] 费邓洪.对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方法的思考——从音乐美学角度所作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02).
[5] 彭素琴.美声唱法的演唱方法和风格[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6] 秦川.音乐艺术的感性逻辑与形式美现象探讨[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02).
[7] 管建华.生态社会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文明归复——礼乐文明实践哲学与希腊文明实践哲学的返本开新[J].中国音乐学,2015,(01).
作者简介:
田赫,吉林艺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廉明子(1958-),女,朝鲜族,吉林安图市人,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