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保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试分析现代化工生产的特点;
答:现代化学工业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生产物料大多属于有害危险物质;第二,生产工艺参数苛刻;第三,生产规模大型化;第四,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
2、什么是环保管理“三同时”原则什么是环保管理八项制度
答:环保管理“三同时”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环保八项制度指“三同时”制度;环境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污染集中控制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3、什么是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
答: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安全工作;
第一篇化工环境保护技术
概述
1、简述化工环境污染的种类;
答:化工环境污染的种类,按污染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无机化工污染和有机化工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废水及废渣;
2、简述化工环境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化工污染的防治;第二,环境质量评价;第三,化工环境系统工程;
3、简述花红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答: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产品;可能的原因是化学反应不完全;原料不纯;物料泄漏;产品使用不当及其废弃物;二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主要有燃烧过程;冷却水;副反应和副产品;生产事故造成的化工污染;
第一章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1、衡量水污染的主要指标及其基本定义;
答: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饱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20度,经过一定天数讲解每升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量,常用单位mg/L,常以5日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化学需氧量COD,表示用强氧化剂把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相当氧量;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水、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时所消耗的氧量;总有机碳TOC,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以碳含量表示;悬浮物SS,水样过滤后,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PH;有毒物质,表示水中所含对生物有害物质的含量;大肠杆菌群数,指每升水中所含大肠杆菌的数目;
2、试叙述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
答: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首先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改革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防止废水外排,进行综合利用和回收;
3、简述废水分级处理的主要内容;
答:废水处理深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状物、浮油或重油等,可以采用栅网过滤、自然沉淀、上浮、隔油等方法;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的污染物,用以减少废水的BOD和COD,通常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这是含有机物废水处理的
主体部分;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废水中溶解的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和化学氧化,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或膜分离技术等;
4、简述浮选法清楚废水污染物的原理;
答:浮选法就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浮到水面,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浮选法主要根据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原理,使污水中固体污染物粘附在小气泡上;
5、简述评定活性污泥的主要指标;
答:主要指标有以下几项: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指1L混合液内所含的悬浮固体SS的量,也称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SV%,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与废水的体积比,用%表示;污泥容积指数SVI,又称污泥指数,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经30min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有沉淀污泥容积的体积,单位是ml/g,它实质是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指1L混合液内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的量,单位为g/L;
6、简述生化法处理废水对水质的基本要求;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H,一般对好氧生物处理的PH可保持在6~9范围内,对厌氧生物处理,PH应保持在~8之间;温度,一般生物处理要求水温控制在20~35度之间;水中的营养物及其毒物,一般对氮、磷的需要量应满足BOD5:N:P=100:5:1质量比;氧气,好氧生物一般要求反应器废水中保持溶解氧浓度在2~4mg/L 左右为宜;有机物浓度,一般进水BOD5值以不超过1000mg/L及不低于100mg/L为宜;
7、简述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答:好氧生物处理时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将有
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主要是厌氧菌的作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兼性氧化也叫兼气性氧化或兼气性分解,是兼气性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兼性微生物既能在有氧环境中也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8、简述我国地面水质量标准分类和废水排放标准分级;
答:按功能高低分为5类,一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二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四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第二章化工废气处理技术
1、按其存在状态空气污染物可分为哪两大类,并简述其基本处理方法;
答: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颗粒污染物可通过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4类除尘设备除去;气态污染物则可通过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燃烧法和冷却法等除去;
2、简述粉尘粒度的两种分布;
答:第一种为分级分布,对应的有分级分布曲线,表示每种粒径的粒子占全部粒子总数的分率f与其粒子的粒径x之间的关系,即f曲线,分级分布曲线又称为频率分布曲线;第二种为积分分布,对应的有积分分布曲线,它反映大于某粒径的尘粒占全部尘粒的分率R与此粒径x之间的关系,即R曲线,积分分布曲线又称为累积分布曲线;
3、简述催化法脱除氮氧化物的原理;
答:在催化剂作用下,用还原剂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的方法称为催化还原法;依催化剂与废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与否,分为两类: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不加选择的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氧气同时发生反应,作为还原剂气体可用氢气和甲烷等;选择性催化还原,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还原剂只选择性的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而不与废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常用的还原剂气体为氨气和硫化氢等;
第三章化工废渣处理技术
1、简述废渣预处理技术;
答:固体废物预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废渣转变成便于运输、贮存、回收利用和处置的形态;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分选、压实、破碎和固化等;
常用的固化技术有水泥基固化法、石灰基固化法、热塑性材料固化法、高分子有机物聚合稳定法和玻璃基固化法;
2、简述废渣处理中焚烧法和热分解法技术原理;
答:焚烧法是将可燃固体废物集中在焚烧炉中通空气彻底燃烧的方法;热分解法是利用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的过程;焚烧是放热的,热解是吸热的;焚烧的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而热解的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
3、简述磷石膏制取硫酸钾的原理及流程;
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磷石膏在水溶液中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硫酸铵与碳酸钙,分离出的副产品碳酸钙可用于生产石灰、水泥或土建;第二部分是硫酸铵溶液在促进剂的作用下与氯化钾在90度左右时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氯化
铵;
4、简述常用化工废渣处理的方法及特点;
答:对于化工废渣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法、焚烧法、热解法,微生物分解法和转化利用法5种;
化学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特点有:产生和排放量大;危险废物种类多,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对土壤的污染;对水域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废弃物再资源化可能性大;
第四章化工清洁生产概要
1、简述化工清洁生产的原理与技术;
答:化工清洁生产的原理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设计、生产安全化学品;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设计选择安全、高效的化学反应;采用环境友好的溶剂、助剂、催化剂;催化剂使用优于化学试剂;合理使用和节省能源;预防污染的检测和控制;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化学;
化工清洁生产的主要技术有超临界流体技术、新型催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微波技术、超声技术、膜技术、辐射加工技术等;
2、何谓清洁生产
答:我国法律定义清洁生产为: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简述现代化工清洁生产的途径;
答:实现化工清洁生产的途径有;革新产品体系,正确规划产品方案及选择原料
路线;实现资源和能源充分、综合利用;采用高效设备和少废、无废的工艺;组织物料和能源循环使用系统;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采取必要的末端“三废”处理;
4、何谓循环经济有什么优点
答:循环经济是围绕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活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过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
5、“生态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三者之间有何关联
答:这三个概念本质上是完全相洽的;从内涵看,“循环经济”本身就是“清洁生产”技术库中的组成部分;而“清洁生产”又是生态经济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但这三个概念不是替代关系;循环经济更进一步突出了“物质循环使用”与“废弃物再利用”在资源环境问题中的意义;根据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现实状况,就经济—社会层面而言,“生态经济”提法较为恰当;就经济活动层面而言,“清洁生产”的提法较为贴切;就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方向而言,“循环经济”的提法最有前途,可见循环经济是一个理想的、应当优先追求和重点发展的前景;它诞生、成长于“清洁生产”、“生态经济”的大环境下;后者为前者创造实施与发展的条件;在能实施“循环”的地方,应优先和坚决贯彻“循环经济”思想;
5、试分析湿法磷酸清洁工艺的特点;
答:第一,在突出主要产品磷酸制备的同时,通过“封闭循环”、工艺消化,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第二,磷矿中的氟通过吸收和相关反应,可制备NaSiF6等氟化学产品,反应产生的硫酸可返回系统用于分解磷矿;第三,磷石膏和碳酸氢铵反应转
化为硫酸铵,然后再与氯化钾反应,磷石膏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氯化钾的转化率可达92%以上;第四,磷石膏转化中产生的碳酸钙,通过进一步处理可作为微细碳酸钙材料,也可通过净化处理,然后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钙盐,作为添加剂或助剂;
第五章环境质量评价
1、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任务和目的;
答:环境质量评价的任务使在大量的检测数据和调查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来说明、确定和预测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程度;
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为了比较各地区受污染的程度,从而达到控制、保护、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使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
3、常用的环境质量评价参数有哪些
答:常用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参数有以下4种:1颗粒物:降尘、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2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3有害元素:氟、铅、汞、砷、氯、镉等;4:有机物:芳烃、卤代烃、总烃;
4、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环境影响评价按评价对象可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中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和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价;2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
境监测的建议;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5、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按评价对象可将环境影响评价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又分为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影响程度可分为3类: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对环境影响很小的;
第二篇化工安全生产技术
概述
1、简述生产事故分类;
答:生产事故按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可分为: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伤亡事故;
2、何谓生产事故
答: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3、简述安全技术基本内容及其与生产技术的关系;
答:化工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预防工伤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安全技术;预防职业性伤害的安全技术;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
安全技术是生产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技术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安全技术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4、简述评定化工生产事故各等级的主要指标;
答:工伤事故按伤害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按
照目前的划分标准,死亡事故按伤亡人数多少又可分为:1一般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人至2人的事故;2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3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
非人身伤亡事故是指未造成人身伤亡,但造成经济损失的生产事故;一般当事故造成生产装置停产或减产,日产量降低50%以上的称重大事故;日产量降低10%~50%的称一般事故;
第六章化工安全设计与安全管理
1、如何确定化工设备设计的温度和压力选择化工设备材质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应考虑到在最恶劣条件可能达到的温度和压力,而不是正常操作条件下的温度和压力;
选择加工设备所用的材质,要考虑防腐、设备类型、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 2、确定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行政首长责任制;安全生产,人人呢有责;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小组与安全监督员;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3、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第一,安全标准与规章制度的制定;第二,全员安全培训教育的实施;第三,安全检查;
4、生产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工艺操作安全管理;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
5、简述人机工程原则;
答: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以研究人、机械、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如何使机械、环境符合人的形态学、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特性,使人、机械、环境
相互协调,以求达到人的能力与作业活动要求相适应,创造舒适、高效、安全的劳动条件的学科;
人机工程原则主要包括工程技术方面、工作环境设计、工作量设计三方面的内容;
第七章化工防火防爆技术
1、请解释下列名词:燃烧、爆炸、闪点、着火点、自燃、自燃点、爆炸极限、危
险度;
答: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
爆炸: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巨大能量的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
闪点: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当火源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时,液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会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这种现象称为闪燃;
着火点:引发物质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
自燃:指可燃混合气体或蒸汽自身热量或与无火花、无火焰的热表面接触,使温度升高,以及化学反应速度急剧增长而引起的着火现象;
自燃点: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就是自燃点,也称为最低引燃温度;
爆炸极限:可燃物质与空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合气,遇到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危险度: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危险度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下限之差除以爆炸下限值;
2、简述燃烧条件及形式;
答: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存在;有助燃物存在;有着火源;
按参加反应的相态不同,可分为均一系燃烧和非均一系燃烧;均一系燃烧时指燃烧反应在同一相中进行;非均一系燃烧是指燃烧反应在不同相中进行;根据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过程,又分为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混合燃烧是指可燃气体预先同空气或氧气混合而进行的燃烧;扩散燃烧是指可燃性气体由于喷出,同周围空气或氧气接触,可燃性气体分子与氧分子相互扩散,一边混合,一边进行的燃烧;
3、简述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答: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始温度;原始压力;惰性介质;容器的尺寸和材质;点火源;两种以上可燃气体或蒸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可燃粉尘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其他因素;
4、简述可燃物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答:评定气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爆炸极限和自燃点;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闪点和爆炸温度极限;
5、化工生产需控制的点火源有哪些
答:主要有明火的控制;预防摩擦与撞击产生的火花;电器火花的控制;其他火源的控制四种;
6、简述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及标志;
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增安型标志e;隔爆型标志d;充油型标志o;正压充气型标志p;本质安全型标志i;防爆特殊型标志s;充沙型电气设备标志g;无火花型标志n;
7、简述化工生产火灾的扑救原则;
答:火灾扑救的一般原则是:报警早,损失小;边报警,边救活;先控制,后灭
火;先救人,后救物;防中毒,防窒息;听指挥,莫惊慌;
第八章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护技术
1、简述毒物毒性评价指标;
答:第一类,LD100或LC100:表示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第二类,LD50或LC50: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MLD或MLC:表示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LD0或LC0:表示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即使全组染毒,但实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2、简述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答: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在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的是通过呼吸道侵入,其次是皮肤,而经消化道侵入的较少;当生产中发生意外事故时,毒物有可能直接冲入口腔;生活性中毒则以消化道进入为主;
3、简述化工生产防毒的“五同时”和“三同时”原则;
答:“五同时”原则就是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三同时”原则是指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防毒技术措施要执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原则;
4、简述急性中毒现场抢救原则;
答: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应遵循下列原则: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切断毒物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促进生命器官功能恢复;
补充:
1、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后,胶体因电位差降低或消除,破坏了颗粒的稳定状态称脱
稳;脱稳颗粒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的过程称为凝聚;未经脱稳的胶体也可形成
大的颗粒,这种现象称为絮凝;
2、吸附剂必须满足的要求有:吸附能力强;吸附选择性好;吸附平衡浓度低;容
易再生和再利用;机械强度好;化学性质稳定;来源容易;价格便宜;
3、脱附再生是吸附的逆过程,即在吸附剂结构不发生变化或变化极小的情况下,
用某种方法将被吸附物质从吸附剂孔隙中除去,恢复吸附剂的吸附功能的过程;
吸附剂的再生方法有加热再生、药剂再生、化学氧化再生、湿式氧化再生、生物再生等;
4、发酵是将浓缩污泥置于密闭的消化池中,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分
解稳定,这种有机物厌氧分解的过程成为发酵;
5、除尘装置的处理量表示的是除尘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烟气量的大小,是
表明装置处理能力大小的参数,烟气量一般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来表示,单位为m3/h;
6、除尘装置的分级效率是指装置对某一粒径d为中心,粒径宽度为l范围的烟尘
除尘效率,具体数值用同一时间内除尘装置除下的该粒径范围内的烟尘量占进入装置的该粒径范围内的烟尘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7、工业上已应用的脱除二氧化硫的方法主要为湿法,即用液体吸收剂洗涤烟气,
吸收所含的二氧化硫;其次为干法,即用吸附剂或催化剂脱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8、化工废渣的防治对策有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将
有害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减量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
资源化的基本任务使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