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高一下·鸡西期中) 下列划线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于:介词,比
B . 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
C . 所守或匪亲或:或者
D . 以手抚膺坐长叹以:介词,用
2. (2分)下列各句中的“焉”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A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2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①火尚足以明也②泣孤舟之嫠妇③扣舷而歌之④顺流而东也
⑤侣鱼虾而友麋鹿⑥道芷阳间行⑦箕踞以骂曰⑧其人居远未来
A . ①⑦⑧
B . ②⑤⑥
C . ③④⑥
D . ③⑤⑦
4. (2分) (2019高三上·厦门开学考)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
④大王来何操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⑦忌不自信⑧父母宗族,皆为戳没
A . 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 . 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 . ①④/②③⑧/⑤⑥⑦
D . 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5. (2分)下列对课文有关语句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倩:请,请托)
B . 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且有两处宾语前置)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C .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语序倒置,可理解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动词,从小路走)
D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采用了互文的手法)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壮:意动用法,认为……壮)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
6. (13分) (2016高三上·莱芜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这里的绿竹不是屋前屋后的小摆设,它漫山遍野,在四十余平方公里的山区内,层层叠叠,依着山的不同坡度蜿蜒(起伏/绵亘)。
绿竹随着太阳的光影移动,深深浅浅层次分明地(变换/变幻)着翠绿、青绿、金绿、黄绿的颜色。
汽车驶了一程又一程,视野里的绿竹还是无边无际,(扑/迎)面而来,如大海波涛,____________ ,忽而下沉为一片绿色低谷。
风摇波滚,气像恢弘。
终年行走在都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绿色竹海中,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是一次生命的释放。
岁寒三友中,如果说松是精英分子,梅是贵族小姐,竹____________。
它虽然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显赫的地位。
青绿的茎上深嵌着一道道素色的竹节,薄薄尖尖的竹叶,是“布衣”小民的打扮。
绿竹生性俭朴,只
要一层土就能立足生长。
即使生长在断崖绝壁的地方也能伸直自己的腰杆。
(1)
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漫山遍野摆设
B . 层层叠叠蜿蜒
C . 气像恢弘深嵌
D . 心旷神怡腰杆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起伏变幻迎
B . 绵亘变换迎
C . 起伏变换扑
D . 绵亘变幻扑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就是平民百姓了
B . 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就是平民百姓了
C . 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非平民百姓莫属
D . 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非平民百姓莫属
7. (15分) (2019高二上·通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
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所需的场所,加速了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随着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强,雾霾逐渐消散。
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一次持续性的雾霾天气过程往往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
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显著,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迅速增大的相对湿度,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
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
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对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风速与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
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
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
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
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造成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
研究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
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摘编自《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雾霾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影响较大。
B . 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造成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C . 雾霾天气迅速形成污染的重要环节是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D . 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从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雾霾天气过程来看,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B . 在持续性雾霾天气的整个过程中,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二阶段,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C . 北京的雾霾天气有以下特点:霾日多,雾日少;霾日分散,雾日集中;雾霾天气中,大雾在东南地区发生频繁,但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
D . 在持续时间长的雾霾混合性天气的全过程中,相对湿度、温度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风速与雾霾天气能见度的关系则成正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 . 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C . 雾霾天气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D . 频发的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那么,这将对我们开
展防霾治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8. (14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偷父
刘心武
那晚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盏,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
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
有贼!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声响,循声过去,便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常,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那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圆领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那窗帘叉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掏出来!”
但他那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
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
我保持伸出窗帘叉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着我指挥来到门厅里,开始讯问。
“您为什么还不报警?”他问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警察来了,你知道会是怎么个处境吗?”他叹了口气:“嗨,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
”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他今年14岁。
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
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流浪。
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吗?”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
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回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
”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
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我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拿到手里,准备拨110。
这工夫那少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进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回到门厅。
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
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
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
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碴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
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
他爸爸也去挖。
去年的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
他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
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
我听这孩子讲他爸的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
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
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儿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
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少年执拗地说他没有妈妈,可见他对妈妈的愤恨之深。
B . 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地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
C . “我”三次想报警而没有报,是因为我想要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D . 少年走后,“我”若有若失,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孩子。
(2)小说中的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3)小说结尾,“我”想追上他并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这样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9. (1分) (2016高一上·贵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荆轲刺秦王》之易水诀别中,荆轲临行前所唱的悲壮而脍炙人口的歌词是“_________ ,________”。
②《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真的猛士”,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________ ,________ ”。
③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0. (13分) (2017高一上·罗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
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②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
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注】①绛、灌、东阳侯、冯敬:指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均为西汉开国功臣。
②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B .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C .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D .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秀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也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B .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 . 拜,古代指授予任命官职,同样意思的词语还有“征、辟、除、迁、授”等。
D . 崩,古代称帝王的死,古人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用山塌下来作为比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贾谊博学多才,越级升迁。
他十八岁时就因为善于吟诵诗文而闻名于河南郡,后被廷尉吴公推荐召到中央政府,二十余岁就被任命为博士。
B . 贾谊议政遭谤,被贬长沙。
他作太中大夫时参与政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得到汉文帝赏识,但遭到权贵毁谤,被文帝疏远,外放到长沙。
C . 贾谊通晓鬼神,折服文帝。
他任长沙王太傅期间,被文帝召回长安,文帝向他询问鬼神之事,贾谊回答时,文帝听得入神,挪动座位,靠近贾谊。
D . 贾谊有远见卓识,以国为重。
他任梁怀王太傅期间,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多封诸侯,会给国家带来祸患。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1. (7分) (2017高三上·周口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玉楼春①
欧阳修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
尊②前百计得喜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注】①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
②尊:通“樽”。
(1)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
B . 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
C . “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绿渡。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
D . 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姹紫嫣红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
E . 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词人曾为有酒无花而千思万想期盼春天快快到来,八句则表达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为春的短暂而感伤的心愿。
(2)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
六、作文 (共2题;共6分)
12. (5分)转眼之间,香港回归已经×年了。
请收集资料,就×来香港的变化发展作一报道。
提示:报道香港的8年发展,需要注意报道的点面结合展示,不可面面俱到。
13. (1分) (2017高一上·佛山月考)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一路摒弃许多东西,比如嫉妒、自私、冷漠、怯懦、利欲……但也有许多东西千万不能缺失,正直、勇敢、诚信、善良、宽容,这些都是生命行囊中闪光的珍珠,谁把它们弄丢,谁的生命就会失去一份色彩。
请以“别丢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补全题目,然后自主立意,不得套作,字数在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
6-1、
6-2、
6-3、
7-1、
7-2、
7-3、
8-1、
8-2、
8-3、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9-1、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0-1、
10-2、
10-3、
10-4、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1-1、
11-2、
六、作文 (共2题;共6分)
12-1、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