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第3期(下半月)
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16财经◎农业经济
锦州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建议
刘小溪
(锦州市小凌河保护区管理所,辽宁锦州 121000)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16-01锦州地处辽西,是辽宁省粮食主产区之一。

农作物播种面
积851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蔬菜、花生、杂粮和薯类。

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在辽宁省分别占居前五位。

辖区内的4个县(市),分别是省和国家级的重点产粮县和粮食生产大县。

1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
锦州种植业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

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为558万亩,占整个种植业面积的65.6%。

在粮食作物中,玉米面积为463万亩,占54.5%;水稻56.5万亩,占6.6%。

近十年来,粮食产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其中,玉米产能增加较为明显。

单产提高到了176公斤,总产量增加到了91万吨,分别增加了51.76%和63%。

锦州农业的新一轮调结构是从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后起步的。

首先,我们拿出了一个规划。

从体现优势和发挥优势上出发,确定的调整思路是:压缩玉米,增加设施农业、花生、杂粮、薯类、饲料等替代作物。

力争在三年内,压缩玉米面积90万亩,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花生、杂粮、薯类和饲料。

种植业结构中,玉米与其它作物的比例关系由现在的1:0.84,改为1:1.15。

增加设施农业、花生、杂粮、薯类和饲料种植。

新增后5大作物所占的比重由上年的30.5%加大到了33.4%。

新产业亩均产出效益明显高于传统种植业效益水平。

2 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情况
随着市场和消费需求上的变化,以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物流业、休闲服务业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等为主的新产业在我市发展较快,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最为活跃的增长点。

这些新产业的具体业态是:
农产品加工业。

目前全市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37家。

其中,粮食、蔬菜、水果、畜产品、海产品的加工企业,分别为235、25、20、73和9家。

在这些加工企业中,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3家。

目前年加工量在800万吨左右,销售额在460亿元左右,带动农户达40余万户。

农村物流业。

目前全市农村大约有500多个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购销的各种公司、货栈和中介机构,从业者有近万人,“互联网+”成为农村物流的新业态,目前互联网覆盖面达到了60%以上,通过互联网从事购销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大约有
近万个。

农村能源开发利用业。

目前全市从事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企业有13家,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有6个,从业者有近千人。

每年转化农作物秸秆15万吨,使用新能源的农户达6万户,能源开发产生的经济效益1亿元以上。

农村旅游休闲服务业。

目前全市拥有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多处,从业者有6.2万多人。

每年接待旅游观光的人数达500万以上。

创出的收入在3.1亿元以上。

3 调结构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我们在调结构中,遇到四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发展新产业需要增加投入的问题。

如在发展设施农业上,目前,建一座铁结构冷棚需投入1万元,搞一亩地膜需要80元,建一亩日光温室需要8万元。

由于投入较大,农民投入能力有限,扩大面积上存在一定难度。

二是调整生产项目需要增加基础设施问题。

如在发展水稻上,由于水利设施限制,在短期很难扩大生产规模。

三是搞新产业需要市场透明和对接的问题。

如搞花生生产,主要是靠出口,不能出口花生就没出路。

而生产者对国际市场根本不知情,是跟风种,撞大运。

四是调结构需要效益上保证。

如在马铃薯生产上,全市马铃薯面积8.2万亩,但效益并不看好,市场价0.5元/公斤,按亩产4000公斤计算,收入2000元左右,收益略高于玉米,比较效益不是很明显。

提出4点建议:
一是在粮食生产上,特别是玉米生产上,应当逐步去杠杆。

玉米种植在我们锦州不是最为优势的作物,生产规模逐年膨胀的主因是国家给粮补,实行保护价收购,农民种地省劲,卖得容易,比较效益上也不低。

如果改变一下对种玉米保护政策,玉米面积很快就会减少。

二是促进土地流转。

当前阻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土地过于分散的问题,靠一家一户调整结构很难。

因此,应当拿出推进土地流转的办法,尽快改变土地使用方式,使土地向农民合作社和种田大户集中。

三是建起国家级的市场与生产对接的信息平台。

农业调结构上最大的困难就是生产与市场错位,在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盲目调整的现象,当前农民最为需要的是清楚市场。

四是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

对取代传统生产项目的新产业应当拿出一套具体鼓励支持办法,让农民在发展新产业中得到实惠。

打,这样不会造成种皮破损。

脱粒后的种子扇干净,及时晾晒干燥。

晾晒好的种子要精选加工,去掉各种杂物,存放于干燥的地方。

2.5 病虫害防治
制种白菜的病虫害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潜叶蝇,霜霉病,黑腐病等,主要是蚜虫和小菜蛾,防治不及时会大幅减产甚至绝收。

下面主要介绍这两种虫害的防治方法。

3 蚜虫
苗床内危害不大如发现时喷吡虫啉即可,最主要的防治在定植后。

由于蚜虫往往成群密集在菜叶和嫩茎上吸食植物体内的汁液,造成严重失水和营养不良,最好的方法是选用药效时间长,利于根部吸收,使整株带毒,由于是制种生产,可以选用一些毒性强的农药,经过试验比对,我们选用了神农丹,每
亩需要2㎏左右于植株根部5厘米远、10厘米的深度在植株抽苔后开花封垄前打孔穴施效果极佳。

施用这种农药可在花期基本不用喷打农药防止蚜虫,但用药时一定要带上胶皮手套和防毒口罩确保安全用药。

利用这种方法既有效的防治了蚜虫,又可在花期避免喷药伤害昆虫,有利于授粉受精提高结籽率增加产量。

4 小菜蛾的防治
小菜蛾的防治要以防为主,一定要在它的幼虫钻入荚内形成危害之前防治好,否则事倍功半效果极差,造成大幅减产。

主要用药以阿维菌素类为主,再辅以其他农药。

种子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种子企业的声誉,因此在制种过程中要严把技术关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

(上接第186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